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时隔两年将再次赴港IPO。

百果园时隔两年将再次赴港IPO。

百果园时隔两年将再次赴港IPO。百果园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报道上市了。2020年4月,百果园完成股份制改革,两个月后向证监会国际部提交材料。百果园时隔两年将再次赴港IPO。

百果园将再次造访香港IPO1,号称“南白果、北先锋、西虹九”的水果零售市场,或将迎来“水果第一股”。

3月16日,有消息称,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果园”)有望于4月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拟在其主板上市。对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百果园,但对方并未回复。

优势逐渐被抹平。

据了解,2020年6月,百果园向中国证监会国际部提交了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包括普通股、优先股及其他股票衍生品)的审批,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从最新进展来看,中国证监会已于今年3月14日收到百果园提交的材料。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5以来,百果园受到了不少资本的青睐。2065438+2005年9月,获得天图资本、广发顺德、前海互发4亿元A轮融资。同年2月65438+获得A+轮融资。

2017获得CICC前海发展基金、招商资本战略融资。2018年6月,获得1.5亿元B轮融资;同年7月,获得金钟启智投资股权融资和自贸区基金、阿特拉斯资本、中信农业产业基金战略融资;同年6月165438+10月,百果园完成股权融资,投资方为金亚福。

天图资本首席投资官冯卫东在2015完成百果园A轮领投后,预测百果园将在三到五年内上市。现在,五年已经过去了。在此期间,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发展迅速,每日优鲜、买菜多、美团买菜等项目兴起。除了品类齐全,从成本到配送速度,百家果园和鲜果的优势也逐渐被消磨殆尽。

扩张难,管理更难。

其实百果园几乎所有的店都是加盟店。百果园董事长俞慧勇定下的万店目标是:“2020年开店10000家,年销售额达到400亿元。”

现在,这个目标达到了吗?百果园没有给出回应,但记者在官网查询发现,目前百果园门店数量为5000+,离这个目标相差甚远。

然而,跑马圈地的背后,是消费者对加盟商的种种抱怨。从2020年到现在,关于退货的纠纷很多。此前有消费者投诉,在百果园购物因口味不好选择退货,但百果园海口青年路店店长发来辱骂威胁短信,要求消费者退还金额。

《证券日报》记者向百果园相关负责人核实此事,称已道歉,并得到了消费者的谅解。

然而,2022年2月底,仍有消费者遇到类似问题。

百果园对店主有什么处罚或限制吗,以后应该怎么限制?《证券日报》记者就上述问题再次采访百果园,但未得到回复。

3月16日,《证券日报》记者发现,百果园的投诉超过1300条,包括恶意锁账户、无法提取账户余额、水果变质等投诉,其中“三无退货”居多。

“百果园开业后,整个经营的规范化压力很大,所以我不看好水果零售品牌的加盟。”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百果园的开业其实和一样,希望通过快速规模化达到更高的体量,形成规模和品牌。

不过,鲍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直营和加盟各有利弊,但不能否认加盟是一种不好的管理模式,因为加盟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退货属于个案,不会对百果园造成根本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百果园IPO之际,作为对手的咸丰水果也已经完成了a股上市的第一阶段辅导。2021 10 10月29日,重庆起家的红九水果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拟在主板上市。

此前,红九水果于2019与东兴证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筹划a股IPO。但2021年9月,公司终止a股上市辅导,转战港股。可以预见,在水果连锁超市密集上市的背后,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百果园时隔两年再去香港。两年后,百果园将再次上市。

3月14日,证监会官网显示,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包括普通股、优先股及其他形式的股票衍生产品)审批材料已受理。

市场进一步有消息称,百果园有望于今年4月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并计划主板上市。

百果园被举报上市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20年4月,百果园完成股份制改革,两个月后向证监会国际部提交材料,启动香港上市进程。

证监会相关信息显示,2020年9月,百果园境外上市申请已获批,时效期为一年。

早在2019,百果园就谈上市。现任百果园总裁许林炎曾表示:“百果园正在考虑上市,这是方向。”

对于上市的目的,许表示,资本进入后,产业可以做得更好。

事实上,头部水果零售企业有“南白果、北鲜丰、西红九”之称,三家上市步伐也是“你追我赶”,争夺水果连锁第一股。

目前,鲜丰水果已完成a股上市第一阶段辅导;在重庆起家的红九水果去年9月向证监会提交了海外上市申请。于今年6月5438+10月65438+3月正式获批(“大路岛”),计划在主板上市。

上市后可以开拓融资渠道,对百果园的发展起到增益作用。然而,屡次被曝光上市的百果园是否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生鲜行业迅猛发展,百果园也在此时上市取得实质性进展。但爆发后,多家互联网巨头继续在社区电商赛道发力,使得竞争环境扑朔迷离。

靠卖水果起家的百果园,靠水果“大市场”能走多远?

