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云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在数字化新经济的发展趋势下,紫光集团也在不断强化紫光云打造工业数字化引擎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云计算早已被业界视为中国数字经济未来升级路径中的关键支撑。紫光云如何在中国更大范围内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也必然与紫光集团自身基于经济发展大趋势和“新基础设施”的创新路径有关。
针对形势,紫光集团在紫光云建设上投入了大量心血,深度融合云与智能基础设施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放大了之前的紫光云,形成了云与智能融合发展的新力量。
紫光旗下的新华三集团于2009年进入云计算领域,为开始实施计算和存储虚拟化的数据中心构建云就绪网络;
2012年提出云网融合,推出H3Cloud整体解决方案。
2013年提出“做有趣的事”,正式进军云计算市场,发布CAS虚拟化产品和UIS超融合产品;
2015-2016,新华三集团成立云计算产品线,全面布局云计算市场。期间发布了云OS云操作系统,国内虚拟化市场、中国政务云市场、中国超融合市场均排名市场第一;
2018年8月2日,面对公有云服务向企业用户市场的快速渗透,紫光集团成立紫光云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投资12亿元进行公有云服务的布局。
基于十年左右的发展历程,紫光云具备了符合大势的技术实力、应用经验和创新能力。
一方面,紫光云构建的全球化、全栈、多场景的平台能力成为推动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创新力量。借助公有、专属、混合等全球化模式,紫光云的全栈云服务能力在2019年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丰富GPU、混合云、视频云等服务的同时,持续迭代开发并推出21产品,超过100个主要功能点。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多场景应用不断取得进展。
另一方面,通过紫光云的工业数字化引擎,在助力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面获得了深入的应用经验。如2019基于紫光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离散工业CPS系统入围信息物理系统(CPS)试点示范项目,紫光云工业数字引擎也入围2019“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在这些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倍增了紫光云在一线的实际应用经验。
再次,“平台+创新+运营”的创新云服务新模式,凸显紫光云在中国云计算行业的平台优势和产业生态优势,为数字经济贡献力量。
但是,要打造一个工业数字引擎,需要打造一个足够强大的“内核”。紫光云以全球覆盖、全栈智能、全场景应用的云化平台,为工业数字化引擎铸造“芯”。在工业、建筑、芯片、农业、水务、金融等诸多领域。,紫光云2019不断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实际落地。
作为紫光云的强大“基地”,新华三凭借在网络产品、服务器、存储、安全、超融合、虚拟化软件等专业化产品领域的资深技术优势和行业影响力,成为“新基础设施”云领域的领军企业。截止2019年Navigate峰会时,新华三云平台已服务超过10000家客户,其中部级云15家,省级政务云22家,地市级政务云300+家,高校云200+家。
此外,新华三云计算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在中海油、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建筑、中国外运、中广核等行业领先机构部署应用,并与湖南联通、江西联通联合运营。
可见紫光云+新华三在云计算领域乘风破浪,一直走在产业发展的最前沿,勇立潮头。然而,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正在加快。紫光集团的整体云战略不仅要基于“从芯到云”的初心,更需要构建产业升级、创新、转型的数字化新格局。
祝新局
随着新基础设施的深入发展,必然会为各行各业带来数字化生存的新格局。紧接着,作为史无前例的新举措,专注云计算整体产业发展的紫光集团于2020年4月8日宣布进行重大组织架构升级,将四家子公司进行有机整合,统一技术、品牌、市场、服务,形成全新的“紫光云”品牌。由新华三集团、紫光云公司、紫光华智、紫光软件四家公司创新打造的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在私有云、公有云、人工智能、视频云、软件服务能力等方面拥有诸多难得的资源和优势。
新华三集团和紫光云公司相信大家都已经有所了解,但是紫光华智和紫光软件可能都不是很了解。
紫光华智,即重庆紫光华山安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18日,专注于视频智能分析领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发,深耕紫光云在相关行业的垂直应用能力。
紫光软件是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7月25日。是紫光股份的控股子公司,以应用集成优势,专注于基于紫光云的大型智慧项目集成交付。
本次组织架构调整后,新华三集团将原云产品线与数字业务部门合并,组建“云与智能产品线”,将围绕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统一的底层通用技术体系,以及应用生态系统的建设,联合相关产品线和业务部门,统筹私有云、公有云和多云云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夯实紫光云的技术平台基础,引导紫光云智能业务的发展。
