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十年2527家公司成功登陆a股市场,股权融资超14万亿元。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证券法的实施,注册制的推出,金融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中国证券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十年来,中国证券业紧紧围绕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大使命,全面提升投资银行核心能力,加快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升级,坚持做专、做强、做优、做精,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进展。
Wind数据显示,2012年末至2022年8月末,共有2527家公司成功登陆a股市场。其中,新上市公司数量在2021年达到历史峰值,为524家。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十年来,证券行业共帮助各类企业完成股权融资超过14万亿元,债券融资近105万亿元。
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与拓展
资本市场在中国现代经济体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已形成主板、科技创新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各板块、各市场功能界定清晰,递进错位,支持不同成长阶段、不同类型企业的创新发展。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离不开证券业的全力支持。十年来,证券业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能力不断增强。Wind数据显示,2012年末至2022年8月末,共有2527家公司成功登陆a股市场。其中,新上市公司数量在2021年达到历史峰值,为524家。截至今年8月底,新增上市公司254家。
十年来,证券行业共帮助各类企业完成股权融资14万亿元,债券融资近105万亿元,涌现出当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天叶巍等一批新的大市值蓝筹公司。他们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助力;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离不开券商投行在帮助其完善内部治理、实施股份制改革方面的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在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十年来证券行业提供的金融服务方案更加完善。除了传统的融资工具,证券业还通过创建ABS、REITs、风险管理等工具,为实体经济引入了新的活水。据Wind统计,过去十年,沪深两市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超过6万亿元。
加快金融与科技的融合
2012之前,证券行业呈现出明显的靠天吃饭的特征。比如2006年、2007年,大牛市全行业业绩大增;但2008年进入熊市后,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不少券商甚至出现亏损。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过去的盈利模式中,经纪业务成为券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然而,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下降的佣金率与刚性支出成本叠加,让券商承担了市场,暴露了盈利模式的脆弱性。
2012之后,资本市场向证券行业转型,带来了一系列政策红利。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券商财富管理转型提供了强大助力。
长江证券党委副书记刘在接受《国家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过去十年,从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是满足客户升级、监管政策引导和自身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叠加产品净值落地。资产保值增值逐渐成为主流投资追求,催生了传统交易之外的多元化金融需求,财富管理机构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历史性发展机遇。监管政策的引导有助于券商丰富金融产品线,优化投资者结构,增强市场稳定性,为财富管理转型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同时,券商传统通道业务竞争激烈,非通道业务发展逐渐成熟,倒逼券商加快财富管理转型。
刘指出,十年来,在财富管理转型方面,长江证券坚持服务客户财富增长和行业价值增长的发展战略,牢牢聚焦客户,优化投资体验发展方向,从卖方销售转向买方视角,打造全优金融产品线,发挥投研强大优势,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全面满足客户多元化投资需求,帮助客户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分配红利。同时,加强科技赋能,搭建功能齐全的财富管理平台,整合内外部资源,构建开放共赢的生态系统,一站式满足客户的综合金融需求,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捷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财富管理转型的过程中,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过去十年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新的商业模式,大大提升了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广度和深度。
中证协数据显示,2021年,证券行业信息技术投资达到338.2亿元,近三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2%。如今,投资者可以通过券商APP轻松获取投资相关信息和服务。据邓忠公司统计,截至2022年8月,投资者人数达2.08亿,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期末余额超过2万亿元。
2020年2月,国泰君安、银河证券等7家券商获得开展基金投资业务资格,券商理财业务向深水区转型。传统券商向财富管理业务模式的转变,使得券商和投资者的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行业内共有24家试点机构正式展业,服务客户约367万,服务资产约980亿元;华泰证券、国联证券、国泰君安基金投资业务规模超过100亿元。
证券行业总资产超过10万亿。
十年来,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推动了资本市场的跨越式发展,重塑了证券行业的格局。
一方面,证券业在促进直接投资、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也通过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在监督的支持下。2014下半年,中国证监会明确鼓励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IPO上市,取消附加审慎性要求,简化相关程序。从2015到2021,共有22家券商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此外,CICC、银河证券等。均在A+H上市,而华泰证券于2019在上交所发行GDR,成为首家A+H+G上市公司。证券行业通过登陆海外资本市场,为接下来的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年来,并购也成为支持证券行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方式。2015,申银万国并购宏源证券,2017,CICC收购中投证券,2018,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都成为近十年行业整合的标杆事件。
中证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证券行业总资产已达10.59万亿元,10年复合增长率为21%;净资产2.5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2021年,证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0241亿元,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4%;净利润1911.19亿元,10年复合增长率17%。目前,我国证券行业初步形成了头部券商综合实力较强,部分区域券商在细分行业差异化竞争的新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2065438+2008年4月,证监会将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提高至51%;2020年4月1日起,正式取消券商和基金的外资股比限制。从近几年的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外资投行顺应资本市场开放的趋势,加大了在中国的市场布局,这也导致行业内出现了很多新的竞争对手。
对此,郭进证券董事长冉云表示,随着中国金融发展的加快,外资券商进入中国的速度也逐渐加快,但从业务量来看相对较小。外资投行更注重全球协同,会长期布局中国,会在财富管理、跨境投行、衍生品等专业领域寻求突破。但从竞争格局来看,短期内外资券商很难撼动国内头部券商的地位。与外资同台竞技,将加速中国券商的不断整合和集中度提升,头部券商竞争力不断增强。
行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安宋庆曾表示,在高质量发展中服务国家战略是行业组织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业组织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十年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证券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意愿也得到显著提升。
2016中国证券业协会发起一公司一县结对帮扶倡议。行业内100余家券商通过结对帮扶、设立公益基金、帮助贫困地区企业上市融资、创新金融产品等方式,积极践行激发经济活力、培育创新动能的使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当扶贫之后是乡村振兴,证券业继续积极响应,继续从事巩固扶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等重大战略部署。数据显示,截至2021,已有61家证券公司参与乡村振兴公益行动计划,承诺投入3.4亿元,帮扶323个贫困县。
同时,证券行业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对提升行业整体形象、促进行业品牌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海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表示:10年前,证券行业逐步建立了合规诚信的文化。2019以来,证券行业加快建设“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将文化建设与公司发展战略、公司治理、业务发展、社会责任有机融合,为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撑。未来,证券业将始终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在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帮助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支持乡村振兴、服务中小企业和发展普惠金融等方面承担社会责任,发挥专业优势,彰显金融为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