拿着“水果”这道基础菜

2001农业蔬菜专业的余慧勇在深圳开了第一家百果园店,这是全国第一家水果加盟连锁店。

20多年来,百果园专做水果品类,逐步改造传统产业链。

针对我国水果产地分散、产品不规范的现状,百果园根据水果品质、含糖量、外观将产品分为“品牌、A、B、C”、“大、中、小”***12等级,相当于建立了一套水果标准体系。

同时,百果园将采购渠道分为五大类。头部的第一类和第二类是百果园独立投资的生产基地,百果园合作的‘独家销售’果园,尾部的第五类是传统的批发市场采购。

2015中国企业家报道百果园前两个采购渠道占比20%。

不仅水果产品和采购渠道按标准分类,百果园还深入水果原产地,加强原产地直采环节建设,进一步降低水果供销流通成本和损耗率。

到去年8月,百果园在全国布局了200多个水果种植基地、17生鲜配送中心和大量运输车队资源。这些基础设施也保证了百果园能够以更低的损耗和更高的时效将水果从产地配送到门店。

例如,在水果的采后加工中,水果需要尽快冷藏以保持新鲜度。因此,在仓库到仓库的全程干线运输中,百果园采用冷藏车,并配有温湿度计,便于仓库及时跟踪每辆车的温湿度。

供应链优势是百果园发展的基础,也是其高端产品定位的关键因素。

余慧勇曾经说过,百果园最好的目标客户应该是有一定经济能力,有一定水果鉴别能力,有生活品质追求的女性。

可见,与一般水果连锁品牌不同,百果园更注重产品品质。就连最普通的苹果、香蕉、梨都是按照内部标准分等级的,店里卖的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不逊于友好品牌。

以北京地区为例。百果园上600g重的A级进口香蕉卖6.9元。叮咚买同样规格的蔬菜,价格7.9元。

百果园作为水果连锁品牌,自然有很多产品能力,但现实是各大玩家都在瓜分百果园的水果业务。

到2021年8月,百果园在全国已有5000多家门店,但水果连锁店品牌仍高度分散,如鲜丰水果、红九水果等。

即使从2016开始,百果园陆续收购了南京生鲜时代、一米鲜等本土水果连锁和生鲜品牌,但一批头部“水果店”仍有实力与百果园争夺“水果连锁第一”的头把交椅。

更重要的是,在消费者缺乏强烈品牌意识的基础上,先锋水果和红九水果会分流百果园现有的市场份额。

而一批互联网玩家正在抢占百果园的增量市场。

2020年后,前置仓、社区团购等行业异常火爆。互联网巨头都在不断创新自提、次日即时配送到家的场景,水果也是上述场景模式中的主要产品之一。

在社区电商这一新兴领域,互联网巨头都是以数百亿的资本进入市场,短时间内覆盖全国,然后通过直接生产和社交合作的方式深度改造产业链。

巨头来的又快又彻底,这是百果园无法比拟的。

显然,不仅仅是在水果连锁行业,百果园也面临着区域品牌分散的市场竞争业态,而决胜心极强的互联网玩家,将以重塑产业链的思维,将战火燃烧到鲜果领域。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如果百果园成功上市,估值如何?

面对外部竞争,百果园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早在10年前,百果园就开始了多元化战略,进军线上,销售蔬菜产品。但百果园的策略效果如何呢?

“多样化”的未来是不确定的

2008年,淘宝商城推出“双十一购物节”的前一年,百果园正式推出线上电商销售平台。

开展线上业务9年后,百果园线上月销售额突破654.38+0.2亿元。此后,百果园不断试水线上业务。

2018年,百果园进入无人货架领域,一度在北京、上海投放超200个无人货柜;2019年,百果园推出独立生鲜平台“百果馨香”,品类从水果扩展到大鲜;2020年,百果园推出社区团购平台“熊猫大仙”...

在零售业态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百果园的线上业务是多方面的,这也很正常。然而,擅长打造水果供应链和线下门店运营的百果园并不顺利。

余慧勇曾经认为,水果的特性决定了它只能在表面上卖。“直达C和仓直达家的模式基本不能复制,因为这不是最好的模式,肯定是下降趋势。”

同时,面对社区购买赛道的互联网巨头,百果园也很难挡住“狼来了的围攻”。迪哥。com发现,在上海,在百果园的“熊猫大仙”平台上,重达400g的西红柿售价为11.8元,同样的产品在购买更多食物时售价为2.39元。

单一的产品价格对比可能很难说明问题,但另一个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百果园的会员数量已经超过8000万,美团的社区团购业务一个季度就能为平台带来近3000万的新增用户。

差距不仅出现在价格和用户数据上,还体现在平台思维上。

永辉超市创始人张轩松曾说,不能说弄个App就是新零售。对于百果园来说,数字化不仅仅是多业态多场景的布局,更是组织能力和管理思维的迭代,最终让整个组织架构更接近扁平化的管理模式。

新零售是一场持久战,会成为烧钱的“无底洞”。互联网巨头们还在通过试错摸索路径。百果园新零售转型有多容易?

