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移动支付落后吗?为什么香港移动支付普及率低?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的香港来说,据说这里的移动支付费率没有内地高。这是真的吗?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样一个受购物者欢迎的地方,没有多少移动支付。如果是真的给我打电话!
然后,写下来,边肖帮你解答问题!让我们看看香港的移动支付是否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
香港移动支付落后吗?
“高铁、扫码支付、自行车享受、网购”被称为中国四大新发明。当习惯了扫码支付的中国人去香港旅游,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时,发现香港的移动支付远远落后于内地。
早已正式进驻香港的支付宝,在这里深耕了几年,却依然没能让香港人养成使用移动支付的习惯。时至今日,香港同胞对移动支付还是不太热衷。
为什么香港移动支付普及率低?
1和章鱼的流行
其实,香港人不难理解,没有现金支付──香港是全球最早推广电子货币的地区之一,而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香港电子货币的发展确实走在了前面。香港本地支付系统“八达通”于1997上线。这张卡集交通、餐饮、购物、门禁等功能于一体,几乎可以涵盖日常所有消费。
目前,香港有超过8,000家不同行业的服务提供者,超过65,438+0.9万个零售店铺设立了八达通支付服务。不知道听了多少次中环的外国朋友夸八达通,说比他们国家方便先进多了。出门不用带零钱,不用去银行排队ATM也能等半个月。?
想想也是。18年前八达通诞生的时候,美国很多人连手机都没有,更别说手机钱包的NFC支付了。曾几何时,八达通是世界上最成功、最受欢迎的电子货币。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在开发电子货币系统时,也是借鉴了香港的八达通。
毫不夸张的说,八达通曾经代表了香港电子货币发展的高度!
2.信用卡瓜分了大量市场。
信用卡在香港也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数据显示,2016年,每个香港市民平均拥有2.5张信用卡。
简单地说,信用卡会在还贷日之前归还给银行用于消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类似于借记卡和八达通。你必须先把钱放进去,然后才能使用它们。但是,把钱放进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意味着你需要信任他们的系统。
此外,信用卡积分、礼品和优惠活动也牢牢增加客户粘性。
3.香港市场太小,支付宝、微信等大型互联网公司无法投入巨大资源培养用户习惯。
其实内地的移动支付习惯也是在2015之后。随着支付宝和微信的红包大战,一夜之间突然火了起来。这两家公司通过扔红包、减付款、送扫描仪,俘获了亿万用户的信任。
只有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高价值互联网公司,才有如此巨大的资本,愿意投入数十亿美元。在香港,即使是长江实业和新鸿基也不可能投入这么大的资源。
4.香港人确实观念很传统,现金支付还是比较流行的。
这是我深入了解香港社会后才发现的。经常看到当地老人在便利店慢慢数硬币支付,效率极低。我真的很着急在后面排队。很多企业支付还是需要支票支付,最让我难受的是写支票。
即使拿到了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的Premier账户(相当于内地银行的白金账户),用繁体中文写支票还是很混乱。企业愿意使用支票的原因之一是很多香港企业没有国内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甚至很多大企业还在使用Excel处理财务。
2018年,支付宝和微信的支付大战从中国打到香港,罕见地齐声烧钱,试图引诱香港人扔掉信用卡。
首先是腾讯的子公司微信支付(WeChat Pay HK),其注册用户在2月份激增44%。为了达到这个结果,微信支付了估计高达3500万港元的成本。
2018年3月8日,蚂蚁金服宣布与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组建合资公司AlipayHK。蚂蚁金服CEO井贤栋也表示,支付宝香港版(Alipay HK)在香港拥有超过1万用户,合作商户数量超过1万。
目前香港已经在慢慢接受这种移动支付方式的进入。毕竟香港是内地和其他国家很多人非常好的购物天堂,所以就发展趋势而言,移动支付在香港的缓慢普及指日可待。让我们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