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适应企业数字化业务管理的行动指南

作为数字化转型顾问,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一个切实有效的框架,能够指导我们推进数字化转型。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切入,分别是:

改编无疑是极其有效的行动指南,从方法和实践的层面为我们指明了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方法,有效地回答了上述框架中的诸多问题。

我在书中分析记录了现阶段对我有很大帮助的要点,完成了下面这篇文章。就像书名一样,这是一本可以放在书桌上,随时用来浏览的“指南”。该书内容丰富,作者思考细致深入,远非本文所能描述。

持续战略规划是对企业业务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不断学习和了解,并结合自身使命和愿景寻找战略着力点的过程。制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规划,不仅可以洞察外部环境,从客户预期、行业趋势、竞品趋势、新技术发展中寻找机会,还可以清晰地把握自身现状,包括服务体系、产品组合、商业模式、实时运营数据等。

《边缘:价值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一书中介绍的精益价值树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下图所示,遵循精益价值树的路径,从行动主题到机会再到战略目标和愿景,每一层都比上一层更具体,投入和反馈周期更短。这种树形结构的可视化呈现有助于组织在企业的某个业务级别上解码战略,并形成全局组合视图。

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除了客户能感受到的部分,还有一系列看不见的中后台业务流程或系统来支撑前台的客户体验流程。客服的前台、中台、后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业务。业务发展,或者说希望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创新和改进,需要整体的设计和优化,而不仅仅是分散点的局部优化。

要勾勒出业务的全球服务蓝图,我们通常会从目标客户群最典型、最长路径的端到端服务场景中,选择从客户接触、转化到服务、服务终结的全流程。

定义一个场景,包括以下三个信息元素:

我在之前的文章《场景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中也做过类似的论述,借助客户旅程和服务蓝图来设计和分析业务场景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场景分析不能凭空想象,还必须基于对真实业务流程的详细了解和对目标客户的深入研究,包括在客户真实工作场所或行为现场的观察和体验。

客户之旅围绕着客户场景、接触、情感展开,聚焦于客户能感知到的所有部分,就像企业开展的所有活动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舞台——尽量把一切都展现到极致。

服务蓝图是关于企业的业务是如何工作的可视化信息,它进一步帮助业务人员在客户旅程的基础上以可视化的方式构建整个服务系统。从台前的客户场景和体验出发,由表及里,将企业中后台的运营支撑系统与服务体验流程连接起来,进而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竞争优势。

系统架构是数字商务的基础。记得我在给一家大型国企做中台规划咨询的时候,笑着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数字基础是制约业务响应能力的深层次因素。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架构》一文中,我分析了如何通过合适的平台策略沉淀资产,提高复用能力,加速创新。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许多传统企业逐渐形成了“BTIT”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支持专业的需求分析和管理,这也是业务分析师职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但这种组织形式存在几个问题:业务影响力不足,规避不确定性,巴离开业务一线,成为“需求设定者”,团队响应性降低。

为了交付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逻辑上我们需要通过三个层次来计划和管理它:主题、特征和故事。下图体现了分层需求管理的理念,展示了一种逐步细化的管理模式。这无疑对巴的能力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许多传统企业已经形成了职能分工和流程交接的组织结构,而不是以下三个层次的协作。

业务和技术的组织分离。技术团队不关心客户,只关心交付了多少功能;业务团队不关心技术,很难得到技术方的及时响应。

科技组织内部的职能分工。信息技术部的定位是交付软件,算是一个“工厂”:从接收需求到交付软件的过程分为多个流程。每个部门都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要求上游部门为自己提供更完整、更清晰的输入,减少变更,并建立相应的输入规范和审批流程。而各个职能部门的局部优化最终导致整体的不优化,过程中的大量等待和浪费发生在职能之间的交接环节,最终整个交付周期拉长,价值流动速度变得缓慢。

业务单元线上线下分离。数字商业是商业的数字化。然而,在许多企业中,数字化的目标只由后台部门承担。没有以客户为导向的前台业务部门的全力配合,很难开展数字化业务——于是企业陷入了系统越来越复杂但数字化绩效难以取得成效的困境。除了线上销售和获客,很难引发更多的创新思维,以数字化手段全面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在《从康威定律看团队结构》中,我分析了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设计的初心是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不断提高组织的响应能力,进而进化组织能力。康威定律指出:“任何设计和开发一个系统的组织...其设计生成的系统结构必然会反映组织间的沟通结构。”《改编》一书还从领域驱动设计的角度提出了组织规划的建议:

以银行为例,作者给出了一个具体的例子,这也是服务设计与组织设计充分结合的经典模式。

谢谢你这么好的书。本书作者姚安峰是中国数字化转型的领军人物。这本书里有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开卷有益,谢谢你,安峰。

本文作者为万,数字化转型专家,业内知名敏捷转型顾问,InfoQ2020和2021中国IT行业推动者。《EDGE的译者:价值驱动的数字化转型》、《如何写出好的程序》、《敏捷评审:反模式与重构指导实践》、《解决方案架构师手册》、《AI重新定义企业》、《内容智能:打赢每一场运营战》等。现任凯捷咨询数字团队总经理兼首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