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越剧团简史
1979年2月,虹口区越剧表演队成立,排演了《明珠塔》(见姨妈、送塔等选定场次)、《九斤姑娘》,朱、沈主演。
接着,一位60年代毕业于虹口区专业剧团学院的中年演员排演了《潘福索夫》,并在国光剧院演出。
1979年5月,特邀《青山》的肖一峰、肖林彤,上海越剧院的吴,与原班骨干一起,于6月在解放剧院演出《狸猫换太子》,创下电影纪录。之后表演了《云中绣花鞋》。
1979年6月至10年6月,定名为虹口越剧团,国有,首次由李明担任团长。虹口越剧团正式成立。
1980年初,在一位虹口区委副书记的同情和支持下,陆金娟回到了虹口越剧团。
1980起,2月16日,虹口越剧团在徐汇剧院演出《山河情缘》。剧本由南威、韩艺改编,由南威、凤鸣、卢锦娟、朱主演,深受观众喜爱。尤其是他的《送信》是一折,卢设计的动作独特,浪漫典雅,极为感人。
1980年5月,虹口越剧团在上海* * *舞台上演《讨老婆》,陆金娟饰演梁玉书,大受追捧。“卢锦娟领衔演出传统剧目《妻问妻》。那时候日场只在* * *舞台上演。居然会场爆满,上座率两个月不变。甚至出现了通宵排队买票和限制每人购票数量的热潮。由此可见观众的受欢迎程度。”5月底,虹口越剧团在延安剧院连续演出《讨老婆》30场,主演均为卢锦娟,因过度劳累、饮食不当病倒,未能请假。区文化课副科长逼着他随团去金山,陆金娟请了病假表演。回来后,他坚持在解放剧院演出。
7月1980,1,虹口越剧团在解放剧院演出《讨老婆》,同样由陆金娟主演,还有观众献上的鲜花。在此之前,总有观众向卢锦娟献上鲜花。区文化课副科长认为不健康,要求团长做卢金娟的工作,让他呼吁观众不要献花。
7月1980,11,虹口越剧团演出60余场。陆金娟因疲劳失声,替补角色殷继续表演,陆随团殿后。7月15,陆金娟病情好转,要求演出,被拒绝了。之后,他只被允许在下半场表演。当晚,由于剧团没有提前向剧场说明鲁只在后半段演出,也没有像以往那样做预告,而且演出前还放了幻灯,所以在卢锦娟的名字上停留时间太长,阴的名字一闪而过,让不少观众误以为该剧是卢锦娟主演的。因此,殷出场后,观众上当受骗,嘘声一片。剧团团长说明情况后,剧场恢复了平静。之后,卢锦娟被封杀。
尹桂芳托人介绍尹小芳到虹口越剧团,后者以1982加入虹口越剧团。
1982,殷派传人,编剧,受邀加入虹口。区政府特别邀请了尹桂芳作为剧团的艺术顾问,还邀请了昆曲前辈郑传健和上海戏剧学院舞美教授徐曲作为艺术指导。
1982 65438+10月25日,《沙漠王子》在中国剧场和大众剧场上映并演出,演出60场,观众84079人。为了让尹小芳在表演的同时传播故事,他后来表演了何文秀、张宇煮海、浪子成龙和自荐。
1982年,徐派青年学生丁出演《玉观音》,尹派青年学生尹出演《莲花屏》、《三闹洞房》和《寻妻之后》,并学习原时期卢锦娟的戏剧《灵堂姻缘》。
7月,1982,上海越剧院及静安、卢湾、虹口区越剧团委托上海戏曲学校培训演员。经过1.5年的培养,他们毕业了,俞振飞校长给学生颁发了结业证书。虹口越剧团的毕业生包括萧雅和韩婷婷。他们在毕业回团后排练了《沉香迷》。
1984年8月,萧雅和韩婷婷分别获得三等奖和新苗奖,从1985年夏天开始成为剧团的中流砥柱。
1985年5月,虹口区文化局与福建莆田华侨实业总公司联合制作了两集越剧电视剧《毛遂自荐》,由尹小芳、李劲锋主演。
在1985期间,和韩阿姨排演并主演了《画龙点睛》,在沪上各大剧场和郊县演出近百场。报刊媒体不断发表评论文章,两位青年演员迅速成长,挑起了剧团的表演大梁。随后主演了《沙漠王子》《永远》等大型剧。
1986年6月,陆金娟被请回虹口,在* * *舞台上表演《讨老婆》。现场观众热情高涨,座无虚席,献花的观众络绎不绝。袁雪芬出席演出,后台大赞。
7月,1986,全国越剧中青年演员播音大奖赛举行,上海虹口越剧团的萧雅获得演唱奖。
9月,1986,江浙沪电视大奖赛再次举行。萧雅获得了二等奖,韩婷婷和王小鹰获得了三等奖。萧雅还在歌曲比赛中获得了许多奖项,成为了歌剧和歌曲的两栖演员。
1986年,国光剧院划归某剧团管理,该剧团经营录像播出和印刷业务,实行“扶持文学”政策,通过创收弥补资金不足。
1988年7月,越剧凌豹杯大奖赛举行,上海虹口越剧团以《一枝梅》参赛。但由于最终9名成绩无一达到95分的标准线,“三新”大奖空缺。参加决赛的9部戏曲剧目全部获得优秀奖,其中《一枝梅》赫然在列。
10月9日,1988,10,虹口越剧团青年演员萧雅在中国剧院举行专场演出。萧雅演唱了《沙漠王子》、《流浪王子》、《西梅》和歌曲《月亮走了,我走了》的选段。上海市副市长刘振源发来贺信,傅全祥、齐亚贤等资深演员出席。
1988年2月20日,剧团挂靠合资企业上海东南对外房地产开发公司,实行“文艺联姻”。剧团更名为东南虹口粤剧团。