当然,作为传统水果连锁品牌,百果园通过线上业务尽可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平台也在不断开拓增量市场。

“找增量”的策略是正确的。除了线上,百果园还在不断扩充品类。

2065438+2009年4月,余慧勇宣布,百果园将进军生鲜综合领域,对标亚马逊,从单一品类入手,逐步扩展为全品类商业帝国。

2020年2月起,百果园率先在华南部分城市引入蔬菜。目前“熊猫生鲜”上也有新鲜蔬菜、海鲜等生鲜产品。

从需求来说,吃是刚需,所以蔬菜、肉类、禽蛋的消费频率明显高于水果。而国内的蔬菜产业链和水果产业链其实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百果园也可以在水果领域重用自己的供应链经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百果园要拓展的生鲜领域,也是一些电商巨头的主力发力点。比如拼多多提出了“百亿农研工程”,淘财、京西着力打造直采链路。

包括水果和蔬菜在内,中国的农业产业链仍然面临着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产品供销渠道方面。因此,体量和资本实力更强的电商巨头,在改造产业链方面也更有底气和实力。

但是,对于百果园来说,“品类多样化,大新”的故事并不好讲。

在百果园的发展道路上,“上市”将是里程碑式的事件,但在上市之前,百果园内部业务多元化不足、外部竞争激烈的严酷现实将难以缓解。

最重要的是,专注鲜果零售的百果园未来的想象空间是什么?

百果园时隔两年再去香港。IPO 3 20岁的百果园即将在香港上市。

据悉,百果园预计将于4月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并计划主板上市。

事实上,这并不是百果园第一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经过一段弯路,百果园似乎放弃了深交所的上市计划,回到了原来的香港上市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2017完成股份制改革的鲜丰水果于2021年2月上市,目标是成为“全国水果零售第一股”。

由此,“水果连锁第一股”的争夺战正式打响。最终花在谁身上还是未知数。

水果“夫妻店”:8000万会员,年销售额超100亿。

百果园由余慧勇创建于1997。

直到2001年654 38+2月,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才正式注册成立,开始公司化运作。余慧勇的妻子许选择和丈夫一起唱,现在他们分别是董事长和总裁,是名副其实的“夫妻店”。

如今,这家全球最大的水果连锁企业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百果园也发展成为集水果采购、种植支持、采后保鲜、物流仓储、标准分级、营销拓展、品牌运营、门店零售、信息技术、金融资本、科研教育于一体的大型连锁企业。此外,从2019年6月推出第一个自主品牌“红芭蕾草莓”到20212年6月,百果园共推出了29个自主品牌。

纵观百果园的发展历程,“连锁+电商+北上”无疑是关键的三步。

首先是连锁:百果园是水果连锁经营的先行者,早在2001就开设了全国第一家水果加盟连锁店。从2002年到2009年的八年间,百果园只开了115家店。也正是在慢工出细活的探索中,余慧勇总结出了一套可以快速复制的商业模式,为在全国的快速扩张铺平了道路。

其次是电商:早在5438年6月+2008年2月,百果园就推出了线上电商销售平台。2065438+2007年7月,百果园宣布线上月销售额突破65438+2亿元,实现规模化盈利。早期触网也为其日后全渠道销售额突破百亿奠定了基础。

三是“北上”:2015年8月初,百果园开始进入北京市场,这也为三个月后收购Dogmaea埋下伏笔。

事实证明,余慧勇的三步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15年,百果园在全球发展了超过1000家连锁店,建立了超过100个水果种植基地。

2017年,百果园在13省区的43个城市开设了2800多家连锁店,当年交易近2亿笔,销售额84亿元。

2020年,百果园服务人数已突破2亿,全渠道销售额突破6543.8+00亿。

截至2021年8月,百果园在国内外布局了200多个水果种植基地,建立并完善了全球采购体系。拥有5000多家连锁店,覆盖全国90多个城市,获得会员超8000万,其中付费会员超165438+万。

目前,百果园还打造了体验店、高端店、普通店、简易店四种门店形式。其中,体验店位于写字楼、机场等场景;高端店的位置在核心商圈,CBD等。普通店和简易店是以城市划分为基础的。前者主要在一二线城市,后者主要在四五线城市和城中村。

