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M&A的具体方式和M&A的经济效应是什么?

M&A包括兼并和收购。国际上习惯将并购一起使用,统称为M & amp;a、在我国这叫并购。即企业间的并购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财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资本经营管理的一种主要形式。企业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三种形式。

首先,获得规模效应

当产品的单位成本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而逐渐降低时,规模效应就出现了。外资企业可以通过并购迅速扩大规模,从而降低平均成本,增加利润。对于跨国公司来说,通过并购国内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有效性至少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是生产的规模经济。可采用高参数的大型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提高产量,减少投资,降低单位成本;而且企业在并购时可以实现最优配置,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二是营销的规模经济效应。几个企业合并成一个企业,可以增强企业的整体经济实力,提高企业的市场控制和营销能力;而且大量采购原材料,大量销售产品,可以降低流通成本。

第三是管理上的规模经济。企业管理人员的集中使用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此外,更多的产品参与管理费用的分配,使得生产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呈下降趋势。

四是融资借贷的规模经济效应。一般来说,规模大的企业实力强,信用可靠性高,抗风险能力强,容易以较低的成本筹集资金。

第五,研发的规模经济。企业并购后,原来分散在几家企业的技术人员可以优化组合,共同研发某项技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分担技术开发成本,避免重复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第二,降低进入新行业和新市场的壁垒

当企业寻求发展,面临行业市场萎缩时,可以将投资转移到其他行业或市场。企业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投资新建扩大产能;二是通过并购来实现。在投资新的建设时,往往会受到原有企业的强烈反应,还可能面临专业知识、积累的经验、获得原材料的有利途径、政府的优惠政策等不利因素。通过并购进入新行业、新市场的壁垒可以大大降低。因为企业的并购并没有给行业和市场增加新的产能,行业和市场内部的竞争结构短期内不变,引发价格战或报复的可能性降低。同时,收购方可以获得现成的原料供应渠道和产品销售渠道,可以继续使用目标企业的厂房、设备、人员和技术,使生产经营在短时间内步入正轨并获得利润。

第三,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通过横向并购,企业可以减少竞争对手数量,改善行业结构,增强对市场的控制力;企业可以通过纵向并购加强对原材料和销售渠道的控制,增强在行业中的竞争力;通过提高规模经济、市场份额和市场控制来降低商业风险;企业可以通过混合并购实现多元化,从而增强抵御不可预见的突发环境变化的能力,使企业能够更加稳定地发展。

第四,获得科技竞争力

科学技术在当今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成本和质量的竞争转变为科技的竞争。由于技术变革本身的爆炸式增长,对企业产生了持续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为了获得科技优势而进行并购。一个国家的企业要想保持在产品和技术上的优势地位,仅仅依靠自己的研发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与目标国的创新企业合作,他们才能加速获取高科技和产品升级带来的利益。虽然国内企业的R&D能力普遍弱于跨国公司,但在一些技术环节上也有自己的优势,尤其是因为了解国内消费者,推出的产品可能更适合本土市场。更重要的是,随着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跨国公司一旦开发出新的技术和产品,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向世界市场,以分担高昂的R&D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企业的并购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比新的企业更容易实现目标,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仍然受到某种阻碍的情况下。2008年,美的电器以1.68亿元收购小天鹅24.01%股权,成为小天鹅控股股东。通过强强联合,美的洗衣机业务综合技术实力全面提升,公司白色家电产业结构和战略布局进一步优化完善,美的冰洗业务整体产能和销售规模快速提升,凸显了加快冰洗发展的战略意图。

动词 (verb的缩写)经验分享和互补效应

M&A可以达到经验曲线的效果。很多行业,尤其是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的行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积累的经验越多,单位成本就有下降的趋势。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分享目标企业的经验,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