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壳上市中理想的“壳”资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前提条件是什么?
借壳上市案例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基本都遵循先“净壳”,再由壳公司吸收合并,最终实现公司整体上市的路径。其中壳资源多为没有股改的公司,且均为地方上市公司。在借壳上市的整个过程中,大股东和公司所在地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要实现借壳上市或壳上市,首先要选择壳公司,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资产、融资能力、发展规划等。要选择一个规模合适的壳公司,壳公司要有一定的素质,不能有太多的债务和坏账,要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和重组可塑性。接下来,非上市公司通过并购获得相对控股地位,要考虑壳公司的股权结构。只要他们达到控股地位,合并就成功了。
有三种具体形式:
a通过现金收购,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智能软件集团采用这种方式借壳上市,借壳完成后很快进入角色,形成良好的市场反响。
b完全通过资产或股权的置换,对“壳”进行清理重组,容易使壳公司的资产、质量、业绩快速变化,快速实现效果。
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其实大部分都是通过借“壳”或者买“壳”上市的方式。
以下是最新的政策导向,供大家参考:
草案从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借壳上市的监管条件,包括:借壳上市对应的经营主体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三年以上,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且累计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同时要求,借壳上市完成后,上市公司应当符合中国证监会关于治理和规范运作的有关规定,在业务、资产、财务、人员、机构等方面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保持独立,不存在同业竞争和明显不公平的关联交易。
此外,借壳上市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金融、创业投资等特定行业的借壳上市由中国证监会另行规定。
同时,征求意见稿规定,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关联方以外的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数量不低于发行后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低于5%的,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拟购买资产交易金额不低于6543.8亿元,创业板上市公司拟购买资产交易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