并且在2019中,新华三已经展示了“云网融合”的硬实力。新华三CloudOS 5.0数字操作系统、新华三UIS 6.5超融合解决方案、新华三云班牌解决方案等一系列智享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推出,以云聚能,以数启智,以ABC融合铸可信云,助推了新华三数字操作系统在2019的创新发展。
紫光云公司强调云业务的运营,基于新华三云和智能产品线的能力,重点发展智慧城市运营、公有云R&D、运营销售、私有云运营、工业互联网等业务。
显然,这是紫光集团自“从芯到云”以来最引人注目的战略调整,也是以自身优势构建“云与智”新格局的开始。
在此之前,紫光集团副总裁、紫光云总裁兼CEO吴健曾指出,新技术的应用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产业发展不再停留在原有的轨道上,不再是“渐进式升级”、“弯道超车”,而是一个全新的“产业飞跃”过程。新轨道上的领导者不一定是原轨道上的领导者,而可能是最先完成范式转换的“跳跃者”。
紫光云作为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跳跃者”,自然会整合紫光更加全面完善的云能力,形成云+智能的双驱动力,创造性地构建云+智能的新赛道,进而成为新的领跑者。
显然,新华三集团+紫光云+紫光华智+紫光软件的强大组合效应,一方面构建了紫光集团全新的云智结合的云战略格局,另一方面也将整个云计算产业推向新的智能通道,聚合了紫光集团在云、大数据、AI、物联网、区块链、软件集成等领域优势资源的紫光云将成为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创新引领者。
创造未来
“新基础设施”顺应时代发展,为中国数字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活力。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云计算产业新格局逐渐形成。
对此,作为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总裁,以及紫光集团联席总裁、新华三CEO于英涛指出,“新基础设施”的加速为数字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机遇,市场将进一步拥抱云和智能。
紫光云和智能事业群将结合紫光集团云网板块的力量,实现紫光云的统一架构、品牌和服务,提供全栈智能和全球覆盖的能力,打造服务各行各业的数字大脑核心引擎。
紫光云将以全新的形象、全新的内涵,以全新的姿态抓住时代机遇,全力服务数字经济时代,成为真正的“智能时代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伙伴,用云与智能共绘数字化未来”。
根据环球云的观察和分析,或许可以理解紫光集团的“云上之变”:2020年之前,国内只有小小的紫光云在为行业和企业服务。2020年紫光云及智能事业群成立后,将作为一个大紫光云出现在市场面前,满足市场对云计算的全面需求,以城市运营和工业互联网的经验,整合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边缘云的能力,面向智慧。
任何时候,未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和企业的。紫光云和智能事业群将以前瞻性的方式将云网板块战略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业务构成,有助于紫光在新基础设施上抓住新机遇,形成全新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工业数字化升级的过程本身就是云网融合的创新。企业自身的业务创新和云网融合的不断发展,必然会给各行各业现有的数字化转型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实事求是地说,在这场数字化转型中,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独自完成自己的“进化”。从这个角度来看,紫光云和智能事业群的成立,必然会创造一个全新的产业生态合作空间。这是紫光云发展的新机遇,也是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新框架下生态伙伴发展的新机遇。
面对这样的新格局,紫光云的领先影响力和驱动力非常重要。充分发挥“领先云”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势在必行,整合紫光集团旗下企业优势成为紫光云下一步发展的最佳选择。同时,一个全新的“云+智能”生态将不断优化完善,这也将引领各行业加速数字化进程。势必对紫光集团有利,对中国云计算产业有利,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有利。
紫色的云将首先到达。
整体而言,基于数字经济的发展,顺应新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紫光云及智能事业群的成立,必将加速紫光云晋升为中国云市场的主流玩家。
在铸造云+智能新格局的同时,持续引领行业未来的创新升级。虽然紫光云在多个行业的发展中有所斩获,在私有云、公有云、人工智能、视频云、软件服务等方面不断整合自身优势资源,但从品牌层面来说,紫光云毕竟是后来者,也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对于在芯片领域获得“先来先得”的紫光集团来说,面对云市场环境,紫光云和智能事业群显然更加从容。云计算是巨头的竞争,这将是对整体能力的持续考验,是综合实力的长期较量。看来紫光云会率先到达,值得期待。
此外,在2020年领航者峰会上,紫光集团还将全面展示战略升级的详细说明和紫光云全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