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凯电影集团公司发展史
乐凯,前身是化工部第一胶片厂,成立于1998年7月,总部在河北保定。是国家“156”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历经近半个世纪的风雨,乐凯人肩负着民族的理想和希望,历经三次艰辛的创业历程,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在发展中努力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新路,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塑造了乐凯独特的企业形象。创造了中国历史上65438000多项第一,填补了一项又一项中国空白,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2000年3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乐凯时,亲切鼓励乐凯人民:“乐凯曾经是第一电影厂。乐凯作为中国第一,应该牢固树立第一的形象,发扬第一的精神,为民族争光。”
乐凯的第一次创业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建厂之初,前苏联突然撤走技术专家,恰逢三年自然灾害。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第一代乐凯人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工厂建设。第二年,他们生产了中国第一代照相胶片、黑白胶片正片和135民用胶片,把自己的航天胶片送上了卫星。逐步使企业发展成为中国电影生产基地。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是乐凯的第二个创业阶段。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变化很快。电视迅速进入寻常百姓家,导致电影业急剧衰退,给主要生产电影的乐凯带来了严重的危机。与此同时,“彩照热”在中国悄然兴起。需求就是市场,需求就是机遇。在这紧要关头,乐凯抓住机遇,迅速研制出中国第一代彩色胶卷和彩色相纸,并迅速推向市场,打破了洋货一统天下的局面。公司还实现了从胶片到民用感光材料的产品结构快速调整。乐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乐凯处于创业的第三阶段。在此期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胶片为主的感光材料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国际知名感光材料企业纷纷将战略重心转向中国,通过各种方式在中国投资建厂,使得传统银盐产品的竞争更加激烈。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冲击了传统银盐市场;走私产品长期充斥市场,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在乐凯面临外部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同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推进,乐凯企业的内部改革仍然刻不容缓。在全新的形势下,乐凯紧紧围绕市场,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加强市场营销、技术创新和基础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内外营销网络,积极介入数码等新技术领域,依靠不断完善的制度和管理以及科学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确保乐凯产品不断创新,与世界同步,保持了乐凯长期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乐凯通过资源整合、国际合作和强强联合,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从2003年6月5日到10月,乐凯和柯达正式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6月,新的TAC生产线在保定开工建设。今天,乐凯是世界上能生产TAC膜的五家公司之一。2006年3月,合肥乐凯工业园奠基。“合肥乐凯工业园”项目分为四期,总占地面积约1.200亩。一期是LCD的聚酯薄膜生产线;二期为两条精密涂装生产线;三期为两条平板显示设备用薄膜生产线;第四期为平板显示设备用其他功能膜生产线。总投资13亿元。“合肥乐凯工业园”将成为中国平板显示产业链所需的中高档聚酯薄膜及薄膜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基地。它标志着乐凯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乐凯的发展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2011年9月7日,公司收到国务院国资委2011年9月5日《关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中国乐凯电影集团公司重组的通知》。根据文件精神,乐凯集团整体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