江西理工大学的口碑如何?
江西理工大学创建于1958,前身为江西冶金学院,1988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隶属于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自9月起,学校实行以江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面向全国招生就业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总部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赣州市,京九线与甘龙线、赣粤高速、昆厦高速交汇处。赣州东邻福建,南接广东,交通便利,风景秀丽。学校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绿化覆盖率达到60%。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400佳造林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学校拥有赣州、南昌四个校区,占地2480多亩,总建筑面积70多万平方米。学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结合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学等学科,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强,社会影响力大,面向全国招生就业的理工科大学。学校有10个学院,2个分院(应用科学学院和南昌分院),17个研究所。现有各类学生36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000人,全日制本科生20000人,全日制高职学生近6000人。学校1958开始本科教育,1980开始研究生教育。目前拥有32个硕士点,12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51个本科专业。具有同等学力申请在职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接收华侨和港澳台学生的教学单位。学校拥有江西省12重点学科和16品牌专业,拥有江西采矿工程实验室、江西有色金属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铜冶炼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矿冶机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大学智能计算与网络测控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学校现有教职工1 . 9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副教授500余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00余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00余人,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部级科技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0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师20余人还聘请了张文海、顾德生、肖基梅、周、邱等一批院士和梁、邹家祥、马克·努松等100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或客座教授,聘请了多名外籍教师常年在学校任教。学校建有一大批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楼,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拥有7万多个教学座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2亿元。学校每年投入实验室建设专项经费2000多万元,建成了江西省25个实验中心、近百个实习基地和3个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开放率达到100%,基础课实现了一套仪器,专业课实现了与实际生产零距离操作。学校拥有3万多平方米的具有电子阅读功能的数字图书馆,藏书20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4200多种,数字期刊9000多种。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荷兰、日本、冰岛、泰国、巴西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和企业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尤其是跟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十几年。双方每年多次师生互访,共同培养研究生。2002年底,江西理工大学科技代表团访问冰岛,受到冰岛总统克雷姆松和教育部长奥莱齐的接见,与冰岛教育界、科学界和工业界进行了广泛接触,达成了多项科技、教育合作协议。2003年,学校承担的“矿山采矿信息化”项目在赞比亚谦比希铜矿成功组织实施,合同资金30万美元。2005年,学校与BBIM印尼公司建立了科研信息交流机制和综合技术合作开发平台,第一个110万美元的项目“原生锡矿选矿设计”正式启动。与荷兰HBO大学合作的“3+1”模式也正在组织实施中;等一下。以质量立校,办一流学府。长期以来,江西理工大学坚持“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考核,注重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先后实行弹性学制、基础课分级教学、完全学分制和“2+1”三学期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2003年底,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受到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在教学评估意见反馈会上,专家组组长朱子斌教授宣读了评估专家组对学校的意见,认为:“一是学校指导思想明确,定位准确;二是学校领导班子团结进取,教职工爱岗敬业,学生勤奋好学;三是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管理得到加强,成绩显著;四是教学环境大为改善,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满足了教学和科研的需要;5.学校教风学风建设不断加强,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高。”。学校科研实力雄厚,采矿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等强势学科发展良好,形成了钨、铜、稀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三大特色方向。近年来,* * *承担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级纵向项目200余项,横向开发项目500余项,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60余项。学校科技服务成效显著,覆盖全国20个省市。多年来,与国内大中型钢铁、有色金属企业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400多项科研成果被采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6543.8多亿元。学校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艺术团、学生文学社、摄影协会、科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多年来,学校组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多次获奖。近三年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作品大赛中获得四项三等奖。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从众多知名重点高校中脱颖而出,获得赛前八名;参加机器人足球、智能机器人比赛,获得1项全国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18全国一、二等奖;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得1项国家二等奖,2项三等奖;攀岩队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和国际邀请赛中获得2个冠军和4个亚军,3名学生入选2007年国家队集训。健美操队在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万人赛决赛中获得两次全国冠军,一次全国亚军,一次二等奖。参加过全国大学生美展、广告艺术大赛、互联网大赛、电子商务大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4万名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生遍布全国,各行业。一批学生成为国家特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国铝业集团、上海宝钢集团、江西铜业集团、江西冶金工业集团、中金岭南集团、铜陵有色金属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学校毕业生已成长为各级管理和技术岗位的重要骨干,许多毕业生还成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领导。自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以来,江西理工大学毕业生以其职业适应性广、“诚实守信、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等特点,受到社会广泛欢迎。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邮政:341000网址:电话:0797-8312129、8312088传真:0797-831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