据百果园统计,2021年三四线城市新开区域门店占新增门店总数的比例约为30%,2022年计划提升至40%。

“北上”后,开启了M&A模式,包括果多美在内的5家公司相继入驻。

2009年6月,果多美水果超市正式开门营业,大部分门店位于居民区和交通枢纽附近。值得一提的是,果多美在鲜果经营上以严格控制损耗成本为利润法则,其水果损耗严格控制在1.5%-3%。

它已经运营了近五年。2015年,果多美已经成为北京市场最大的水果连锁店,覆盖北京近百个重点社区和商圈,是妥妥的区域龙头。

如上所述,2015年8月,“洋和尚”百果园进京。因为没有冷库,百果园店80%的水果都是上海深圳运输,供应链成本极高。对于“北上”,余慧勇当时也没有胜算。他曾低调地说:“百果园现在还没有北京本地水果连锁超市的竞争力,只是* * * *的存在把市场做大了。”

在此之前,称霸南北的两大水果巨头终于携手开战,业内一致认为百果园和果多美将有一场激烈的“交火”。

然而事态的发展终究是让业内人士大跌眼镜。2015,11,“北上”仅三个月后,百果园和果多美宣布合并重组。果多美拥有丰富的大店、超市运营管理经验,与百果园的精品门店模式有所区别和互补,这也是双方互相看重,走向并购的重要原因。

双方将以注资、换股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重组后的企业将采取双品牌运营策略。并购重组后,百果园董事长余慧勇将兼任果多美公司董事长,果多美创始人陶金将担任百果园董事兼首席战略官。此外,原全时便利店总裁张云根将出任果多美董事总经理。

谈及M&A的目的,俞慧勇说:“主要目标是打造中国水果企业的航母,打入国际市场”。对于整合后如何运营,张云根表示:“最重要的任务是打通和聚合两家公司的前后台,充分利用资源。”

在前端,首先要打通两个品牌所代表的消费群体,即一卡购物;后端整合整个供应链,保证分级、仓储、物流都处于最佳状态,降低运营成本,让更多人吃到更好的水果。

自此,百果园在全国各地开启了M&A模式:

2016年4月,百果园收购南京生鲜时代;2016 12,百果园宣布与生鲜电商易米鲜战略合并;2065438+2007年6月,百果园与重庆水果龙头企业齐超达成战略合作关系,齐超终端销售业务并入百果园重庆区域事业部...

截止2018和1年末,百果园已经兼并重组了果多美、一米鲜、新时代等5家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2018前后,百果园同步开启多元化探索之路,但大多并不出名:

2018年,百果园涉足当时火热的无人货架市场,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社区投放了200多个无人货柜“百果园”。2019年4月,百果园推出独立生鲜平台“百果馨香”,同年下半年尝试在广州、深圳销售蔬菜,将销售品类从水果拓展到生鲜;2020年6月5438+10月,百果园再次通过社区团购推出“熊猫大仙”,并通过在水果品类积累的供应链运营经验复制到其他品类...

654.38+0.5亿元投资后,B轮融资估值90亿元,创国内“水果连锁第一”。

在百果园20多年的发展中,投资人之间互相帮助是很自然的。天眼查APP信息显示,自成立以来,百果园已完成8轮融资,仅两轮融资有详细报道。

2065438+2005年9月,百果园获得天图资本3.5亿元,广发顺德、前海母基金4亿元,估值50亿元。

仅三年后,百果园宣布完成6543.8+05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金钟智德、中智资本、金钟容晖、基石资本、源码资本、越秀产业基金、深创投等。相关资料显示,本轮融资完成后,百果园估值已达90亿元。

在正式宣布B轮融资时,余慧勇表示:“百果园有渠道、有产品、有品牌,将以开放、赋能的姿态,打造水果产业生态圈。B轮融资将帮助百果园发展成为平台公司。201200的目标新店数量为1200,未来全部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进行扩张。”

百果园B轮投资方表示,相比其他零售业态,社区鲜果呈现消费频次高、用户质量和稳定性高、客单价高的特点;比如百果园2017的交易笔数已经接近2亿。

从整个鲜果市场来看,水果零售行业年均销售额7000亿,百果园的市场份额只有1%。依托其绝对领先地位,至少有5-10倍的增长空间。同时,我非常认同百果园的常青之路,我愿意陪伴和帮助这样的企业一起成长。

其实早在2015,百果园获得首轮融资后,就有投资人预测百果园会在三到五年内上市。2019,10 6月,百果园总裁许曾表示“百果园正在考虑上市,这是方向,目的是让资本进入后行业做得更好”

2020年4月,百果园完成股份制改造,6月向证监会国际部提交材料,启动香港上市进程。仅仅5个月后,百果园与民生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两年内,如果百果园能赶在咸丰水果之前成功登陆港交所,仍有望成为国内“水果连锁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