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汽车充电运营商如何“荒野求生”?

2020年春节,网约车服务、物流等行业原本打算最多给自己放一周假,却因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突然快速传播,被迫延长了“假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影响巨大,全国上下都在抗击疫情。为避免人员流动和聚集造成交叉感染,全国各地纷纷采取区域封锁、居家隔离、道路管制等防控措施,旅游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

对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来说,其主要用户群体是网约车、出租车、公交、物流等行业的车辆。疫情期间,居民不需要出行。比如滴滴出行2020年春节日活比2019年春节下降59.7%。网上租车订单很少,无利可图,司机纷纷还车。公交线路减少,公交出行减少。道路限制加上工厂无法复工,物流量锐减。各种情况导致城市道路基本“无车”,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充电用户数量锐减。2020年2月1 -15日,南京某第三方收费平台的活跃用户数比2月1-15日下降了78%,下降之快,可谓是“灭顶之灾”的打击。

引自QuestMobile中国互联网“战争流行病”报道

对于这种不可避免的天灾人祸,旅游行业就像走进了荒野。作为汽车充电站的运营者,如何在这种萧瑟干燥的荒野中生存?这时候应该怎么做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一、安保升级,武装“战争流行病”

疫情期间,病毒肆虐,大部分公共场所被迫关闭。充电站作为后端供应枢纽,需要持续提供服务。因此,必须按照严格的卫生标准对车站进行全面消毒,加强车站的卫生管理,建设健康、卫生、安全的充电站,使充电站的正常运行具备基本条件。

-1-?车站全面消毒,确保规范管理。

安排专人制定详细的消毒时间表,定期对充电站尤其是电桩的枪头、屏风等接触部位进行消毒,确保站内卫生符合对外开放的标准,并在站外设置大型广告宣传消毒结果。

▲图为某电站消毒维护。

-2-?管理站内人员确保“源头”安全

充电站要对陆续返工的人员信息进行登记,确定春运去向(包括身体健康状况、春节期间居住情况、出行历史、交通经过城市、与湖北亲友联系历史等。),并按照严格的标准确定轮换人员名单。对于复工的员工,要按时检测体温并公示。工作期间,要求他们戴口罩、手套等。,车站厕所应配备消毒剂。

-3-?驾驶员健康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车站应安排专人值班,并指导司机使用抗菌洗手液洗手。在有口罩、手套等物资的前提下,发放给充电司机,引导车辆充电,引导司机在充电过程中注意健康防护,提高服务水平。

第二,节流增效,全力应对挑战

疫情对出行行业的巨大影响,导致汽车充电站用户数量锐减。因此,充电站运营商在2020年遭遇了“首次亏损”。对于充电站来说,疫情只是“雪崩摧毁一切”的危险,没有“瑞雪兆丰年”的机会。面对这种困境,运营商们不得不想尽办法省钱,提高能效,“荒野求生”,竭尽全力发动疫情狙击战。

-1-?协调场地,降低租金。

没有用户就没有收费,充电站的利润就大打折扣,充电站也无法保证自身的良性发展。一些运营商因为土地资源而投资充电站项目,使得疫情期间充电站成本不会太高。但是对于大多数没有场地支持的中小运营商来说,场地租金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建议通过资源交换等必要手段,协调场地,降低疫情期间的租金,减少开支,减少损失。

-2-?关停部分桩和箱式变压器,减少电能损耗。

疫情期间,充电站的充电车很少。对于电桩终端较多的充电站,建议根据疫情期间的日常充电需求,适当关闭部分电桩终端和箱式变压器,开启少量电桩满足车辆供应需要,以降低用电量、电能损耗和费用。但在关停过程中,要做好车辆突增的预警,提前安排人员指挥,避免车辆突增造成排队拥堵和人员聚集,违反政府规定。

-3-?开展短期充值活动,保证现金流

充电站运营商可在疫情期间开展平台充值活动,采取“高充值高回报”的活动政策,吸引用户进行大额充值,给予用户高于平时充值活动的丰厚回报。反过来,经营者可以获得一定的资本收益,保证现金流。同时,运营商需要与云快充等相关专业电站运营平台对接,合作推进充值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4-?延迟缴纳员工社保,缓解现金压力。

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出台了惠企惠民政策,比如“允许企业缓缴社保”。充电站运营方可以根据当地政策,主动与社保部门对接,将社保的缴纳延迟到疫情结束,缓解现阶段的资金压力。

