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林的先进事迹

一是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倡导和组织下,方宁在全省同行业中率先成立了企业文化研究会。20多年来,由他撰写的新闻文章1000多篇,在《中国纺织报》、《企业管理》、《河北日报》等县级以上报刊媒体上发表,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他撰写了长篇专题报道——《赵岩风格,行业中坚》,发表在《中国纺织报》头版,受到相关行业领导的高度重视。编辑并出版了225期方宁报纸。2005年,《方宁报》被省企业家协会评为“河北省优秀企业报”。2007年被中国企业报协会评为“十大优秀企业报”。制作播出《方宁新闻》、《灵隐广播》500余期;组织领导企业网站建设;编辑制作十部优秀青春纪录片、新品发布会专题片、企业宣传片等多部专题片。设计的企业宣传册得到了客户和各级领导的好评。

他提出了“讲人品,出精品”的企业理念,编辑出版了《方宁三十年》、《方宁管理格言》系列丛书,在企业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业余文体活动,使员工在统一的价值观影响下,凝聚起巨大的向心力,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集团公司先后获得全国先进企业文化建设单位、全国先进纺织和谐企业建设单位、中国印染行业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单位、2010中国纺织品牌文化创新企业等荣誉称号。

第二,建设学习型企业,提高竞争力水平

他鼓励和支持员工通过各种渠道开展业务学习活动,提高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一方面,通过对标,瞄准行业标杆企业,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加强内部人才和员工的培养。制定了提升学历的奖励办法。通过自学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不仅报销学习费用,在工资待遇方面也给予一定的补贴,并优先考虑择业和晋升。选派2名优秀业务员出国学习国际贸易,选派6名专业人员到河北科技大学脱产学习纺织服装专业,选派6名中高层管理干部参加“清华大学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等等。同时,坚持每周两次内部培训,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干部管理水平。

拓宽渠道,创新人才选拔使用方式。近期,为突破纺织行业当前面临的困难,他亲自担任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在人才培养、选拔使用等方面出台了一批新制度,储备人才库制度制度化、规范化。通过组织开展普通话大赛、梦想舞台选拔赛、优秀青年座谈会、十大杰出青年表彰会、五四青年才艺展示等大型活动,培养了员工的情操,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机会。

第三,突破挑战,争夺第一。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他带领方宁6800名员工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实施“三大转变”战略,从注重出口到内外市场并重,从规模扩张到品牌增效,从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到多元化经营。积极推行“集团化战略、小核算制、市场化运作、自主经营”的新型管理模式,极大激发了企业活力,企业发展逆势上扬。2009年销售收入65,438+0,654,38+0.5亿元,上缴税金0.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6%和24.2%。企业先后荣获全国劳动关系和谐纺织企业、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百强、中国印染行业竞争力20强、河北省民营企业100强、河北省重点行业龙头等称号。,并已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继续保持同行业领先地位。

第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他主张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先后投资11万元、850万元,组织实施了日处理能力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和热电厂脱硫项目,全部达标排放,提前一年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龙头企业顺利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他根据国内外纺织技术的最新发展,科学决策,大力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加强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纺织印染产业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印染淘汰两条能耗高、技术落后的生产线,投资6000多万元新建高效连续轧染生产线和四台气流染色机;引进德国富门热定型生产线;棉纺淘汰已服役22年的老旧万锭,投资10万元新增4台气流纺纱机和2台高速自动络筒机;棉纺在调整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淘汰了部分适应品种变化能力差的小型剑杆织机,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40台喷气织机和50台大型剑杆织机。力争用三年时间使纺织染整设备和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自2007年以来,方宁集团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印染行业十佳企业称号。

五、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柔性管理。

他坚持在思想上尊重工人,在政治上代表工人,在情感上贴近工人,在行动上深入工人。去年以来,在不断提高员工收入和待遇的同时,实行了员工带薪休假制度和出国旅游制度,建立了员工困难紧急救助基金。去年帮扶家庭困难职工83人,最高救助金额达1万元,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徐建林同志作为方宁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作很多,加班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假期和八小时的概念早就消失了。他经常亲自写各种材料,通宵达旦,第二天照常上班。2005年,为了申报中国名牌产品,他每天工作超过16小时。即使在妻子生病期间,他也拒绝回家。徐建林同志就是这样。他没有说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到痛苦。不管多累,他都愿意做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黄牛,默默奉献自己的一切。遂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陈同志的主要事迹:

生活在挑战中发光。

陈,男,6月出生于浙江青田,1974,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编辑职称。65438+1993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遂昌电视台特辑部、广告部、新闻中心主任,丽水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编委、新闻中心主任,丽水电视台电视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遂昌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工作15年以来,无论在哪里,他都兢兢业业,追求卓越;从65438到2005年,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敢于创新,精益求精;经过15年的不懈奋斗和15年的求学,他在各个岗位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愧为新时代年轻一代的楷模。

