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卡空空导弹的导弹优势
“米卡”IR被动红外导引头是法国SAT公司研制的双波段红外成像导引头。它采用双波段机电扫描方案和完善的信号处理技术,作用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
垂直发射米卡近程防空系统
2000年7月,法国航空航天-马特拉公司(米卡空对空导弹的制造商)、西班牙航空制造公司(CASA)和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航空航天公司(DASA)合并,成立欧洲航空防务和航天公司(EADS)。“米卡”导弹也将转让给EADS的控股子公司欧洲导弹集团(MBDA)。随后,MBDA接手了米卡导弹的后续研制工作。2000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航空展上,MBDA首次公开展示了他们新开发的垂直发射系统“VLMicaAirDefenceSystem”。MBDA公司的营销经理当时表示,垂直发射的“米卡”防空导弹系统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地面试验,将在三年内研制成功。根据MBDA的研究,在6年内,垂直发射的“米卡”导弹可以赢得6543.8+0亿美元的销售市场。2001垂直发射“米卡”防空导弹在法国隆德试验中心首次发射成功。
MBDA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空中威胁与日俱增,特别是在加强空军的饱和攻击能力方面。只要协调好,大量不同类型的空中平台(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巡航导弹、无人机)可以同时从不同的高度和方向在空中。而且这些空中平台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普遍降低,尤其是各种精确制导炸弹、无人机、巡航导弹,成为地面防空系统的噩梦。为了适应变化了的战场态势和传统的、新兴的威胁,地面防空系统必须具备以下性能:1。同时攻击多个目标的能力;2.电子战和抗干扰能力强;3.发射、控制和探测系统的分散部署能力;4.无死角。此外,它还应该具有更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以适应全球国防资金萎缩的趋势;培训、使用、维护相对简化,对物流供应系统的依赖要减少,操作人员也要减少。这些要求是传统地基防空导弹系统难以满足的,尤其是对付低可探测目标。
基于上述判断,MBDA认为,在未来十年内,将有一批地空导弹系统因不能满足战争需要而退役。MBDA选择米卡作为改进和重点发射的对象,主要原因是:中远程防空导弹技术难度大,研制风险高,美国爱国者PAC-3和俄罗斯S-300/400系列的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相对而言,近程防空导弹的技术难度较低,未来几年将淘汰一批80年代技术水平的系统,这将在市场上留下一个窟窿。
基于这些原因,MBDA选择了技术先进的“米卡”空空导弹作为改进对象,整合了垂直发射、分散部署和模块化结构的概念,推出了垂直发射“米卡”防空导弹系统。雄心勃勃的MBDA还将垂直发射的米卡防空导弹系统分为陆基和海基两种变体,试图从陆地到海洋全部捕捉。垂直发射是新型“米卡”导弹的最大卖点。MBDA此前曾为英国海军装备的海狼防空导弹研制过垂直发射系统(具体研制工作由英国BAe系统公司承担),此次移植可谓驾轻就熟。
垂直发射的地对空型米卡防空导弹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分散的模块组合体。每个作战单元(MBDA公司称之为战术行动中心(TOC))包括以下模块:1.4导弹发射模块基于一辆5吨卡车(这也是法军凯撒自行榴弹炮的底盘),配备4个组合式标准发射箱和2名乘员。通常发射箱水平放置在底盘上,发射准备时由液压系统完成架设工作;2.雷达探测模块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三坐标雷达,最大跟踪距离50公里,最大探测高度9000米,装有自动敌我识别系统;3.战术指挥中心对发射与探测模块进行远程指挥,执行威胁分析、目标分配、系统监控等任务。由于分布式的系统布局,探测模块、发射模块和战术指挥中心都是独立的,整个作战单元不会因为一个模块被破坏而瘫痪。保证了整个系统的高战场生存概率。与此同时,MBDA在新的米卡系统中引入了网络化作战的概念,并加强了车辆和作战部队之间的数字通信系统。传感器(雷达和红外探测器)获得的数据可以在作战单位内部甚至不同单位之间自由流动。这样,整个防空网的内部结构就不再是层次树,而是一个网络,每个模块都成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打掉一个节点可能会削弱整个网络的作战能力,但绝不会导致传统指挥结构的完全瘫痪。这种作战能力的代差,尤其体现在探测/指挥舱在战斗中被摧毁的时候。传统的作战架构遇到这种情况,作战单元必然会瘫痪。在基于网络的作战结构中,即使一个探测/指挥模块被摧毁,发射单元仍然可以从网络中获取共享信息,保持其作战能力。
地对空米卡发射的导弹和空对空米卡基本相同。它还具有被动红外和主动雷达制导模式和推力矢量控制能力。可以对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空对地导弹进行全方位攻击。该系统具有发射后忽略的能力,可以全天作战,同时拦截多个目标。垂直发射的米卡导弹最大速度超过3马赫,最大射击高度9000m,最大射程10-12km(比米卡空空导弹小很多)。垂直发射的米卡防空导弹系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当它突发起火时,能在12秒内发射8枚导弹,平均发射间隔为2秒。
如果说地对空米卡导弹系统突出了垂直发射和网络化作战的特点,那么舰空米卡导弹则充分体现了MBDA在成本计算和潜在客户心理思考方面的能力。
舰空米卡导弹的基本作战性能与地空导弹无异。其重点是与现有平台和作战系统的有机整合。由于舰对空米卡也是模块化垂直发射单元,其数量可以随意增减,以适应不同吨位的平台,可以整体安装在舰艇的甲板或上层建筑上。MBDA公司声称,安装垂直发射的舰空“米卡”导弹系统不会破坏舰艇原有的整体隐身能力,可以与舰上现成的传感器系统有效集成,因此不需要为“米卡”设计专门的火控系统甚至专门的控制台。这就大大降低了舰空米卡的改装成本,对于很多资金有限,渴望提高舰点防空能力的国家来说,这是很有吸引力的。
垂直发射米卡导弹的鉴定
MBDA公司将一种射程为50公里的空空导弹改进为射程为10公里的近程防空导弹,消除了空空米卡两头兼顾但两头不兼顾的弱点。而且在防空导弹系统中,首次出现了主动雷达和被动红外制导方式的混装,大大拓展了其战术应用,使防空系统在强电子干扰的作战环境中有了更多的对抗手段。
从商业角度来看,MBDA公司研制的垂直发射“米卡”防空导弹系统是非常成功的。首先,由于使用了大量成熟的技术和组件,开发风险接近于零;其次,由于垂直发射米卡的三个主要部件——导弹、轮式车辆底盘和垂直发射系统已经量产,固定成本低,研制成本低,所以垂直发射米卡的价格应该更有优势。这在当前各国国防预算紧缩的背景下,对销售业绩影响很大;由于米卡的空对空导弹已经销售了数千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用户群,空对空米卡的成功出口,让国际市场的买家对米卡的性能和售后服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垂直发射的米卡绝对可以搭上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