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础知识

金融是货币流通、信用活动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是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储存、交换、结算和融资有关的一切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是指信用货币的融资。

金融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货币的发行和回笼,存款的吸收和支付,贷款的发放和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和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外货币结算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主要有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投资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证券、金银、外汇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货币出现后形成的经济范畴,它和信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狭义金融),人们不仅借钱融通资金,还发行股票融通资金。(2)信用是指所有货币的借贷,金融(狭义)是指信用货币的融资。人们之所以要创造一个“信用”之外的新概念来指代信用货币的融资,是为了概括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信用和货币流通这两个经济过程已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银行信用可以创造和减少货币,是最明显的金融特征,银行信用被认为是金融的核心。

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金融问题。金融学的传统研究领域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企业投资理论。

金融的特点:

1.金融是信用交易。

(1)信用

经济学中的信用是商品交易的一种形式,对应的是即期交易(即时结算交易)。

信用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最能体现信用的原理和特点。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信用已经与货币流通融为一体。

(2)信用交易的固有特征。

A.一方以对方偿还为条件,将商品(包括货币)的所有权或部分权力转让给另一方;

B.一方所有权或其权力的首次转让与另一方的相对偿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c先交付的一方需要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信用交易的发生是建立在给予对方信任的基础上的。

2.原则上,金融必须以货币为目标。

3.金融交易可以发生在各种经济部门之间。

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

金融市场

公司金融(en:公司金融)

金融工程

金融经济学

投资(en:Investment投资)

货币银行学

国际金融

财政(en:公共财政)

保险

数学金融

金融计量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