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零售业

去过日本的人都会知道,日本的药妆店和零售店到处都是,很方便,服务和质量都很好。

便利店,1974,日本第一家7-11出现,全家和罗森相继开店。经过十几年的沉淀,便利店在日本逐渐形成了与百货店、超市相抗衡的局面。

令人惊讶的是,与7-11和全家一起战斗的,还有“百元店”大创、“无牌”无印良品、杂货铺堂吉诃德等等。它们出现在日本的街头。

百货公司、超市、便利店、杂货店、购物中心...日本用了近百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一完整的零售之旅。而这一切,都被烙在了“百岁老人”——日本Saison集团的记忆里。

经历了艰难创业期的日本超市成为社会新宠。戴蓉、西友、伊藤洋华堂等大型企业成为上市公司,与当地超市联手推进集团化经营,超市开始遍布日本各地。

日本7-11连锁店达到100户用了25个月,日本罗森用了53个月,日本家庭用了100个月。

正因为如此,便利店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才真正喊出与百货、超市竞争的口号。

便利店、药妆店、车站业务发展相对较好。便利店的产品以半成品、成品、休闲食品和饮料为主,与日本人忙碌的生活节奏有很强的相关性,而药妆店的产品结构以日用品和化妆品为主,产品定位主要体现生活品质;站内业务整体运营很杂,包罗万象,无所不在。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与欧美日零售行业相比,目前我国零售企业的集中度并不高,仍有横向整合的空间。目前,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正以超快的速度增长,高于日本。然而,由于缺乏精致的实体店和物流不便,网络零售发展迅速。但如果电商的销售质量得不到保证,未来的发展前景依然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