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最大程度的保证物联网的安全性?

要最大程度保证物联网的安全,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谨慎对待大数据的采集。华为和三星的战略内容被多字引用是有原因的。再看华为,它有一个“在向合作伙伴和行业开放之前,对数据进行集中采集、管理和处理”的细节。三星还有一个“能够连接云端”的细节。这些都是收集大数据并将其存储在云中的典型行为。这种行为如果不加以约束,是非常危险的。之前应该还记得三星智能电视监控的事件。想象一下,在物联网下,我们在这些硬件面前是“赤裸裸”的。所以物联网企业要“自律”,不能在大数据采集上为所欲为。

第二,谨慎对待大数据的转移和利用。上面第一点已经提到了一个细节:“数据经过处理后,将向合作伙伴和行业开放”。这应该是大数据在不同企业之间转移利用的过程。而大数据在转移和利用的过程中也是危险的。毕竟各个厂商的安全意识、安全水平、硬件水平都不一样,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欧洲反计算机病毒协会创始人、德国安全软件公司G Data的安全顾问Eddy Willems在我的采访中也表示“企业内部不同设备之间的安全过滤措施不够”。所以这种大数据之间的合作是很令人担忧的。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第三,防范外界危险因素的入侵。如果说前两点属于物联网企业的“内因”,那么第三点就是要防范“外因”。目前有很多黑客利用商业WIFI入侵的例子,连飞机都难以幸免。这就要求我们物联网企业重视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商用WIFI过度商业化、软件漏洞、智能硬件和数据库密码、硬件设备加密、物联网企业安全意识薄弱、物联网用户安全意识薄弱、不同物联网企业间终端设备兼容等。这些问题不解决,黑客就会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