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和企业有什么区别?

个体工商户与企业的区别;

1.个体工商户的投资者只能是自然人,企业的投资者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2.个体工商户大多是生存型企业,只能从事个体经营,不具备创造就业机会的功能;

3.个体户注册时不需要提供监事和章程,也不需要股东出资比例,但其他材料必不可少,如姓名、经营地址等。

4.个体户名称多为:xx店/营业部等。,而不能称为“xx有限公司”。

5.在税收上,一般批准个人纳税,公司可以是一般纳税人,也可以是小规模纳税人。纳税额根据经营情况确定。财税是一项长期而严谨的工作,要有专人负责,也可以省去以后很多不必要的财税问题;

6.个体工商户和企业也会被工商部门检查,没有不检查的东西;

7.他们承担的法律风险是不一样的。个体工商户对自己的债务全部负责。如果他们做生意赔钱,他们都要对自己的债务负责。公司破产的,只需要按照公司登记时的注册资本承担相应的责任,受法律保护;

个体工商户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经依法核准登记,从事工商经营的家庭或者住户。个体工商户也可以设立字号,并以其字号开展活动;农村承包经营户是指作为农村集体组织成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合同规定从事商品经营的家庭或联户。

《民法通则》明确规定,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他们的债务在个体企业中由个人财产承担,在家族企业中由家族财产承担。

个体工商户是个体工商经济的法律表现,具有以下特征:

1.个体工商户是从事工商经营的自然人或家庭。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从事工商经营的自然人,均为个体工商户。根据法律的相关政策,可以申请个体工商户的主要是城镇无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和农村村民。此外,国家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职工不能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

2、自然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必须依法核准登记。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机关是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个体工商户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开业。个体工商户转业、合并、变更登记事项或歇业时,也应办理登记手续。

3、个体工商户只能经营法律和政策允许的个体企业。

根据《走第三条路——和你一起做自由职业者》的分析,中国的个体户有一半以上是生存型创业者,而不是机会型创业者。也就是说,他们只能是个体经营,自己生存,自己寻找出路,不具备创造就业机会的功能。他们是自力更生的自由职业者。

我国私营企业750多万户,从业人员8700万人,个体工商户3200多万户,从业人员6500万人,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65438+5200万人。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个体私营企业大大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而创业成功的非公企业则不断扩大就业机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个体工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