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劳动法辞退员工如何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规定,公司辞退员工,应当支付二倍的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公司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辞退员工?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一、企业辞退原则

1.根据原劳动人事部等四部门[1987]5号文件规定,企业要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方针,做好思想教育,帮助其改正错误。经教育或行政处分仍无效者,可按《辞退规定》予以辞退。

2.企业在辞退违纪员工时,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按照辞退规定办事。发现辞退不当的,应当及时纠正;如发现企业领导滥用职权打击报复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3.企业要认真做好违纪被辞退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能简单搞,防止矛盾激化。辞退后,本人要求转移户口的,按照户口迁移规定办理。

二、员工被辞退怎么办?

风险提示劳动保障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新的用工模式下,人事管理、业务管控、工资结算等事项可能被拆解到不同的企业,导致劳动主体与法律的关系难以界定,增加了劳动者维权的难度。特别是农民工往往从事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有毒有害的作业,缺乏全面的防护,农民工自身安全知识贫乏,维权难度加大。

建议针对劳动者维权难的问题,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维权方式之一:协商

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以自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新的协议或者由有过错的一方改正错误,消除争议。

第二种维权方式:调解

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申请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内提出。

第三种维权方式:仲裁

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要程序。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范围包括:因辞退、除名、开除职工、职工辞职、自愿辞职等发生的争议;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和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等。

第四种维权方式:诉讼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0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需要注意的是,未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的劳动争议案件,法院不予受理。

第五种维权方式:监督举报投诉

《劳动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权制止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责令改正。"第88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检举和控告违反劳动法规的行为。“据此,劳动者发现自己的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及时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

第六种维权方式:信访

劳动者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还可以通过信访方式向各级工会、妇联、政府信访部门举报。

当然,哪种方式最适合你的情况,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先咨询律师,律师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你的维权路径,尽快得到合理的赔偿。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到你。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