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利润来源

企业利润来源的类型:

1.营业利润

企业的营业利润是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营业额)扣除材料或商品的购买成本、人员工资、设备磨损和折旧、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净收入后的余额。

2.公司财务利润(投资利润)

是企业长期投资收益与短期融资收益及相关费用的差额,反映企业长期投资、短期借贷等各种财务活动的经济效益。

3.非营业利润

它是营业外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反映企业营业外收入与支出的差额。

4.总利润

它是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的最终结果,是企业主营业务、其他业务、对外投资和非经营性业务各方面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也是我们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投资效益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

企业利润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财务成果,等于销售产品的总收入与生产商品的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有利息存在的工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总称,是平均利润和利息在数量上的差别。

企业销售产品取得的货币收入,在支付各种费用和扣除销售税后,为企业利润。企业利润应按规定缴纳所得税,然后合理分配税后利润。

影响企业利润的主要因素有四个:

产品的价格

产品的单位可变成本

产品销售量

产品的固定成本

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

经济效益= GDP/生产成本

企业利润是指GDP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

利润= GDP-生产成本

企业利润的增加(或减少)是否意味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或减少),必须具体分析:

(1),在生产成本(即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的增加(减少)意味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两者的增加(减少)是一致的。

(2)在利润总额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的增加(减少)意味着经济效益以相同的减少(增加)幅度减少(或增加)。

(3)如果成本和利润同幅度增加(减少),经济效益不变。

(4)如果成本的增加(或减少)超过利润的增加,经济效益就会减少(增加)。

因此,企业利润的增加(减少)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