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坡经济开发区

陕西省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陕西关中800华里的秦川西部,是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重点区域。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5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设有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县级)。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宝鸡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蔡家坡镇208.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土地、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等经济事务管理。该地区人口20.76万,其中城市人口10.94万。蔡家坡开发区的开发建设规模、经济总量和整体影响力在省级开发区中名列前茅。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制造、服装纺织、医药化工、机械电子、食品加工、建材等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成为西北地区生产重型汽车、方便食品、化纤帆布、特种机械和电子设备的重要基地。

工业基础雄厚,产业特色明显。区内各类企业500余家,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制造为主导,纺织服装、医药化工、造纸及纸制品生产、食品加工、建材等产业并举的产业格局。是中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和唯一的微型汽车生产基地,是宝鸡成为国家重型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的主要承载地。位列全国机械制造500强的陕汽(集团)公司,也孕育了重型汽车变速器产销量世界第一的陕西Fast(集团)公司。全区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导产品的机械加工企业超过15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5家,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产品主要包括130多个系列的重型卡车、中型卡车、微型汽车、各种重型专用车、变速器、齿轮、发动机配件、后备箱总成、车轴、助力泵、铸锻件、散热器、内饰配件。2010年9月,陕西童嘉汽车有限公司30万辆微型车项目顺利下线,由该企业牵头的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的宝鸡汽车产业园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园区全面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达6543.8+0000亿元。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蔡家坡开发区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物产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渭河、石头河、麦粒河、通榆河在此交汇,水资源丰富,电力、天然气、供热、通讯、污水处理等设施齐全。蔡家坡开发区也是全国著名的宝鸡技师聚集地,有大量从事机械制造的技师和技术工人。武侯祠等三国文物古迹众多,开发区周边30公里内有法门寺、颜地庙、周公庙、钓鱼台、太白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开发区形成了“3321”(三线三站两铁一高)的对外交通体系。“三线”即310国道(西宝南线)、关中旅游环线、西宝中线;“三站”为陇海铁路蔡家坡站、西宝客运专线蔡家坡站、蔡家坡客运站;“两条铁路”是陇海铁路和西宝高铁客运专线;“一高”即连霍高速。

定位明确,发展前景广阔。根据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陕西省、宝鸡市对蔡家坡开发区的发展要求,蔡家坡将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现代化中型工业城市、宝鸡城市副中心和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十二五”时期是蔡家坡开发区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已确定“十二五”期间实施76个项目,总投资超过409亿元。到“十二五”末,蔡家坡开发区将力争实现营业总收入6543.8+0000亿元,生产总值300亿元,总收入45亿元。到2020年,蔡家坡开发区经济总量占宝鸡市20%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初步建成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人口30-50万的现代化中等工业城市。

发展前景

战略定位

蔡家坡处于陕西省“一线两带”建设的核心,是宝鸡“工业强市”战略的重点区域。区内工业基础良好,现有各类企业2400多家,主营产品100多种,包括西北机械厂、陕西九棉、陕汽集团、陕西法士特、渭河模具总厂等大中型国有企业和一批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崛起的在陕西乃至西北地区享有较高声誉的村级企业集团。2004年,宝鸡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突破蔡家坡,建设大蔡家坡的战略构想。要把蔡家坡作为推进宝鸡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的突破口,作为打造宝鸡产业密集区和连绵城市带的战略支点,作为全市承接安辐射的东大门,作为宝鸡工业化、现代化、生态化的新城区。大蔡家坡地区以蔡家坡镇东扩南移为中心,辖三县一区六镇,岐山县蔡家坡经济开发区、曹家镇、五丈原镇、安乐镇、陈仓区阳平镇、梅县马家镇,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50万。

