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最大的股东是谁?
腾讯的最大股东不是马,而是一家南非公司。
南非媒体集团Naspers的全资子公司Milad Holding Group持有腾讯50%的股份。
作为腾讯最重要的创始人,腾讯控股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在普通网民中知名度较高,其他11创始人股东在媒体上的公开露面更是凤毛麟角。或许正是马及其团队的低调,使得腾讯对媒体的低调,让人忽略了这些站在“企鹅”logo背后的IT超级玩家的创业之路。
腾讯的IPO让这家诞生于1998年底的快速崛起的IT公司的资本路径第一次完整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腾讯提供的资料显示,腾讯控股的前身腾讯电脑于6月在深圳成立1998 11,注册资本50万元。黄惠清和赵永林两位投资人分别持股60%和40%。经过历次股权转让,腾讯控股的五位主要创始人马、张志东、、许、陈一丹共同拥有腾讯电脑。
1999期间,由于政策限制,外资企业不能在中国投资电信增值业务,而IDG(国际数据集团)和PCCW有意向投资腾讯。当年年底,腾讯五位主要创始人成立腾讯控股,作为腾讯公司的控股公司。由此产生的两笔风险投资共计220万美元,和分别持有腾讯控股总股本的20%,马及其团队持股60%。正是这22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为腾讯日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1年6月,PCCW将其持有的腾讯控股20%的股份全部出售给MIH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价格为1260万美元。投资1100万美元,不到一年就取得了超过100万美元的回报,这是一个奇迹,但事实证明PCCW低估了它。
起源于南非的MIH绝不是游手好闲的一代。它同时在纳斯达克和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上市。其主要业务是互动电视和付费电视。其年营业额约为2.5亿美元,市值超过40亿美元。它是一个真正的媒体巨头。其对中国即时通讯市场的关注和了解,凸显了新人的不凡。
MIH从PCCW手中收购了腾讯20%的股份,从IDG手中收购了腾讯控股13%的股份。但显然,一旦腾讯的增长潜力被清晰地看到,MIH将不仅仅成为一个股权投资的角色。
之后,2002年6月,腾讯控股其他主要创始人将其持有的13.5%股份出售给MIH,腾讯股权结构由企业家变为企业家,MIH变为46.5%,IDG变为7.2%。
不过,在持股比例的界定和公司管理方面,MIH和腾讯的创业团队显然进行了很好的谈判。在短期控股期间,腾讯控股的具体管理主要由马等主要创始人负责,派出的两位非执行董事不负责腾讯控股的具体事务。
直到2003年8月,腾讯的创业团队才回购了IDG持有的全部剩余股份,并从MIH手中回购了少量股份。经过股权结构的调整,MIH和创业团队最终在上市前分别完成了50%的股权结构。
风险资本和技术支持的作用
事实上,腾讯控股的上述股权变动与风险投资的持续增加是同步的。事实表明,腾讯今天的成长不仅是公司不断将留存利润转化为追加投资,风险投资的追加孵化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腾讯控股正式IPO之前,媒体的报道出现了偏差。一度认为MIH持有的腾讯控股股权从入局之初就等同于腾讯创业团队的股权,从而忽略了MIH曾经占据股权优势的一面。这一事实在腾讯控股的招股书中披露后,会引出一个问题:在曾经占据股权优势的背景下,MIH为何放弃绝对控股,接受与腾讯创业团队50/50的股权安排?
有业内分析认为,虽然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但对于腾讯控股来说,如果没有马等主要创始人的进一步努力,公司的运营和进一步发展将失去方向,“甚至对于公司的运营和财务状况来说,会有很大影响。”
引起记者注意的是,在腾讯控股目前的公司架构中,腾讯控股不直接参与的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世纪凯旋科技有限公司的运营,将对腾讯控股的业务运营起到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撑和沟通桥梁作用。
如上所述,腾讯电脑是腾讯控股最早的雏形。目前股权结构为腾讯五位主要创始人全资所有,腾讯发家的QQ即时通讯软件就是该公司开发的。世纪凯旋科技成立于今年年初,股东与腾讯电脑相同。
在腾讯控股招股书的“风险因素”中,几乎所有条款都提到了这两家公司在公司运营中的作用。虽然腾讯控股在招股书中详细提到了关于腾讯电脑和世纪凯旋的利润分配方式和注册资本结构的一揽子合同。不过,分析人士认为,这仍然不会影响腾讯的主要创始人继续掌握腾讯控股未来方向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