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勋曝光财报|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增格伦加仓通策医疗

8月9日盘后,通策医疗发布报告称,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31.8亿元,同比增长74.81%,净利润351.06%。其中浙江省营收165438+2800万元,占比90.25%。

浙江省区域综合医院(杭州市口腔医院平海医院)收入3.54亿元,占比31.39%,区域分院收入7.74,占比68.61%。这与通策医专坚持的“区域综合医院+分院”模式有关,该模式于2010实施。截至目前,通策医疗基本形成了“区域医院+分院”的区域医院集群。拥有杭州市口腔医院三家综合医院:浙江省平海医院、城西医院、宁波市口腔医院,形成了平海集团、城西集团、宁波集团、绍兴集团四大区域医疗集团。

上市十五年,分红只有565,438+0,302,400元,省外市场发展受挫。

通策医疗是中国领先的连锁口腔服务企业。自2007年更名为“ST通策”以来,股价涨势喜人,至今涨了近20倍,市值过千亿,被誉为“牙草”。

近年来,通策医疗业绩保持持续增长。2017年至2020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180万元、1569万元、193188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170万元。

但通策医疗重组上市以来,仅实施了两次现金分红,2065,438+07年度现金分红465,438+068.32万元,2065,438+07年度现金分红966,543+092万元。公司上市15年以来,累计净利润超过23亿元。照此计算,通策医疗的分红率仅为2.2%。

对于不分红的原因,通策医疗表示,留存收益将用于主营业务发展。以2020年为例,未分配利润将用于城西总医院、宁波总医院等项目建设和“蒲公英”计划发展。

“蒲公英”计划是通策医疗近年来的主要战略之一。计划3-5年内在浙江省县域和重点镇建设100家支行。截至今年4月,通策医疗在浙江省开设的医院已达33家。

与省内“遍地开花”不同,通策医疗走出省外的道路颇为崎岖。早在2007年,通策医疗就收购了北京京超口腔医院,开始开拓省外市场。由于品牌不佳,2008年更名为北京通策京超口腔医院。这家医院一直经营不善,多年来一直亏损。数据显示,2015年亏损2192400元,前三季度亏损20116700元。2016,通策医疗将其在上市公司进行体外孵化,并再次更名为北京存济口腔医院。

此后,通策医疗还试图在北京建设自己的医院。2016 10,通策医疗宣布建设中国科学院北京口腔医院,牙椅500张,床位60张,按照三级甲等口腔医院规划建设。然而,2016之后,中科院大学北京口腔医院在普法医疗的宣传中几乎销声匿迹。

除了京外,通策医疗还尝试拓展了武汉、重庆、Xi、上海、广州等地的市场,但从今年半年报公布的主要子公司来看,效果并不好。在主要持股公司分析中,有4家省外医院上榜,分别是沧州市口腔医院、昆明市口腔医院、益阳市口腔医院、昆明市妇幼保健与生殖医院。四家医院合计净利润为22,435,654,38+0,000元,占净利润总额的6.27%。

格伦继续增持张坤和孙清瑞管理的基金,跻身前十大股东。

今年4月,在通策医疗一季报中,多家明星基金跻身前十大股东。其中,2021一季度,“医药女神”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新增450.92万股,涨幅为100.18%。截至一季度末,中欧医疗健康基金持有901.3万股,占比2.81%,为通策医疗第四大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知名私募高一资产旗下子公司高一清瑞6号瑞士银行基金一季度进入10第一大股东,持股272140股,持股比例为0.85%。基金经理是孙清瑞,知名女基金经理。

与两位女性基金经理的操作不同,张坤旗下易方达基金一季度减仓230万股,持股比例为2.18%。今年二季度,张坤继续减仓654.38+0.2万股通策医疗,持股比例降至654.38+0.865.438+0%。

虽然持股比例有所降低,但通策医疗在二季度成为易方达中小盘(110011)混合型基金第一大重仓股,持仓比例为8.31%。

格伦继续补充通策医疗。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欧医疗健康基金持有通策医疗986.22万股,持股比例升至3.08%,为通策医疗第四大股东。

高一资产仍为通策医疗第十大股东,持股数量与一季度持平,不增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