10月,1989,165438+应邀赴港参加葵青区第二届艺术节交流演出。剧团带来了《寻妻》和《永远》(这部剧从1989开始,三年演出200多场。)游览香港。专攻殷派,韩婷婷学范派。除了各自对体裁艺术的传承,先后演出了《沙漠王子》《梁祝》等优秀剧目,排演了《根据莎翁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永远》和《根据琼瑶原著改编的《一枝梅》等剧目,在观众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该团深受香港观众欢迎,被视为最受欢迎的表演团体之一。
1989年3月,在华东六省一市举办了红灯杯戏曲演员歌曲大赛。上海虹口越剧团的青年演员萧雅名列第一,获得特别奖。
1990,65438+10月,12至14,由虹口区文化局、新民晚报联合主办的“韩婷婷歌唱艺术展”在中国剧院举行。
8月,1990,费霞杯越剧演员电视大赛举行,虹口越剧团参赛,萧雅、韩婷婷荣获“越剧之星”称号。
1990年9月至10年10月,东南虹口越剧团《倒婚》参加“1989上海文化艺术节”演出。
1991年,虹口越剧团的《鹊桥再相会》演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91年,萧雅定居美国。
1993年3月12日,韩婷婷主演《三国演义》,获得第四届白玉兰戏剧表演最佳男主角奖。
1993年3月30日,卢锦娟的话剧《堂婚》在沪东南虹口越剧团学习,在大众剧场演出《火烧凤凰台》,由尹派新人肖晨曦饰演。
1993 10 6月17日,93上海新剧展演颁奖典礼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举行,虹口越剧团的《沈园送别》获得纪念奖。
1993年,超级杯越剧双十佳青年演员大赛举行,虹口越剧团蒋世英获得专业组十佳称号。
1994年4月8日-11年4月8日,由东方卫视、上海鸿运文化娱乐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东方鸿运-'94越剧精品展”在人民大舞台举行,由虹口越剧团韩婷婷领衔主演。
8月、9月,1994,上海虹口越剧团在曲阳文化中心剧场首演《沈园的告别》。9月参加1994上海新剧展,获纪念奖。导演彭安娜、作曲何、编舞崔克迪、灯光设计师潘佳瑜、服装设计师。韩阿姨出演陆游,蒋世英饰演唐慧仙。在范瑞娟的意愿下,该剧首次被改编成电视剧,由上海电视台和上海越剧院于1993年春联合拍摄,分四集播出。导演无极,范瑞娟饰演陆游,吕瑞英饰演唐慧娴。
2月6日,1995,上海电视台与虹口越剧团联合制作了四集越剧电视剧《蝴蝶的传说》,在上海电视台播出。该剧由杨锐编剧,张培利、庞茂忠执导,韩婷婷饰演梁山伯,方亚芬饰演祝英台。
1995 10 10月27日,虹口越剧团在无锡唐城开拍电视剧《魔女传》,于1996年2月至3月期间分别在上海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出。后来获得11全国戏剧电视剧“STV奖”三等奖。
1995年,上海电视台制作播出了由萧雅主演的越剧电视剧《翡翠蜻蜓》,荣获15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65438年至0995年,韩婷婷担任虹口越剧团副团长。
1996 65438+10月,由上海电视台和虹口越剧团联合制作的三集越剧电视剧《金鹿曲》开拍。编剧傅军,导演张培利和顾建忠。韩婷婷饰两角,范派演东宫太子和书生崔振,尹派演西宫太子和春立皇帝;傅幸文饰演齐派的杜秋娘。
1996年9月14日至6月16日,日发杯全国青年演员大奖赛举行。虹口越剧团青年演员沈海兵凭借《杨开慧》中的《忠信之歌》获得一等奖,毛的扮演者获得三等奖。
6月9日,1996,虹口越剧团在邵氏舞台献上话剧《三老演义》和折子戏专场。折子戏由来自上海、浙江和贵州的年轻演员表演,如韩婷婷、方、华怡青、、、和。剧目有《楼台会》、《十八礼物》、《黛玉焚稿》、《省亲》。
1996起,韩阿姨新编越剧《三界演义》。她塑造了秦勋和孙勤两个角色,用琵琶和剑舞来扬其所长,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言情是一种奇怪的东西,范派的新生就不一样。”凭借在这部剧中的出色表现。她获得了第四届白玉兰表演艺术奖的主角奖。
1997 2月12日,上海虹口越剧团在江苏省靖江市工人文化宫首演《倒婚》,该剧由编剧,谢执导,韩婷婷、沈海兵主演。
2000年,韩婷婷创意策划并主演新剧《梅花魂》,饰演忠良之子梅良玉。
2001韩婷婷与静安越剧团、卢湾越剧团、她所在的虹口越剧团合作,以自筹资金举办了《越剧——未完的爱情》系列演出。
2004年,虹口越剧团改制。韩婷婷文化艺术传播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