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地亚和蒂芙尼那么贵,利润率会高吗?(蒂芙尼或卡地亚)

卡地亚和蒂芙尼从不按黄金的市场价出售珠宝,而是以远高于黄金价格的固定价格出售。按理说利润率应该很高,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我们先来看看卡地亚的盈利能力。在其母公司历峰集团(Richemont Richemont Group)中,卡地亚、梵克雅宝和博迪诺属于珠宝业务板块。该部门的年营业额和营业利润如下。1682除以5729计算的营业利润率为29.1%。

同时,蒂芙尼的营业利润为20.9%,远低于卡地亚的盈利水平。

在以时尚品类为主的LVMH集团,营业利润率为17.98%。

奢侈品行业,制造成本基本可以控制在35%以内。为什么最后营业利润从毛利的65%下降到不到30%?那35%去了哪里?

这是奢侈品行业最贵的环节:广告营销和渠道费。奢侈品店要花钱,广告要花钱,每个细节都保持很高的水准,都是用钱砸出来的。

想把产品卖到天价,消费者也愿意出这个高价,这是奢侈品牌建设成功的结果。这条漫长的建设道路需要大量资金。靠产品本身是无法构建品牌的梦想的。

蒂芙尼向广告创意公司支付巨额创意费用,然后花重金拍摄制作广告,最后花钱推广。这不仅仅是一年几次,而是几乎每周都会发生。品牌绞尽脑汁思考产品的呈现方式,就是为了让消费者受到有效的触动和影响,进而消费。

你知道奢侈品行业最大的秘密是什么吗?那是香水。一瓶香水比香水贵。不过两者都没有广告那么贵。那你买的是香水还是香水瓶?你买了珠宝还是珠宝广告?

卡地亚和蒂芙尼都是国际知名的珠宝品牌,无论是品牌层次还是直接产品价格,卡地亚都优于蒂芙尼。

就商业竞争而言,这两个品牌是密不可分的。基本上,如果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商场,就好比麦当劳附近一定有肯德基,耐克附近一定有阿迪达斯。

说到利润率,品牌的利润真的不低,因为产品本身成本就不高。如果不考虑品牌因素,同款戒指的原材料价格基本都是挂牌价的10%,或许还会低于10%。

但是,这些名牌商品之所以能卖这么贵,是因为名牌的品牌附加值。这些国际品牌基本上都是经过多年沉淀才成为知名品牌的,而不是天生如此。换句话说,这些品牌在品牌运营和推广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当他们成功时,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他们可以被视为收回他们之前花的钱。

在经济相对较好的时候,国际知名品牌的亚太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对业绩的贡献很大。但近年来,这些知名品牌在中国的日子不好过,很多品牌的门店数量都在减少。除了部分消费者在海外店铺购买,购买力下降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卡地亚,蒂芙尼,这些都是国际一线珠宝品牌。奢侈品牌为什么叫“奢侈品”?因为它们价格昂贵,非常奢华,不是普通消费者买得起的,销售价格也不是单纯由珠宝材料决定的。

你说得对。蒂芙尼有一条纯银项链。可以卖到1000元。能赚多少?先不说这个品牌投入的宣传费用和珠宝研发费用。单按成本来算吧。一条纯银项链5~10g左右,一克银999的原料价格在5元左右,也就是说一条项链的材料成本只有25~50元,可以卖到1000元。你知道为什么吗?主要价格是奢侈品牌的品牌价值,在“蒂芙尼”二字之上。

国际一线奢侈珠宝品牌,如卡地亚、蒂芙尼、宝格丽、梵克雅宝等等,不能简单的以其材质来计算成本。它的销售价格等于它的成本价+加工费+宣传费+品牌价值,品牌价值会占到一半以上,所以你会觉得卖的特别贵。

这些品牌的利润特别高,但他们每年都把这部分利润的大部分花在品牌维护和推广、珠宝设计和研发上,在这些方面付出的费用也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羊毛出在羊身上,但当你的阶级水平达到了,你就不会在意这笔费用,相反,你会享受奢侈品牌带来的自信。这就是为什么市面上有很多大牌珠宝,都是一对一的图纸数据,同样的黄金材质,同样的天然钻石,价格却只有大牌珠宝的十分之一,因为大家喜欢的是品牌认可度带来的自豪感。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欢迎评论交流,或者关注我,每天学习一些有用的珠宝知识!

