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明了拉链?

拉链的出现是在一个世纪以前。当时,在中欧的一些地方,人们试图用带子、钩子和圆环来代替纽扣和蝴蝶结,于是开始实验拉链。拉链最早用于军装。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陆军首先订购了大量拉链,用来给士兵做衣服。但是拉链在民间的推广比较晚,直到1930才被女性接受,用来代替服装的纽扣。拉链在1926有了现在的名字。据悉,小说家弗兰克(Francot)在一次推销一款拉链样品的商务午餐会上说,“拉一下,它就开了!再拉就关门了!”拉链的特性解释的非常简洁。拉链一词由此而来。拉链的发明雏形最初来自人们穿的靴子。19世纪中期,靴子非常流行,特别适合在泥泞的道路或有马粪的道路上行走。但是靴子上有20多个钩扣,穿上脱下都要花很长时间。这个缺点让发明者很头疼,也耗费了赞助商大量的金钱和耐心。为了避免穿靴子的麻烦,人们甚至忍受整天穿着靴子。最后,1851年,美国人伊莱亚斯·豪申请了类似拉链设计的专利,但没有商业化,甚至被遗忘了半个世纪。1893年,一位名叫贾德森的美国工程师研发了一种“拉链”,并获得了专利,这就是拉链的最初雏形。这种装置的出现对高筒靴使用的纽扣钩产生了影响。但是这个发明并没有很快流行起来,主要是因为这种早期的锁紧装置质量不够好,容易在不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松脱,让人尴尬。1913年,瑞典Sambak改进了这种粗糙的锁紧装置,使其成为一种可靠的商品。他采用的方法是将金属锁齿连接到一根软轴上。这种拉链的工作原理是每一个齿都是一个小钩,可以和下一条和对面皮带上的一个小齿下的小孔相配合。这种拉链很结实,只有滑块滑动开齿才能拉开。直到19世纪90年代才出现转机。来自芝加哥的机械工程师惠特科姆·L·贾德森(Whitcomb L Judson)提出了一种滑动装置来安装和分离两排纽扣(这种原理类似于拉链,但拉链一词直到大约30年后才出现)。朱迪森的发明幸运地得到了宾夕法尼亚州律师刘易斯·沃克的资金支持。沃克对朱迪思的新设计非常感兴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经济非常不景气。钢铁每磅5美分,工人的工资是每周6美元。公司裁员,只留下萨姆贝克和另一名员工萨姆贝克,他既是经理又是工程师。公司的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偿还拖欠提供钢丝的Jobolin公司的数千美元货款,Sembeck不得不修理一台生产回形针的机器来赚钱。幸运的是,赞助商不断出现。当时,剧作家的父亲詹姆斯·奥尼尔参观了《基督山伯爵》,他对森贝克的拉链非常感兴趣。虽然事业出现了转机,但森贝克个人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妻子难产身亡。森贝克伤心的时候,就致力于改进拉链。1913年再次申请专利,专利许可于1917年获得批准(专利号1219881)。沃克将这项专利称为“隐藏的钩子”,并对未来持乐观态度。沃克将公司更名为“无钩紧固件公司”,并将工厂迁至米德维尔。森贝克进一步改进了无钩按钮。牙齿形状改为勺形,顶部凸起,末端凹陷。当滑动装置滑动时,左右“齿部”可以嵌入,然后滑回分离,被称为“无钩二号”,设计了一种制造齿部的机器。1913他正式宣布这项技术被突破。《美国科学》曾以森贝克的专利为封面故事。半年后,森贝克要量产这种纽扣,无钩二号要上市了。沃克的二儿子也花了八年时间致力于无钩纽扣的改进。佛罗里达州的约瑟芬·卡尔霍恩(Josephine Calhoun)也在1907申请了类似安全拉链的专利。同年,科罗拉多州的弗兰克·凯弗也申请了专利。致力于这项研究的发明家不仅出现在美国,苏黎世的卡塔琳娜·库恩-穆斯和亨利·福斯特在1912的专利也是最接近森贝克的最终产品。但是,没有一个像2号钩一样成为商品..市场需求决定了产品的成败。无钩2号一开始订单不多。匹兹堡的百货公司Mcreery认为无钩2号非常适合裙子和西装,要求厂商采用无钩2号,但很少有模仿者敢冒险使用新产品。为了赢得客户,森贝克不断提高拉链的性能以满足需求。梅德威工厂制造技术越来越精良,每天制造1630无钩2号件,没有不良品。因此,订单不断增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带来了新产品的新机遇,军方的钱带增加了对无钩二号的需求;在空军飞行服中使用无钩2号,不仅可以节省材料,而且防风效果更好;海军的救生衣也用无钩二号,政府于是专门调拨金属材料进行生产。无钩2号被证明很好用,但是价格太高,无法推广。森贝克明白这一点,并致力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制造效率。他发明了S-L机器,以减少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只要原原料是41℅.降低生产成本后,第一个用的产品是Locktite烟袋,销售还算成功。1921结束时,烟草公司每周要求的无钩二号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为了满足高需求,无钩纽扣公司新建了一座工厂。在1921年,俄亥俄州的B.F.Goodrich公司向无钩钮扣公司订购了少量产品,用于他们的胶鞋。试用后发现效果不错,大量下单,并将发现的不足告知无钩纽扣公司。经过改进,公司推出了神秘的靴子,其特点是只要拉一下就能穿上或脱下。营销人员对Wonderful Boot这个名字不太满意,想找一个更能体现其特色的名字。经理受到“Zip”这个词的启发——快速移动物体的声音,所以他将Wonderful Boot重命名为Zipper Boot(如图2所示)。这一年是1923,后来的“拉链”——“拉链”都变成了类似。可惜朱迪森死于1909。他以前从未听说过“拉链”这个词,也没有看到他的发明在世界上成功普及。那年冬天,付豪公司卖出了近50万双拉链靴,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它每年从无钩纽扣公司购买至少一百万条拉链。无钩纽扣公司觉得“无钩”这个词有负面的联想,“拉链”这个词是付豪公司创造的。于是就想出了“塔龙”这个称呼,公司在1937更名为塔龙。1930之前,无钩纽扣公司每年能卖出2000万个“鹰爪”,应用范围从笔盒到摩托艇的引擎盖。然而,服装行业仍然在观望。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时装设计师Elsa Scappa Reilly第一次大量使用“鹰爪”,《纽约客》将1935的春季时装秀形容为“全是拉链”。此后,服装行业逐渐采用拉链。随着产品的传播,拉链的制造技术也逐渐遍布全球。瑞士和德国等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已经开始建立拉链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