加入媒体的青年才俊大有作为。

遂昌电视台成立于1994。徐建林同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遂昌电视台,担任遂昌新闻主播。除了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他还经常下田间地头,下乡采访。他一方面积极向前辈学习,另一方面认真琢磨,很快成为遂昌电视台的通才和业务骨干,先后担任遂昌电视台特辑部。2001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丽水电视台,担任新闻综合频道编委兼新闻中心主任。十几年来,他一直兢兢业业,兢兢业业。正是因为这种追求,这位同志在电视台工作期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近年来有7部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0部作品获得市级一等奖。同时,他能在所有岗位上大胆创新。在他担任遂昌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期间,遂昌电视台是全市第一家实行记者薪酬制度的电视台,至今全市所有电视台都采用这一制度。他在担任丽水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闻中心主任期间,在新闻中心实行责任制和薪酬制,极大地激发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此期间,他还组织创办了名牌栏目《晚间快报》,成为当时台湾收视率最高的节目。组织了“春风警示百校”、“用爱在行动帮助学生”等多项大型公益活动,帮助了数百名贫困群众和数十名失学青少年。2005年初,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丽水电视台成立了以徐建林同志为总经理的电视发展有限公司。他一方面为公司做好准备,另一方面积极拓宽思路,组织收入,不仅解决了原艺馆的干部职工安置问题,当年还为台湾带来了近百万元的收入。在新闻单位工作期间,先后被评为遂昌县先进工作者、遂昌县先进广播电视工作者、丽水电视台先进工作者。

二次创业,充满了自豪和荣耀。

2005年6月+10月,徐建林同志再次接受了挑战。他毅然决定从条件优越的丽水电视台调到遂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当时遂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刚刚成立,遂昌县的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政府的国有公司,负责全县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和运营。它是政府旅游项目的主体,是政府旅游项目的融资平台,是政府旅游资源的投资平台。他上任后,一方面承担了县重点旅游项目南涧岩景区的开发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招商引资。他从未从事过旅游行业,在工作中始终贯彻理念创新,锐意进取,一次次突破难题,为遂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利用闲置资产获得贷款,保证项目建设。南涧岩旅游项目投资4992万元,遂昌县财政并不富裕,县里花一大笔钱开发旅游项目不现实。因此,在项目建设前期,他遇到了资金困难。他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但都只能是杯水车薪。最后,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他成功整合打包了县里一笔闲置的国有资产,争取到了省农行的一笔项目贷款。当时市里还没有发放旅游项目贷款,省里的农行也从来没有发放过旅游项目贷款。没有前车之鉴,怎么发放贷款?他去了一次又一次的市场,去了一次又一次的省里,但是手续没有马上补上,资料也没有马上发过来。好事多磨。在2006年底的上一次农行年度贷款评审会上,南尖岩旅游项目3000万元贷款获批。这笔资金也成为丽水旅游项目的第一笔贷款。这种做法既盘活了国有资产,又保证了项目建设资金,可谓“一举两得”。

深入了解摄影文化,成功打造“国际摄影创作基地”。虽然没有从事过旅游工作,但他清楚地知道,建设一个成熟的景区,必须要有文化内涵的支撑,这样景区才能有生命力。南尖岩景区最初在摄影界小有名气,其他都是空白。他借助“国际摄影创作基地”的品牌,深化南涧岩景区的摄影文化,着力打造“摄影家的天堂、摄影家的学校”,建设摄影画廊和中国首家人文摄影博物馆。他还通过各种方式打响了“国际摄影创作基地”的牌子。2006年9月30日景区开园前,他了解到来自世界十个国家的十几位摄影家要来丽水进行摄影创作,其中荷兰摄影展主席和比利时摄影展主席都是世界顶尖的摄影家。他抓住机会邀请这些摄影师在景区开幕当天创作摄影作品。当天,祥云从天而降,景点云雾缭绕。摄影师拍下了云海梯田、云中三峰等美景,当即决定在南涧岩成立世界摄影协会筹备组,并在世界摄影家巡回展上展出拍摄的照片。2007年,景区还与中国摄影家协会合作举办了“遂昌南涧岩杯”2007瓯江之旅丽水摄影大赛。2007年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期间,数百名参加摄影文化节的国际国内摄影家应邀到景区进行民俗风情和人文摄影创作。同时,他还创新景区营销方式,充分挖掘媒体资源,举办省都市报、晚报记者等一系列与媒体互动的活动,使遂昌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此外,他还将销售工业品的理念引入到旅游景点的销售中,引入了“代理制”、“连锁店制”等一系列制度,使南尖岩景区在短短两年内接待游客40万人次。

21万元的投资,使遂昌旅游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遂昌旅游资源丰富。2003年进行全县旅游资源调查,遂昌有上百处分级旅游资源。他来到遂昌后,发现除了南涧岩景区,其他资源大部分都没有被开发利用。他利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平台,将虎山温泉、飞石岭、大公坑、蛟潭龙门等旅游项目打包对外招商。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引进了一批旅游项目开发商,包括虎山温泉和大公坑,协议投资265,438+0万元。到今年8月,实际到位资金达到71万元。根据业主目前的投资意向,只有少数项目的总投资将远远超过约定投资,预计将达到4亿以上。在旅游项目招商方面成绩斐然,使遂昌旅游形成了多元招商、百花齐放的格局。

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南尖岩景区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景点发展成为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知名度的景区。景区先后获得“国际摄影创作基地”、“国家AAA级景区”、“浙江省首批文明景区”、“浙江省首个生态旅游示范区”、“浙江省五十个优秀景区”、“浙江省摄影艺术创作基地”、“杭州人最向往”等荣誉,今年景区有望成为继仙都景区之后,我市第二个国家AAAA级景区。他致力于南涧岩景区的开发,为遂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不愧为遂昌县旅游系统的“排头兵”。

人的生命,总是在不断接受挑战和奋斗的过程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和铁一样长,但现在是从一开始的飞跃。”在徐建林同志的领导下,遂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正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大海中扬帆远航,努力铸造遂昌旅游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