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隆事件的背景。
就融资规模而言,德隆在中国商界独树一帜,正是凭借这些合法和非法的融资方式,德隆才成为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2004年4月13日,德隆系第三股之一的合金投资(000633)陷入高台,德隆开始进入危机。第二天,新疆屯河和湖南火炬也沦陷了。短短一周,德隆股票彻底崩盘,流通市值缩水60多亿元。随后的四个月,三只股票抹去了近五年的涨幅,流通市值从2004年5月25日的峰值206.8亿元跌至50亿元,蒸发高达654.38+056亿元,超过沪深两市总市值的654.38+0%。事实上,在2004年初,德隆的资金链就非常紧张,无力大量支撑其股票。相反,它开始逃跑。在各界的质疑下,银行开始注意到风险,切断了对德隆的资金供应。德龙立刻全线崩溃。
是1995,湖南火炬和沈阳合金是1996)以2003年为起点,以2003年为终点,统计这三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可以看到,屯河在新疆的业务7年扩张到20倍,年均增长近3倍;6年时间,沈阳合金的业务规模扩大到22倍,年均增长4倍。表现最为抢眼的湖南火炬,主营业务收入也在6年间增长了140倍,年均增长23倍。这种发展速度的背后,是净利润率的下滑。六年来,新疆屯河净利率从27%下降到5.5%,沈阳合金从23%下降到6%,湘火炬从18%下降到2.15%。这种低效的激进扩张无疑占用了宝贵的资源,资金需求成倍增长。
8年时间,德隆三分三次发行股票,融资8.7亿元。上市公司成为其向银行贷款和股权质押贷款的平台。德龙控股的上市公司有北京中烟、重庆实业、天山股份等6家。德龙上市公司50多亿元黑洞。
前年德隆进入三家上市公司(他进入新疆屯河台)。而德隆通过旗下子公司设立巨额金融资产,通过新疆屯河控股金鑫信托、新疆金融租赁公司、伊斯兰信托、德恒证券中富证券。德隆利用这些金融企业进行大量委托理财,挪用信托资金,抽逃资本金,从而获取资金,涉及资金高达217亿元。即使这样仍然不能解决德隆对资金的渴求。先是参股SDB,后德隆以增资扩股为契机进入昆、长、株等城市的商业银行。现在看来,德隆入主城商行的目的并不是做大金融产业,而是借助迷宫般的关联公司从城商行拉资金。这些资金大部分是短期贷款,被德龙用于行业的对外扩张。众所周知,德隆的行业以传统行业为主,回报缓慢。这样的短期贷款和长期投资无异于玩火。德隆错综复杂的股权模式,分散的股权,各级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为其融资提供了便利,但正是这些问题导致德隆陷入危机。在上市公司的帮助下,德隆从银行贷了很多款;德龙在金融机构的帮助下,挪用存款、信托资金和非法民间融资。就这样,德龙陷入了恶性循环。每年的利润都用来支付高息,借的资金越来越多。只要其中一个出现一点小问题,就有全面崩溃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