就拿蒂芙尼来说吧,身边的朋友经常开玩笑说它的产品是“白银卖铂金的价格,黄金卖钻石的价格”,那么我们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这种奢侈品的利润率一定是惊人的,成本可能只有几十块的白银就能卖到几千块,这是它赚了多少倍。

但实际上真实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利润率要分两个指标,一个是净利润率,一个是毛利率。

毛利是指商品销售过程中赚的钱。毛利=售价-成本。从这个角度来看,奢侈品确实具有高毛利的特点,因为奢侈品的售价昂贵,远远高于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

但是奢侈品的净利润率不一定高。净利润是公司经营全过程赚的钱,净利润=总收入-总支出。

除了广告和渠道,大部分奢侈品都开在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街。这个成本,还有培训和雇佣导购的钱,都是公司的成本,应该从毛利中扣除。

另外,奢侈品肯定会秉承“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不可能像传统零售业那样大量复制生产,甚至会有很多限量版,这就意味着奢侈品会控制生产,很难发挥规模效应,也就不可能节约成本。

当然,无论是产品本身的成本,还是后期运营的成本,都转嫁到我们消费者身上来承担。买奢侈品不是看性价比,而是看品牌建立的形象和溢价价值。

所以这个想清楚就好。想要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尽量不要考虑奢侈品,而有实力购买奢侈品的人只是消费品牌带来的认同感,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适合自己的消费品。

卡地亚的普通钻石手镯可以卖到8万多元,而同等的超A手镯只需要不到1万元。有的甚至有和卡地亚同厂生产的珠宝,但价格比卡地亚低很多,所以决定一件珠宝价格的最重要的是品牌,为品牌买单的是我们这些消费者。

1

卡地亚的盈利能力。在其母公司历峰集团(Richemont Richemont Group)中,卡地亚、梵克雅宝、博迪诺属于珠宝业务板块,该板块的年营业额和营业利润率为29.1%=1682/5729。

2

同时,蒂芙尼的营业利润为20.9%,远低于卡地亚的盈利水平。可以看出,这两个品牌的盈利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低得多。

不难解释,珠宝行业最贵的环节是:广告营销和渠道费;奢侈品开店要钱,广告要钱。很多明星都会代言这些国际知名品牌,每年的代言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有品牌维护费。每一个细节都要保持很高的水准来代表其品牌形象,可以说都是花了钱的。

这些高端珠宝品牌每年都需要拍广告片,而且都是需要最好的广告公司来完成的顶级,然后每个季度都需要拍大片,做宣传。其实品牌建设的过程是花钱的。因为是国际品牌,所以什么都需要最好的,价格自然是最高的。

所以这些大牌珠宝看起来很赚钱。其实他们都是把钱投在广告上来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从而保证自己的品牌价值不断增加。所以买1000元以上的蒂芙尼银饰,600元是付给广告公司的。

卡地亚和蒂芙尼卖的贵,利润自然高。毛利率平均也是60+%,净利润65,438+00%,属于高毛利高利润。另外,比较一家公司和同行的利润水平,也更明显。

让我们拿蒂芙尼近几年的年报和最近的四季报来看看蒂芙尼的实际利润。第四季度营收65438美元+0012万,毛利6.29亿,毛利率62%,净利润9.37%,标准高毛利低。我们知道蒂芙尼主营银饰、彩金、钻石,价格远高于国内珠宝品牌,所以利润高。比如蒂芙尼双T戒指的价格是14600,9.37%的销售净利润是1368,62%的毛利是5612。毛利减去净利润,就是蒂芙尼的各种运营和宣传费用。

对比国内珠宝品牌周大生的毛利和净利润可以发现,国内珠宝品牌毛利只有32%,远低于国际奢侈品牌,但销售净利润却是15%,远高于国际知名珠宝奢侈品牌。

国际奢侈品牌的毛利率很高,从销售价格上也能明显看出。但他们在品牌推广维护、设计研发上的投入确实比国内珠宝高很多,所以净利润并没有想象中的高。

蒂芙尼的毛利率目前是63%,比较高。但没必要说他们是暴利。

周三,动荡了一段时间的蒂芙尼发布了喜人的第一季度业绩,今年的前景一片光明。

蒂芙尼股价达到2001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到目前为止,蒂芙尼的股价已经上涨了6.3%。

业内公认蒂芙尼的转型计划开始收到成效。这一计划主要针对对价格敏感的年轻人,美国人习惯称之为“千禧一代”。

蒂芙尼尝试了许多方法来吸引他们到商店,潘多拉和在线珠宝销售商Blue。

尼罗抢生意。

今年,蒂芙尼不仅开始向年轻人出售许多更便宜的珠宝,还生产了许多“日用品”,如回形针、羊毛球和开瓶器。

然而,这些回形针的价格高得惊人,吸引了非常广泛的关注。在中国,年轻人惊呼“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蒂芙尼今年仍然试图创造一个轰动的新话题。例如,我们正在准备一系列的“纸花”,由白金和钻石制成。

