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厦门人说很多泉州特产比如笋冻面都是厦门的?
文化:中国建材之乡南安的水头被吹到厦门,晋江安海的冻笋也是如此。不胜枚举。
经济:勾结省政府,把泉州纳税人的钱再投资到厦门,这是诈骗,是总部经济。
政治:用邓老给他们的经济特区上面的剑,把泉州给挤了。九省会泉州没有一个名额,泉州经济总量13年全省第一。让人忍俊不禁。
楼主,你敢问,我就敢说。如果我不爱这个国家,我就会背弃这个国家。想要发展,就不要无视兄弟情谊,做无耻的强盗。
厦门机场刚刚发生的海上丝绸之路叫厦门,真是奇耻大辱。
附:
曾几何时,本该互为苦主的闽南地区,慢慢演变成厦门一家独大,在兄弟城市中耀武扬威。细数厦门在闽南的种种劣迹可见一斑。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泉州大桥建成后收取的过桥费支持了厦门杜东港的建设,厦门机场也是在泉州的帮助下建成的。那时候泉州火车站终于有机会开一趟去北京的快车,而厦门正好抢了线,让泉州东边的火车站那些新买的空调列车无法摆脱风雨,而厦门则用那些被淘汰的绿皮列车跑北京。国家拨给泉州用于防洪堤建设的钱也被福州、厦门截留了。现在,厦门也盯上了泉州民营经济发达的想法。一个发展总部经济的计划,抢了泉州几家最著名的民营企业的总部,在厦门安营扎寨。我们海关隶属于厦门关区,不能有大的作为。我们的机场不仅是我们自费建设的,而且是厦门和厦航控股的,不允许我们多开航线。不正当竞争让原本以六七家航空公司为主的晋江机场逐渐成为厦航的垄断。它让我们的机场饿不死。试想一下,我们机场的发展,厦门机场客流下降会影响厦门在国内机场的竞争力,这是厦门不愿意看到的。打着厦门特区的旗号,国家政策的照顾,厦门显然是在为张泉兄弟城市的财产而战,成为名副其实的强盗。充满了吸血鬼和寄生虫。厦门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泉州。也奇怪,我们国家的政策和制度总是允许州官放火,不允许百姓点灯。人民没有发言权。上级说了算,造成了东西南北发展不平衡,百姓有苦难言。就算他们说出来,也会呻吟呻吟。种种说法说明我们的国家制度还不够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是几年的事情,我们的人民只能等啊等!想想都不敢想!
这个夏天,华侨大学不同寻常。学校领导道和一些主要官员正忙于搬迁工作。华大即将弃春投资厦门,厦门校区将于9月正式启动。毕竟泉州寺没有华侨大学的位置。我向天空哭泣。
华大近年来的搬迁让民怨变得复杂。高校扩招,01开始向市政府扩校区。形势一波三折。先是看中了罗江双阳附近的千母地,后来被流传因为风水问题,地形不太好而放弃。而是去了原校区周边。也就是当时和泉州当局展开拉锯战谋求发展,以至于双方关系变得僵硬。厦门市政府先捡了个大便宜,厦门当局抛出的橄榄枝可谓香饼,免费赠送两千块母地。双方一拍即合,华大呼吁国务院侨办不要忘记起诉泉州,理由是校区靠近清源山景区,没有发展空间,对外交通不便。城市环境差吸引不了人才等等。消息公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界议论纷纷。泉州急了,主动向华大示好,以最快的速度腾出校园周围的367座母山来挽留华大,但华大心意已决,九头牛也无法回头。现在367母地变成了一片荒地,半个垃圾场。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当时泉州市政府也动员了几位国内政坛有头有脸的重量级华侨向国务院求情,但最终还是无法挽回局面。当年召开的华侨管理委员会也各执一词,争论激烈。你想想,华侨大学刚被教育部列为重点扶持大学,给了不少钱。厦门看重华大,是因为华大能够免费建设集美。要知道这些钱积累了近二十亿次,多痛苦啊!那时候我们郑当局的脑子和别人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最后说一句:泉州对不起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