▲图为北京政府发布社保延期缴纳通知。

-5-?融资租赁获取现金流

疫情充电站最大的问题是入不敷出。现阶段在财务管理上,在节约开支、保证基础资金稳定的前提下,需要结合2020年年度规划的需要,开展融资工作,寻找资金流向。如果有些经营者没有这样的资源,很难获得现金流。例如,一些电站可以运营SaaS平台,这类公司有丰富的融资资源来满足运营商的需求。

第三,扩大流量,打开通路。

目前充电站运营商能做的不是自怜,而是后悔当初的投资失败。而是需要积极拥抱时代赋予的苦难和变革,辩证思考,拓宽思路,求变求存。积极挖掘用户流量获取盈利来源。

-1-?开展收费优惠活动,拓展网络营销

疫情期间,需要配合当前情况进行相应的引流活动。建议联系第三方电站运营服务商,彻查当地疫情期间的用户活跃度,制定阶段性灵活的活动方案,与各流量方平台合作开展降价、充电、送券等营销活动,“借大池养小鱼”,并在当地司机微信群等渠道大力宣传。

-2-?对接物流车队,开辟本地交通源

为了满足疫情期间的运输需求,各地大部分物流货运行业仍在持续服务,这使得各种新能源货车对电力的需求很大。建议运营商在考虑自身站点是否具备物流车收费条件的前提下,主动突破物流车资源,在当地物流园区等地对接物流车队,采取优惠方案进行合作。

▲图为物流车充电。

-3-?梳理站点的对接流量端,全面接入各类流量平台。

充电站除了对接本地物流车等B端流量,还可以联系有流量资源的充电服务商。据了解,云快充等充电运营服务平台已经打通了全国各地区的大部分主流流量方。运营商可以对现有站点进行梳理,与此类第三方收费服务商对接,在流量端最大化利用现有站点,获取多元化流量。

▲图为某流量平台现场。

第四,借机“强筋壮骨”

疫情造成了企业经营困难,但也给商人留下了大量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时间,给了商人足够的精力来壮大自己、未雨绸缪。作为电站运营方,可以借此机会整改电站,完善平台,争取在2020年打一场有备无患的仗!

-1-?车站设施完善,收费系统平台加强。

疫情制约了充电站的用户来源,导致业绩惨淡。但这种情况也为运营商腾出了一段时间来完成充电站的内部系统完善。一是有条件的话,可以适时关闭车站,内部电桩可以全面检修运行。2019订单异常的电桩可以认真排查,查出原因,按照下一年不出问题的标准对电桩进行检修、升级和改进。二是安排技术人员加强升级自己的系统平台,排查bug,保证系统稳定。

-2-?算旧账,规划新一年的经营方向

对于一些已经推出流量提供商、主机厂或者电站管理平台的运营商,可以利用这段空余时间,梳理一下2019乃至前几年的账目逻辑和排序,进行统一盘点,并与盘点结果进行综合对比,确定2020年要淘汰的流量平台和需要继续合作的流量平台,思考准备2020年电站的发展规划,做到早准备,早胜利。

-3-?加强系统学习,武装操作能力。

大部分运营人员因为工作繁忙,忽略了对平台运营的学习和提升。建议在此期间对接运营管理平台,和运营团队一起上平台运营课程,深入学习运营管理平台,琢磨电站运营系统的功能,掌握运营系统,灵活汇总各类数据,提高项目交易能力。

-4-?进行员工培训,练好内功。

对于运营团队完善的运营人员,可以在此期间利用钉钉等互联网工具进行线上培训,规划团队未来建设,明确团队统一目标,交叉学习,比如保证每个员工都具备电站运维能力,提升员工综合能力。对于团队成员少或“一人为王”的小而散的运营商来说,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与云快充等为运营商提供运营指导的saas服务平台进行交流,从中学习提高自身的电站运营能力。

▲钉钉在线办公工具现在非常流行。

/?结论?/

灾难不期而至,犹如一场大火,将原本生机勃勃的新能源产业“森林”烧成了一片“荒野”。荒野已经在那里,丛林的残酷失去了庇护。如何笑对压力「荒野求生」?成为充电站运营者必须思考的一大问题。在荒野之上,我们总是暴露在竞争对手面前,没有条件隐藏。大环境在倒逼运营商加强运营,加快营销,正视困难,改善升级,克服困难,才能继续利用新能源行业的春风,扬帆远航。

资料来源:第一电力网

作者:充电e族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