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跨国公司在国际化方面有什么优势?
日本本土面积小,资源匮乏,更注重跨国企业的发展,在国际上基本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的跨国企业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综合实力雄厚,如索尼、松下、丰田等公司。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日本跨国企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但仍呈上升趋势。总结日本跨国企业的战略管理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制定适合中国跨国企业发展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也将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提供一些借鉴,意义重大。
一,日本跨国企业的资源管理策略
由于日本本土资源的稀缺性,日本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企业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获得廉价优质的国外资源,因此资源管理战略是日本跨国公司战略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日本跨国企业的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
(A)资源保证战略
这一战略是为了保证日本能够获得足够的海外资源,使国内生产得以顺利实施。采用这种战略的跨国企业大多是钢铁、煤炭、石油等类型。如果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那么这些企业就会对外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以保证国内公司的资源需求。
(二)资源利用战略
这个策略就是在资源区设立分厂,就地生产。利用这种策略,可以将日本的一些夕阳产业或者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国外,利用国外资源降低成本,解决日本国内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海外资源可以保证跨国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这种策略主要被石油冶炼、化工和钢铁企业采用。
(三)国际资源整合战略
这种战略是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国外进行生产,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降低劳动力成本,结合跨国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优势,有效组合企业资源。正是出于这一目的,日本跨国公司大量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劳动力资源丰富、技术相对熟练的国家。
二、日本跨国企业的市场经营策略
(一)当地市场战略
这个策略是在当地市场收购更多的外国分支机构。日本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分支机构,其目的是通过本地生产和本地销售,确保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增加海外销售。
出口替代战略
这一战略主要是促进母公司产品的出口销售。其根本点是要求母公司提供一些原材料、半成品和零配件,以部分替代或促进国内企业的出口,如机械、化学、金属等跨国企业。
三、日本跨国企业的技术战略
(一)技术保守战略
日本跨国公司在设立海外子公司时,在技术转让方面非常谨慎。日本的跨国公司往往会转让一些通用的或者标准化的技术,甚至有些是过时的技术。如果是先进技术,转让时母公司给100%的股份,避免技术过早转让。先进的技术是跨国企业长期保持垄断优势和强大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日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出口,因此跨国企业更有必要保守技术秘密,防止技术泄露出去,从而在技术上取得优势。
技术转让战略
当垄断先进技术时,一般技术通常被转让或出售。根据市场情况和技术类型,日本跨国企业会在不同国家进行不同程度的技术转移。一种是转让那些成熟的或标准化的技术。这项技术在日本已经使用了很多年,在生产过程中也是一项具有即将到来的生命周期的技术。这些技术通常被转让给发展中国家。二是转移一些具有日本自身特色的先进技术和标准化技术,通常转移到产业和分支比较发达的国家。
技术吸收战略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任何国家和企业要发展,都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先进技术,因此跨国企业在技术上的战略应该能够很好地吸收或“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日本跨国企业虽然在二战后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在技术上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在引进国外技术时却非常脆弱。特别是在80年代,由于日本出口对欧美等国家的严重冲击,这些国家遭受了很大的技术损失。最终,这些发达国家对日本越来越警惕,阻止日本获得他们的先进技术,给日本企业的技术吸收带来诸多不便。在此背景下,日本跨国企业可以利用对外投资的形式,直接在技术拥有国投资建厂,从而获得东道国的先进技术。日本跨国公司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投资就是这一战略的很好体现。日本跨国企业的技术吸收战略还包括获取当地市场和技术信息,分析市场形势。
(四)技术控制战略
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在当地的经营进行控制,将跨国公司在其分公司的持股比例控制在50%以内,从而大大降低了日本跨国公司对外国分公司的控制力。面对这种情况,日本跨国公司不得不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加强对子公司的控制和监督,从而掌握在子公司的话语权。日本跨国企业实施技术控制战略的主要手段是向国外分支机构派遣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第四,日本跨国企业的全球战略
日本跨国企业在实施全球化战略中,最突出的方面是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市场的不断扩大、技术研发的全球化、企业的购并、价格策略等。
(A)业务多样化
随着日本跨国企业经营能力的日益增强,经济国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因此日本跨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多元化趋势更加突出。企业经营多元化与企业全球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跨国企业不仅在国内开展多元化经营,还在国外开展金融和投资活动。企业经营多元化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企业不仅经营自己的业务,还从事金融、证券业务。比如日本银行、证券公司等大型金融企业,在国外就有很多跨国银行、金融公司。此外,日本一些综合商社和制造业企业也在国外设立了银行和财务公司。二是企业的经营范围逐渐渗透到行业以外的各大领域。例如,三井物产在国外设立了400多家分支机构,涉及各个领域,包括金融、保险、投资、证券、航运、家电、汽车等几十个行业。第三,经营的多元化还体现在许多日本跨国企业在国外开展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大规模活动上。
(2)市场持续扩大。
这种战略转变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经济信息化更加明显,全球经济市场联系更加紧密,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突出。为了应对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应不断创造更加适合的市场体系,综合利用企业内部的一切资源,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面对这样的战略变化,企业的内部分工和市场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企业内部的分工开始从“垂直分工”走向“水平分工”
过去,企业往往根据原材料、中间产品和组装加工产品的特点进行垂直分工,各部门相互独立生产,产品独立投放市场,而跨国企业则采用水平分工,更注重市场全球化。它将所有市场划分为多个“横向”的全球市场,如汽车、机械、电子等,从而对全球市场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另外,信息中心及时收集横向市场发展的动态信息,传送到总公司,再由总公司将决策传送到全国各地的子公司,使子公司随时随地按需生产,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赢得更多的利润。由于这种跨国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中心分布在各地,原材料和生产部件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和组装,在商品供销方面可以根据总公司的决策实现最优配置,因此可以占领更多的市场。
2.企业不仅注重产品开发,也注重“使用开发”
80年代,日本产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占领世界市场,在国际同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根本原因是企业非常重视“使用开发”。“目的开发”也是产品开发的形式之一,与技术开发有本质区别。无论是技术开发还是用途开发,如果不能帮助企业生产出大量大众化的商品,那么企业就无法发展,也无法快速占领市场。
(C)技术研发的全球化
1.技术研发全球化的关键点
主要包括:一是技术研发的国际合作,如委托研发、承包研发、联合研发等。二是在国内进行研发。三是吸引更多海外科研人员来华进行技术研发。
2.技术研发全球化的特征
主要包括:一是集R&D、生产、销售于一体。第二,技术转移更加先进。目前,许多日本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已经从以前的将国内成熟技术转移到分公司的形式逐渐转变为将高端技术转移到分公司,同时也将高新技术从分公司转移到国内母公司。第三,研究人员越来越国际化。因为日本的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了很多研究机构,所以雇佣的外国研究人员也在逐年增加。
(4)购买和兼并
收购和兼并是日本跨国企业全球化战略中最常用的手段。市场全球化必然会增加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日本跨国企业在继续实施全球化战略的过程中必然会增加海外并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