2009年6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它位于中国的内陆中心。它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许多铁路、公路、路线和管道在这里交汇。是国家交通和信息通道的重要枢纽,是西部地区连接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战略,必须加快建设一批承载力强的城市群。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城镇体系中,蔡家坡被国务院定位为重点发展的三级城市。在宝鸡,以突破蔡家坡战略为主导,陇海线沿线城镇集中。蔡家坡是Xi和宝鸡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工业城镇。由于宝鸡地域道路狭长,铁路、公路和重要的工业发展基地都在塬下。在这样一个狭长的川路地区,依靠宝鸡这个中心城市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决定将蔡家坡建设为宝鸡城市副中心,以解决城市化进程中产业布局困难的问题。

蔡家坡“十二五”规划

1.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蔡家坡开发区人口达到20-25万,建成区面积达到30-40平方公里。中国西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基本建成,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和城市面貌大幅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改善。现代产业新城初具规模,蔡家坡开发区进入国家级。

2.功能区布局在重点开发区。重点发展区域按照土地集约、产业集聚、资源集中、人口集中的原则,夯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和高水平的产业园区。重点开发区以渭河两岸的蔡家坡镇和五丈原镇为中心区域50平方公里,形成未来城市的核心区。

3.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主要包括绿化带、渭河生态绿地和生产绿地:南部山区现有村庄外围边界线外500米,郑西(包)高铁至南部山区山脚线之间现有村庄以外的区域;北部高原山麓线以南100米范围内的区域(现状建成区除外);石头河与麦粒河之间的区域(禁止建设区除外);诸葛亮庙周围30米-70米。限建区内的建设应严格执行规划的有关规定。二类用地区,公路、铁路防护绿地外30米的区域,文物古迹周边建设控制区,渭河生态绿地外30米的区域。禁止开发区主要包括渭河及其支流的水体范围,如石头河、麦里河、现状河漫滩及其外30米范围(渭河北侧以公路路基边界为界;北塬、南山(现有村庄及外围边界线外500米范围除外),铁路、高速公路周边30米范围内;诸葛亮庙周边30米内绝对不能进行施工。

4.中心城区“一带五轴七心”和“一带”空间布局:渭河生态绿化休闲带是开发区的核心。结合渭河两岸居住、商业、文化娱乐、公园、绿地等不同用地布局,将该区域打造成开发区重要的生态休闲绿化带。“五轴”:即核心区和次核心区依托向外辐射的交通干线,加强与辐射区的经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带动开发区南北片区发展。纵向以孔明大道、陕汽大道、陕齿大道为主。孔明大道连接南北两个公共中心和交通中心,构成未来城市商业活动的核心区域。陕汽大道、陕齿大道连接不同的工业园区,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在横向上,以卫北路和西宝南线为主线,连接各城市节点,使城市向东西两侧发展,拓展城市空间。“七心”:南北两个商业中心,一个行政中心,一个文体中心,一个老城中心,一个交通中心,一个物流中心。北部商业中心位于孔明大道与纬北路交叉口附近,南部商业中心位于孔明大道与西宝南线交叉口东北侧。行政中心位于纬北路、冬儿路和东三路的交叉口。老城区的中心位于强子路和解放路的交叉口。交通中心位于孔明大道的尽头;物流中心位于渭北西路以南、山池大道以西、渭河以北的区域。

5.城乡一体化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从2011起,将蔡家坡所有被征地农民登记为“居民户口”,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实行城乡统一登记管理。完成蔡家坡镇、五丈原镇、曹家镇、安乐镇农民宅基地和房屋的发证工作,需要3年时间。同时,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制定农村产权交易规则,搭建产权交易平台。农村住房纳入城市住房管理,发放房屋产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自愿退出原农村宅基地进入城镇购房的农民,可享受相邻地段保障性住房优惠政策。已经或即将被城市化覆盖的村庄,要以城中村改造为突破口,就地实现城市化,落实村委会改居委会工作,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落实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积极在城市规划区建设住宅小区、腾地给农村居民,全力做好景泰公司、七星村、水寨村村民安置小区建设,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大蔡家坡面积268.9平方公里,人口27.26万。

蔡家坡镇面积208.5平方公里,人口20.76万。邮政编码是722405。

阳平镇面积43平方公里,人口4.4万。邮政编码是721303。

马家镇面积17.47平方公里,人口21万。邮政编码是72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