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创业之路

小的创业之路

金融出身,有着十五年IT和电信行业工作经验的小云杰,在人们的印象中并不是一个性格紧张的女强人。大多数第一次接触她的人都觉得自己像个春风。

机会开始于2001。那一年,管群CA与香港电讯成立了合资公司。在王的邀请下,供职于香港电讯的小正式加盟。她擅长商业模式创新,并为管群在亚洲建立了数家合资企业。随着各类合资企业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小开始全面参与亚太地区投资公司的运作。作为管群计算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副总裁,他负责业务发展和战略投资,并全面考虑这些合资企业的上市等资本问题。这段经历让小充分熟悉了公司的管理和具体运作。

抓住独一无二的机会

对于喜欢挑战的小云杰来说,担任管群中国区总经理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除了管理合资公司,她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管理管群中国公司的业务。与在投资公司不同的是,小在管群中国面对更多的一线销售和市场开拓人员,解决公司经营管理中的具体问题,这让曾经是资本市场舞者的小需要“撸起袖子干活”。

熟悉软件行业的规律和丰富的国际化企业运营管理经验,加上中国团队的密切配合,小云杰“撸起袖子”非常顺利。“我看好中国软件市场的前景,不仅因为它惊人的增长,还因为它的后发优势,可以避免欧美走过的很多弯路,我们正面临着一个独特的‘机会’。”这并不出乎萧的意料。管群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十年了。凭借强大的本土团队和不断壮大的客户群,有着敏锐投资眼光的小发现,本土化战略的快速整合,可以让管群中国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快速成长。

这一战略的主要标志是,去年,管群中国被中国政府认定为“软件公司”。作为2004年首家通过双软认证的跨国软件提供商,管群中国将享受税收、采购、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

虽然被业内誉为“唐装外企”,但小云杰对管群在中国的本土化程度并不十分满意。“管群进入中国已经十年了,但只有一半的安全产品实现了本地化,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管群R&D中心在中国的规模约为100人,计划年底达到400-500人,规模翻两番,在中国持续投入,拥有大量本土人才。

扎根行业,寻找合作伙伴。

与许多急于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跨国软件供应商不同,管群中国从一开始就没有用单一的产品来冲击市场,而是用一整套管理思想来培育市场。虽然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小云杰认为这是非常值得的。多年的M&A生涯让管群拥有了数以千计的产品,如此庞大的产品体系让用户眼花缭乱。需要通过管理思想进行细分,从产品入手。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它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今,管群以业务基础设施、业务关键信息和流程管理为基础,涵盖六大解决方案:企业管理、安全管理、存储管理、应用软件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数据管理和应用开发、门户和商业智能。

完成从产品公司到管理软件公司的转型后,管群的下一步是垂直细分行业。因为多元化的产品体系很难覆盖所有行业,如果能集中销售、服务、培训等部门的力量深耕行业市场,相当于把手掌变成拳头,更有力地进攻市场。几乎涉足每个行业的管群将深化几个关键领域。据肖介绍,除了传统的金融和电信行业外,还将着眼于未来。

作为一名投资专家,肖对在中国市场发展合作伙伴和建立渠道有着浓厚的兴趣,并有着独到的见解。“中国市场太大了,市场变化很快。在中国没有一家公司能单独成功,必须依靠合作伙伴!”小云杰清楚地意识到,虽然中国近年来保持了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但要让市场变得更好,仅靠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整个软件行业和软件环境的共同努力。

为了更加深耕中国市场,在肖的一手推动下,先后在中国成立了五家合资公司,包括北京软件有限公司、东信软件有限公司、上海光华软件有限公司、中软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管群联想软件有限公司,这五家公司各有特色,分别瞄准安全、网管、电信、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等行业。与该领域顶尖的本地化公司紧密合作。其中,管群金晨是由管群和公安部金晨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软件企业,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之一。在投资当地企业的外国公司中,管群走出了一条国际先进技术与本地化优质服务完美融合的道路。

在渠道建设方面,管群逐步加强了渠道合作伙伴的建设,方式也更加灵活。管群为渠道合作伙伴提供了四套合作方案,包括金牌合作伙伴、加盟合作伙伴、ISV合作伙伴、OEM战略合作伙伴。对于ISV合作伙伴,管群可以开放自己的产品供合作伙伴二次开发。“我们愿意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共同成长。”

出生在上海的小,不仅聪明漂亮,而且热爱公益事业。

在工作中,小女士可以说有一种女人的倾向。生活中,她是个幸福的贤妻良母,做饭也很好吃。小云杰认为,工作优秀和家庭幸福并不矛盾,关键是要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