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做不了多少?
[张]
现在,大家都在呼吁:中国缺乏企业家和人才。但我不这么认为。我担心的是,中国不会缺少企业家和想当老板的人,而是缺少愿意为老板服务,真心为老板服务的有道德的职业经理人。中国的企业能成长起来吗?中国的民营企业能发展起来吗?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职业经理人的道德水平。
如果你家里请了保姆,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人?你可能会选择一个更有能力,更敏捷的人,这是不够的。你需要更多一点。这个人比较靠谱可信。
职业经理人是做什么的?保姆:企业的保姆,用个人资本的话说,就是企业代理人。如果职业经理人缺乏足够的、值得信赖的职业道德,这样的经理人不仅对企业没有好处,对整个国家也有很大的危害。
中国经济能否在21世纪实现飞跃,如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能否从新的小企业进入转向现有企业的扩张。所谓小企业从小到大,就是企业的委托代理链条逐渐拉长。但是如果我们的代理人不值得信任,哪个老板会把企业的管理权交给他呢?
企业老板选择你替他管理,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相信你比他更有能力,就像母鸡在他手里一天只能下一个蛋,在你手里一天只能下两个蛋;第二,他相信你,就是你不会煎这两个鸡蛋,哪怕你吃了不止一个。你吃一个半,他就不需要用你了。
一般来说,企业是动态的,一个所有者不容易评价你的能力和可依赖度,也就是信息不对称。也就是你知道他不知道。当你知道他不知道的时候,你怎么能有动力为他工作?西方有三个方面需要规范:
第一,法律。从法律上讲,经理是公司的代理人。所谓代理,就是你做决策,采取行动,别人承担责任。在这方面,有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来保护承担责任的人,因为只有当他们能够保护承担责任的人时,他们才愿意把企业交给别人。
第二,内部激励机制。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为了自己。怎样才能让每个人都为自己而做,又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应该有一个好的内部激励机制。简单来说,你给老板赚的钱越多,你得到的就越多,这是正相关的。这也是为什么在西方,经理人拿到工资和奖金是不够的,最后还要拿到股票期权。
光有这些还不够,还要看管理者的职业道德。首先,法律能处理的问题是双方都能看到的,法院能判决的,但是企业很多事情只能一方看到,另一方看不到。作为管理者,你知道自己是不是偷了企业的资产,老板不知道;再说了,就算你知道,老板也知道,但是法院没法判决。
其次,内部激励机制契约只能基于可观察的指标。比如根据利润奖励经营者,假设利润是可观测的。但是很多经营活动不仅关系到今年的利润,还关系到明年的利润和后年的利润。如果只按照今年的利润来奖励,你可能会想办法在雇人和设备投入上把今年的利润做得很高,然后卷款跑路。尤其是利润指标可以被操纵。
从实际出发,如摩托罗拉,可以从总部派人到中国担任摩托罗拉中国公司总经理,并被授予人事权、投资权和销售权。这个经理能做好,企业也做得很棒。但是,如果把中国公司的部门经理派到美国分公司当总经理,三年后这个分公司会是什么样子?理想情况下,可能是他做得很好,但这种可能性很小;最大的可能是公司经营不善或者死了,但是他把公司的客户抢走了,自己开了另一家公司。
现在民营企业的苦恼也是如此。比如希望集团的老板,他最担心的不是产品,不是市场,而是被派到国外分公司的经理,过几年还会经营饲料公司跟他竞争。有人认为,中国的企业要做好做大,就要有战略眼光,要有好的技术,要有好的产品,要有好的市场。这些当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有好的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好,但是卖产品的钱进不了你的口袋,你宁愿把市场做小也不愿意做大。没有可靠的职业经理人,企业是不可能做大的。
有人悲观地说,华人世界的企业大多是小企业。就是因为这个因素,偶尔会出现大企业,仅靠家族管理维持。由家人、朋友、老乡管理的企业,最终会受到人力资源的限制,更有甚者,如果道德水准不高,家人、朋友、老乡也会背叛企业。当然,对于企业来说,小企业可以活得很好,不一定要做大,但是对于国家来说,如果没有有竞争力的大企业,经济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