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的近期发展

基于关键词的矿业公司两年发展研究

9月21日是公司成立两周年。为此,本报专门开设了“穿越两周年”专栏。近两年来,公司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钢铁铁精矿市场波动的严峻考验。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成果。我们发现每一个关键词都记录着公司走过的路程,于是我们试图通过这些关键词来回顾公司的发展变化。如果读者真的能有这种感觉,那就是这份报纸的初衷...1,“中国最大、世界一流”:2008年9月21日,矿业公司成立之际,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在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上提出,要把矿业公司建设成为“中国最大、世界一流”。这个目标已经成为矿业公司长期以来的宏伟目标。2009年公司新增控制资源35亿吨。在此基础上,加快实施资源战略,大力推进冀东、涞源、张承、邯邢等地区铁矿资源整合,积极筹备麻城超大型铁矿开采,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资源控制66亿吨,成为铁精矿产能3500万吨的“中国第一”。

2.“建设钢铁粮仓”:2009年5月,公司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中提出了“推动科学发展,打造一流矿山,建设钢铁粮仓”的具体目标。这一战略目标符合河北钢铁集团完成垂直整合、保障产业链安全的重要目的。这一提法得到了河北钢铁集团公司和矿业公司员工的广泛认同,它应包括以下内容:

钢铁粮仓建设规模:将建成河北钢铁集团“中国最大、世界一流”的矿业基地。到“十二五”末,铁精矿产能达到3500万吨,集团矿石自给率35%-40%。

钢粮仓的建设标准是“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以“一流管理、一流队伍、一流产品、一流环境”为建设标准,打造科学发展示范矿。

钢铁粮仓储备建设:以控制资源为重点,抓住机遇深化整合步伐,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控制的铁矿石资源量达到44亿吨,计划控制的资源量达到66亿吨。

钢粮仓品种:实施“双121”发展战略,以铁矿采选加工为主体,有色、钒钛采选加工为两翼,以矿山建设、矿山机械、火工品制造、现代物流为补充;在资源布局上,以冀东地区为主体,张承、邯邢地区为两翼,以开发省外、海外资源和整合民营资源为补充,为集团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3.3500万吨: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于2000年7月201-2日来公司调研指导时,根据国际铁矿石垄断和国内钢铁行业竞争的严峻形势,提出矿业公司铁精矿产能在“十二五”末达到3500万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提出,铁精粉产能要在“十二五”末3000万吨的基础上增加500万吨,公司要按照“增产扩能、做大做强、经济合理、加快发展”的原则,修订完善发展规划。未来五年,公司将以司家营地区增产增能为重点,在解决剥离岩土和排尾两大瓶颈的基础上,尽可能扩大生产能力,缩短矿山服务年限。加大项目前期攻关力度,集中一切力量,攻坚克难,加快麻城、独山城矿区规划开发和石人沟铁矿三期、黑山铁矿地下工程建设。该计划实施后,河北钢铁集团成品铁矿石自给率将达到35-40%,为集团产业链安全提供保障。

4.“三高”:2008年9月21日,公司董事长王提出钢粮仓的建设标准,即“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此前,王在2008年9月6日+07日召开的矿业公司领导干部会议上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钢铁主业为目标,以做大做强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在高起点规划方面,从项目设计方案入手,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考察研究国内外先进矿山,邀请国内一流设计院和专家指导,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设备方面,各矿关键设备全部进口,确保与国际一流技术接轨;在项目建设中,坚持工期、质量、投资、安全、建设内容的要求,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在高效推进方面,公司采取分步推进的方式推进在建项目,同时为下一批待建项目做准备,规划新项目;在施工中,中间没有拖沓,步伐不停。目前在建项目周期全国最短。通过努力,大家庄铁矿、龙岩近北庄露天转地下、黑山铁矿露天转地下三个项目今年获得集团公司批准。在高质量施工方面,所有采矿方法均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充填法;司家营铁矿通过司曹铁路将尾矿运到唐山曹妃甸填海造地,着力打造循环经济。

5.“五高”:王公司董事长在2010年4月26日的每周生产经营会上强调,各采掘单位要抓住市场机遇,保持清醒头脑,克服盲目乐观,努力做到“高生产水平、高作业效率、高施工速度、高工效、高安全标准”。“五高”标准的提出,把公司工作的五个方面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标准,让这五项工作按照这个标准高效推进。

6.“夯实一个基础,突出一条主线,突出五个重点”:公司董事长王在公司2009年工作会议上提出,2009年的工作中心是“夯实一个基础,突出一条主线,突出五个重点”,即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抓好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

7.“聚焦一条主线,突出三个重点,打六场攻坚战”:公司2010年的重点工作是“聚焦一条主线,突出三个重点,打六场攻坚战”。公司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为驱动,以深化整合、精细管理、科技创新为重点,打好安全生产、增产增效、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创一流矿山、实现和谐发展六大攻坚战,向着建设“国内最大、世界一流”矿业基地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8.“第三阶段”:公司董事长王在2010+18公司一届二次职代会上提出,日益壮大的新矿产业和大矿产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机遇期、成就事业的黄金期和推进工作的关键期”。加快发展的机遇期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矿山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加快矿山发展的政策措施。成功的黄金期,意味着河北钢铁作为国内最大的钢铁企业,正处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深化整合的成长期。到今年年底,基本形成5000万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优质产能。在推进工作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资源整合管控、项目前期运作、征地拆迁、项目建设、资金筹措、降本增效,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我们进行攻关和突破。

