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泰汽车的发展历程
2003年9月15日,众泰汽车正式注册成立。众泰汽车的投资股东中,有从事汽车零部件多年的家族成员。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经营,这些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家族企业大多成为BAIC、昌河、江淮等汽车公司的零部件供应商。在这样一个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的支持下,刚刚重组的众泰汽车似乎准备进军整车制造领域。
引进和发展:率先推出008系列小型SUV,引领中国。
2004年,台湾省丰田特瑞的生产线因财务原因被出售。在众泰之前,吉利等车企已经关注了这条生产线,但由于决策过程漫长,并没有马上做出决定。
机会稍纵即逝。
众泰高层领导亲自带领谈判团队飞赴台湾省,推动整体收购方案。几轮拉锯战下来,他们一举买下了这条丰田特瑞生产线,连带模具的设备,还有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都带回了永康。
2005年6月18日,众泰2008下线。
2006年,众泰在2008年北京车展首次亮相,并入选央视年度车型。
2007年,众泰汽车重组江南汽车,获得“准生证”。
2008年,众泰5008上市。
集成创新——众泰朗系列宽体车创新亮相
2008年,众泰汽车复制了超锐界车型,买下了蒙蒂博朗车型的生产线。
同年,蒙蒂博朗上市;2010,郎悦上市;2011年1月郎悦纯电动车成为杭城首批电动出租车。
自主创新——众泰汽车第三代产品陆续上市,在国内引起轰动。
2012年,众泰Z300上市,当年销量超过6万辆。
2013年,众泰T200上市;2013年,众泰Z100上市;同年,众泰T600上市,荣获“2013年度城市SUV新势力”奖项。
2006年初,首款整车众泰2008正式投放市场,当年产销突破万辆;2007年初,江南汽车重组,获得轿车生产公告。全年产销汽车4万余辆,批量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中东、西亚、俄罗斯、拉美等市场。
集团先后在意大利和日本成立了技术团队,并聘请了台湾省、一汽、二汽、天津模具等国内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加盟,形成了高效的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和现代企业管理团队。
公司引进了400多名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其中包括30名外国专家和56名博士,并在意大利建立了技术中心。
以“三个率先”模式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
“如果说众泰汽车是传统汽车市场的年轻品牌,那么它是新能源市场的先行者,积累了一些我们自己的经验。”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企业之一,众泰汽车创造性地提出了“让一辆车先跑起来,让一群人先用起来,让一个城市先提升起来”的思维模式。这种“三个第一”的模式,曾经创下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六个“第一”。
2014是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好的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成为全球增长最快、销量最多的市场之一。
基于众泰的行业“先锋”地位,今年多场国家级、省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会议在众泰召开,众泰也交出了一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漂亮答卷:2014年,众泰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万辆,在多个领域的创新探索中不断刷新纪录。
目前,众泰新能源汽车还在国家出口基地外贸公共服务平台承担“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和“新能源汽车远程实时监控信息服务”等功能。未来,众泰Z500纯电动汽车和B12、B1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也将逐步推向市场。
通过STT怠速启停技术和电子助力转向的应用,平均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4 ~ 0.5升。
“既满足了国家第四阶段排放法规的要求,又突破了技术壁垒,满足了加速性能和里程的要求。
品牌跨越——“一机两翼”引领众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竞争战略
2014对于众泰汽车来说,无疑是硕果累累的一年。
这一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销量连续12年下降,众泰汽车全年销量突破16.6万辆,比2013年增长23.8%。这一年,众泰Z300、众泰T600、众泰Z100、众泰E20的销量在各自细分市场的自主品牌中名列前茅,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黑马”。这一年,众泰汽车相继推出Z300新视界版、T600旗舰版、新能源产品Yun100、E20、品质中级车Z500、T600 2.0T,产品力蓄势待发。
2014年,众泰高层提出“一机两翼”战略。
“一机”即产品力,“两翼”即建立高度标准化的供应商和务实高效的营销平台,为众泰汽车的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
随着“一机两翼”平台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众泰汽车产品规划的平台方向将逐步延伸和突破。新产品将主要分布在A级、B级和C级,在动力、配置、网络、质量、安全、NVH、车身技术、内饰等八个方面进行升级,全面启动中国汽车市场。
集团全面实施ERP流程优化解决方案,覆盖R&D、采购、制造、财务、质量、营销、售后服务等全业务价值链,提升了系统竞争力。
集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整合全球资源,开发和储备了多个后续平台车型和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汽车零部件。
自2008年起,集团汽车业务将以年均6.5438亿+的产销量增长,其中整车和KD零部件出口将占三分之一以上。
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2012年完成一期工程,实现年产销50万辆;2017二期工程竣工,实现年产销95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