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质量案例

近年来国内药品质量安全案例:2006年5月,在齐齐哈尔市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被初步认定为假药的情况下,为确保公众用药安全,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坚决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停止销售和使用齐齐哈尔市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所有药品,同时要求各地药监部门在其辖区内就地封存、扣押。2006年8月,安徽华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违法生产药品,导致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发生药品不良事件。经查,该公司2006年6-7月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降低了灭菌温度,缩短了灭菌时间,增加了灭菌柜的装载量,影响了灭菌效果。目前注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后死亡的有11人:黑龙江、陕西、湖南2人,内蒙古、辽宁、河北、湖北、四川1人。2007年6月5438+10月21日,卫生部、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广东百益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静脉用免疫球蛋白产品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决定暂时停止销售和使用广东百益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静脉用免疫球蛋白。2007年5月,河北省公安、卫生部门开展了“人用狂犬病疫苗”专项检查活动 并从河南普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福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大连金港安迪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查获“人用狂犬病疫苗”18批次,半成品44000余支,制假售假窝点2个。 2007年9月,山西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药品质量公告称,在抽检的533批次药品中,包括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生产的双黄连口服液、山西金鑫双鹤药业公司生产的柴胡注射液,有88批次药品不合格,占总数的16.5%。2008年3月,江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了一起由政府部门联合查处的“非药品冒充药品”案件,查获假药、保健食品13800余瓶,涉及药品、保健食品60余种,包装盒7万余个,案值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