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的消费水平高吗?

都是一群无知的人在胡说八道!!

龙口市由黄县改为市。1986年撤市时,国务院明文规定,撤销黄县,设立龙口市(县级),政府驻地由城关镇(现东莱街道)迁至龙口镇(现龙岗街道)。

为什么国务院要放弃几十年的县城,把市政府迁到一个镇?龙口镇经济和潜力不好,怎么搬?

龙口镇形成于明末。到清末民初,随着港口的繁荣,商业迅速发展。尤其是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因为有“北方小上海”之称而开放了这个口岸,随后龙口市建立。解放前,我党先建立龙口特区,后建立龙口市。解放后,龙口市和黄县也是两个单独的行政区。后来龙口市和黄县合并为蓬莱县,龙口市在历史上消失了。

即便如此,黄县下辖的龙口镇,工业总收入占全县80%以上,土地收入占70%以上!当时黄县有20个乡,其他19远不及一个龙口镇。此外,龙口港位于海边。当时市区6平方公里,4万多人,而黄县只有3.5平方公里,2万多人!

直到第五次全国总规,龙口镇(第五次全国总规时已经是西城街道)人口11万,非农业人口近10万。城关镇(当时叫城关镇)总人口5万多,非农业人口只有3万多。可见龙口和黄县的强弱。

但当时龙口政府实际上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违反国务院的规定。后来龙口驻地从龙口偷偷迁回黄县(城关镇),就产生了龙口和黄城两个城区。也造成了在全国地图上,龙口驻地在龙口,实际上驻地在皇城。

同时,当地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每年从龙口拿出全市收入的70%以上,用于建设黄县。所以龙口经济虽然强,但是城市建设相当差!!特别不好!!

但是皇城县,也就是皇城,区位条件差,投入再多的钱也不会有什么成效!

结果龙口市建设差,是胶东最差的县市。

截至目前,龙口市地方重大投资建设几乎全部投向黄县。龙口镇虽然不是本市居民,但在国家和省重大投资项目中,以龙口镇为主。比如龙青高速(龙口-青岛)的终点在龙口,而不是黄县,比如德龙烟草铁路。龙口镇有三个车站(龙口站、龙口北站、龙口港站),皇城有一个。等一下。

所以作为龙口人,我们都对龙口极度失望!

龙口两城区比较(龙口/皇城);

龙口市总人口约1.3万,城镇非农业人口约1.654.38+0万(见龙口开发区网站)。

黄城市总人口约5万人,城市非农业人口约4万人(见龙口市人民政府网站)。

进驻龙口市的烟台及以上企业包括:

中海油(中央直属企业)、

胜利油田(中央直属企业)、

龙口港务集团(山东省)、

龙口矿业(山东省)、

龙海煤炭储备(山东省)、

百年电力(中国、烟台、省内第一座65,438+0万千瓦坑口电厂)...

皇城区只有一家国企:

龙口油泵油嘴厂(二厂);

龙口市的私营企业包括:

黎明(中国化工原料老大,上市指导期);

兴民(上市引导期);

隆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最前沿,上市指导期);

孟海(汽车行业最前沿,刚刚被美国一家投资公司全资收购);

日宝(开始涉足商业零售和房地产)

皇城几乎没有民营企业。

龙口市星级酒店(旅游局认证)包括:

海湾大酒店(四星级)、华龙大酒店(三星级)、龙鑫大酒店(按四星级标准建设,通过三星)、青岛风情海酒店(涉外),至于龙口景区各单位设立的培训中心,不算;

皇城的星级酒店包括:

龙口宾馆(三星级)和瀛洲宾馆(二星级)

即便如此,通过财政转移和行政干预,龙口ZF几乎没有像样的商业设施,而皇城却建设或批准了大量的商业设施,包括:

龙口:只有两家社区规模的超市。

皇城:购物中心包括:烟台振华、龙口尚波、青岛利群(在建);有大型超市,威海家家悦百汇店;

占龙口市区人口一半以上的龙口居民享受不到城市生活的便利和市政府的设施,而只占龙口市民少数的皇城居民却可以...唉,太不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