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数据库会给互联网公司带来什么影响?

“删库跑路”这句话在IT圈广为流传,是很多程序员发泄压力的口头禅。

所谓的“删除数据库逃跑”其实只是一个笑话,“删除数据库”的具体方法可能是删除服务器上的文件,清空数据库的内容,删除数据库表等等。用不同的方式删除不同的数据。

删库跑路对互联网公司有什么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大家来看看。

一.经济损失

举几个现实的例子。

思科前员工在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任职期间,恶意删除400多台虚拟机,导致16000 WebEx Teams账户非正常关闭。结果思科被客户退款654.38+0万多美元,损失24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54.38+0.652元)。

也就是说,删除数据库会让商家赔偿经营数据的损失,网店重建的成本,重新录入大量商家数据的人力成本,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赔偿成本。

第二,内部系统崩溃

2065438+2007年9月,广西某大型IT企业在为客户扩容时,误将HSS设备中的用户数据格式化删除,导致近80万用户数据丢失,无法拨打电话和上网,影响七八个城市,事故严重。

2018年6月4日,链家网络(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数据库管理员韩冰利用其在公司财务系统中的“root”权限,登录公司财务系统,删除系统中的财务数据及相关应用,致使公司财务系统完全无法访问。

这台受损的服务器是公司专门为EBS系统使用的两台数据库服务器和两台应用服务器,存储着公司成立以来的所有财务数据,直接影响公司人员的工资发放,对公司的整体运营具有重要意义。链家花了654.38元+80万元恢复数据,重建系统。

第三,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除了经济损失,还有客户信任的丧失和对企业形象的负面影响。当如此严重的事件发生时,公众可能会质疑公司的专业性。

不仅是国内,国外也是。

2022年初,知名开源库Faker.js和colors.js的作者马拉克·斯奎尔斯(Marak Squires)主动恶意破坏自己的项目,不仅“删库跑路”,还注入导致程序无限循环的恶意代码,影响了全球大量使用该项目的个人和企业。

对于这些事件,程序员删库跑路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可能是真的手误;那么第二种可能是故意的。

先说如何避免第一种手误。操作的时候真的要小心,执行之前要仔细检查。

但程序员故意删除数据或发泄情绪是极其错误的行为,不仅会对公司运营造成严重影响,触犯法律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020年2月23日,魏梦集团IT运维员工何某(02013。HK),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由于“生活不如意”等原因,无法偿还网贷。在通过其个人住宅连接到公司的虚拟专用网络并登录公司服务器后,他在4分钟内删除了魏梦服务器中的所有数据。

何的“删库”行为导致300多万用户无法正常使用魏梦SaaS产品,故障时间长达8天14小时。魏梦“删库”事件后,次日开盘,公司市值蒸发6亿多港币。

2020年9月,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根据判决书,他表示自己是因为生活不如意、酒后无力偿还网贷等个人原因,犯了“删库”罪。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删库的行为总是会发生。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做好数据保护工作。

对于开发商来说,如果遇到什么不公平待遇,大家都可以自己找出口。情绪是可以化解的,否则容易积累爆发,做出错误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