9.两大任务:王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在2010年7月27日公司工作会议上提出,当前要集中力量抓好“增产增效、加快发展”两大任务。第一大任务是增产增效,即扎实做好生产经营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第二项任务是加快发展,即围绕铁精矿产能3500万吨的新目标,积极谋划实现路径和推进措施。坚定必胜信心,加快推进两大任务,是公司当前的工作重点。

工作概念文章

10,负重攀登,艰苦创业:王公司董事长在2065438+2065438年10月8日公司一届二次职代会上提出“负重攀登,艰苦创业”,围绕500亿、3000万、6年两个基地的艰巨任务,王指出,“所谓负重攀登,就是我们面临的使命很重,任务很重,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开足马力,登顶。所谓艰苦创业,就是要下定决心,把自己扔下去,扎扎实实做实事,立志创造伟大的事情。”11.指标分解体系:在2009年2月27日的成本利润对标和指标分解会议上,公司提出“借鉴邯钢成本否决经验,在全公司推广庙沟指标分解模式”。资产财务部与庙沟铁矿员工一起,对影响矿山成本和利润的要素进行横向和纵向分解,计算出先进合理的矿山成本。矿山成本汇总为65个表格,细化为1192个指标,构成了科学、规范、针对矿山的成本指标体系。按照指标体系层层分解落实,形成“人人挑重担,人人肩上有指标”的目标成本责任制。公司克服了无标准的困难,将基准指标由不可比变为可比,成本指标分解体系形成。从此,公司有章可循,有据可循,对进一步细化标杆工作、控制成本、深度挖潜起到了积极作用。

12、攻关:公司成立两年来,在生产经营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攻关。2009年,公司成立了六个重点研究团队,分别是成本与利润研究团队、劳动用工制度优化研究团队、节能降耗研究团队、重点项目工艺投资优化研究团队、外包业务清洁与标准化研究团队、增产提质研究团队。2010在去年六大研究团队的基础上,增加了项目前期工作的研究团队,成立了七个专项研究团队。课题组目标明确,重点突破,为完成年度生产经营目标铺平道路,保驾护航。

13.挖潜增效措施:在2009年3月27日的对标会上,公司提出了十项挖潜增效措施。为进一步挖掘潜力,创造效益,公司在10月18+09成本利润对标暨挖潜增效动员会上,制定了十项符合形势的挖潜新举措。首先,需要合理的岩石剥离和科学的开采,以降低岩石剥离的成本。二是降低采出矿石的贫化率,提高采出矿石的品位,得益于配矿管理;三是精心组织生产,开展技术攻关,提高铁精矿产量和质量。四是进口原料资源,加工国外矿石,向闲置设备索要利益。第五,加强价格管理,降低采购物资价格,向市场要效益。六是挖掘对标潜力,节能降耗,降低物耗。第七,严格控制开支,限制职务消费,减少各种费用向效益倾斜。第八,研究税收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向政策要效益。九是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员工的体力劳动生产率,减少外包和外购。第十,经济责任制考核制度要严肃,不切实际的考核条款要及时调整,向管理要效益。十项挖潜增效措施计划创造效益5亿多元。

14.成本咨询诊断工作组:鉴于部分矿山任务重、负担重,成本指标一直居高不下。根据公司安排,2008年8月20日至22日,由资产财务部牵头,会同生产运营部、设备机动部、劳动人事部、纪委等部门组成成本咨询诊断工作组,赴承德黑山铁矿对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诊断分析。2008年8月24日至26日,成本咨询诊断工作组赴龙岩矿业公司对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诊断分析。诊断小组分批深入矿部、矿址进行诊断,找出矿上的漏洞和差距,分析诊断结果,梳理出可以继续挖潜的项目。最后,诊断小组通过与矿领导沟通,收集矿各部门意见,对矿下一步挖潜工作提出了方向性建议,有助于矿提高内部挖潜能力,完成成本指标。

15、生产运营保障组:自2009年6月11以来,宁城宏达公司生产不稳定,设备故障频繁,已连续4个月处于停产状态。为帮助宁城宏达公司扭转生产被动局面,2010年3月3日,公司从生产经营部、机动供应部、承德分公司抽调十名生产骨干组成帮扶小组,前往宁城宏达公司帮助其理顺生产。3月20日,公司从棒磨山铁矿、石人沟铁矿抽调12名精干维修人员支援宁城宏达公司矿石破碎维修工作。援助期间,援助团成员克服了恶劣的气候条件,养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工作作风。4月13日,公司赴宁城宏达公司帮扶组圆满完成各项帮扶任务,凯旋而归。经过40多天的帮扶工作,帮扶组* * *提出了64条书面建议,重点解决了公司在设备管理、生产、技术、日常管理四个方面的问题。在援助组成员和宁城宏达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宁城宏达公司的设备状况得到了阶段性的改善,开工率从3月份的88.48%提高到了96%。49866.88686888686

16.生产经营业绩:2009年是公司整体发展的第一个完整年度。一年之内,公司生产经营健康发展,集团下达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在部分矿山因市场和资源条件停产或半停产的情况下,铁精矿产量达到521万吨,创下历史新水平。降本增效效果喜人。铁精粉单位成本降低了29.3%,全年挖潜增效7.66亿元,利润4.32亿元。2010上半年* * *公司生产铁精矿280.7万吨,累计利润6.7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