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重要含矿建造的微量元素组合特征
相关分析(图11)表明,元谷峪冷家溪群含矿建造中存在四种微量元素:①Ti-Ba-V-W-Sn;②金-银-砷-铜-铅-锶;③镍锌合金;④锰钴汞.钨与钛、钡、锡、钒等元素显著相关。,说明W在施工过程中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金与亲铜元素的相关性揭示了金主要存在于硫化物中,而金与银的显著相关性反映了金的来源在一定程度上与火山物质有关。
图11冷家溪群成矿元素和微量元素相关谱系图。
元代古玉板溪群含矿建造的微量元素组合特征具有一定的区域变异性(图12)。沃西地区马底依组有三种组合类型:银-铜-锌-铬-镍-钛-钴、钒-铋-锡和砷-金-钼-汞。与前面提到的冷家溪群相比,Au与典型的亲铜元素分离,但与As、Hg显著相关。这说明砷、汞等。可以作为金异常的指示元素,这与窝西成矿带矿床附近围岩原生晕中As、Hg是正常异常的事实相一致。Sb与其他元素无明显相关性,表明本区马底驿组Sb可能主要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继承了冷家溪群的组合特征。
渣子溪地区马底驿组有四种组合类型:铋锡钼铅钡、汞钨、铜银、锌镍钴铬钒钛锰。与沃西地区相比,两地区马底驿组微量元素组合类型的主要异同点是:①有一个锌铬镍钴钛的共同组合类型;②两者都表现出锑与其他元素的分离,并继承了冷家溪群的组合特征;③沃西地区马底驿组金与汞、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渣子溪地区金与其他元素分离。由于汞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元素,对水热过程极其敏感,Au和Hg的显著相关性可能是它们在水-岩反应过程中迁移的结果,这也可能暗示了沃溪和渣子溪地区的水-岩交换强度不同,两个地区的金矿化强度也不同。
沃溪地区五强溪组下段有Ti-Ba-V-Cr-Pb-Sn、Cu-Ag、As-W、Hg-Bi、Mn-Co-Ni-Sb-Zn-Au-Sr五种组合类型,而渣子溪地区五强溪组下段有Zn-Mn-Sr和Hg-As-Pb-Sr五强溪组常见组合类型为Ti-Ba-V-Cr。两地区组合类型的主要区别在于沃溪地区五强溪组下部Au、Sb与铁族元素Mn、Co、Ni的显著相关,而渣子溪地区Au、Sb与其他元素分离(图13)。
图12板溪群麻地依矿物元素和微量元素谱系图
a-沃西地区;b-渣子溪地区
渣子溪地区五强溪组上段有钼-汞-锌-锰-铜、砷-钴、银-钒-锶-钛-铅-钡、铬-镍和锑-钨组合类型。锑与钨的相关性表明它是锑钨组合的含矿建造。与栅子溪锑矿区相同层位相比,二者在组合类型上仍有差异。渣子溪锑矿区五强溪组上段显示锑钨分离(图14),而金与铬、铅、银、钼、汞、锶等元素有关,明显是成矿流体改造的结果。
新晃地区五强溪组上段有三种组合类型:Au-Sr、Hg-Ni和As-Cu-Ti-Ba-Zn-Bi-Cr-Sn。
二、震旦系地层中微量元素的组合特征
新晃地区震旦系地层中微量元素有Au-As-Mo-W、Sb-Ti-Ba-Bi、Ag-V-Cr-Cu、Co-Ni和Mn-Sr等几种类型。渣子溪地区震旦系微量元素的组合类型有Hg-Mo-V-As-Sb-Bi-Cr、Ag-Cu、Sr-Ti-Ba和Sn-Zn-Ni-Co等。这两个地区微量元素的组合类型差异很大,可能反映了Au、Sb和Hg(W)的存在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三,下寒武统微量元素组合特征
汞矿带外安化黄沙溪地区下寒武统微量元素组合类型为Au-Sn、Mo-Ba、Ti-Bi-W、Sb-Ag-Cu-Cr和Zn-Sr,而汞矿带中下寒武统存在Hg-Mo-V-Ag-Ba和As-Bi-Cu-Zn-Co-Ni-Ti。上述结合类型可能表明汞以独立矿物和吸附态两种形式存在。这无疑有利于水热作用下汞的活化和迁移,并进一步揭示了湘西下寒武统是一个有利的含汞建造(图16)。
图13五强溪矿物元素和微量元素相关谱系图。
A、b—渣子溪地区(A为下段,B为上段);c-新晃地区;d-沃西地区
图14渣子溪锑矿隧道五强溪组上部成矿元素和微量元素对比谱系图。
A-185和中段65;B-325中段
图15震旦系成矿元素和微量元素对比谱系图。
a-新晃地区;b-渣子溪地区
图16下寒武统黑色岩系成矿元素和微量元素对比谱系图。
a-新晃;b-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