在截至4月30日的最新一个季度,蒂芙尼在其最大市场美国的销售额增长了9%,而在亚太地区增长了28%。

按固定汇率计算,同店销售额增长了7%。蒂芙尼甚至大幅提高了63%的毛利率。一年前是62.1%。

蒂芙尼对2019财年的预期已经全部上调。美国分析师认为,全球经济增长仍然稳固,将继续有利于蒂芙尼的高端产品。

本季度净销售额增长14.8%,达到103亿美元。蒂芙尼还宣布回购价值6543.8亿美元的股份。

谢谢你邀请我。我是熊,改革家。

奢侈品的利润是很高的,因为我们经常发现,像这些奢侈品的产品,看起来并不是很漂亮,也不是很好用。为什么能卖这么贵?这里有个术语叫“品牌溢价”。

品牌溢价一般是指超出产品本身成本的价值,这里我们也可以等同于利润。当然,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奢侈品为什么能卖这么贵?因为人们买的不仅仅是这个产品,一个包或者一个手表,而是他的品牌,以及这个品牌带来的附加值。

比如我们以前特别喜欢有大logos的东西。像lv和channel这样的产品都在自己的产品上印上了自己知名的logos。这是因为他们发现,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这类产品获得认同感和认同感。虽然有时被认为有点矫情,但这是真的。这些产品必须让人们看到他们是什么品牌,让持有者通过一个包或者一个手表看到他们背后的实力。

再比如,近几年大logo的东西越来越不受欢迎,人们开始对其嗤之以鼻,觉得太暴露,不好炫耀,但是奢侈品牌是不是已经不再输出这种认同感了?不会,比如burberry最经典的格子其实代表的是它的品牌,它根本不需要印自己的logo,代表的是自己的品牌。所以人们还是能从这个元素中找到品牌带来的认同感。

这只是奢侈品拥有的一种品牌溢价,但足以说明问题。也就是说奢侈品为什么能卖这么高?不是因为他们的东西有多好,而是一个手镯就算是什么好材料做的,也不可能做成几万块,事实上材料也没那么好。这里的利润往往是指品牌的溢价,品牌本身带来的价值,售后服务等等。

利润率要分两个指标,一个是净利润率,一个是毛利率。

一般来说,奢侈品行业都有毛利高的特点。

但是净利润率不一定高。

毛利是指商品销售过程中赚的钱。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100%=/销售收入×100%。

净利润就是公司运营全过程赚的钱。

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奢侈品一般都比较贵,价格远高于其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

根据2017年3月LVMH、历峰、开云三大奢侈品集团发布的财务简报。国内媒体整理了一张毛利率的图表。

根据图表显示,毛利最低的开云集团毛利率超过60%。另外两个在65%左右。

35元的产品大概100元,大概就是这个概念。

继续引用图表。

开云集团表现最差,净利润率低至10%。虽然说它的表现还不错,但绝对不是一个很突出的表现力。

给大家一个对比,会更容易理解。根据阿里巴巴最新的季度财报。

阿里巴巴的利润率有所下降,最近一个季度的利润率高达28%。

大家心目中利润很高的奢侈品集团,净利润率最好的时候勉强达到20%。普遍低于15%。所以净利润率不是特别高。

为什么奢侈品的毛利率那么高,净利润率却没有那么高?

因为奢侈品为了建立品牌形象,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是不计入商品成本的。但必须纳入公司运营。另外,维护大量的形象店,培训和雇佣相当数量的导购,公司自身的运营成本等等。这些钱都将从产品的毛利中收回。

另外奢侈品往往控制产量,发挥规模效应很嫩。

所以,虽然每一单产品都卖出去了,奢侈品公司也能赚很多钱。但是,每卖出一件产品,奢侈品企业都需要做很多产品之外的工作。

所以,就算毛利那么高,奢侈品企业经营不好也不是不可能亏损的!

卡地亚和蒂芙尼从不按黄金的市场价出售珠宝,而是以远高于黄金价格的固定价格出售。按理说利润率应该很高,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我们先来看看卡地亚的盈利能力。在其母公司历峰集团(Richemont Richemont Group)中,卡地亚、梵克雅宝和博迪诺属于珠宝业务板块。该部门的年营业额和营业利润如下。1682除以5729计算的营业利润率为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