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平台撤金融学博士背后:“国资系”标签被滥用
资料显示,上海昊泉是网贷平台金融博士的主要运营者。
这位被称为“国资系”平台的金融博士,在宣布退出之前深陷兑付危机。
多位网贷行业从业者表示,近年来“国资系”平台出现问题,部分国资逐渐退出网贷行业。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贷款余额小、实力弱、问题突出的“国资背景”平台。
确实有国有成分。
沈阳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公告称,根据《点对点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要求,为维护社会稳定,最大限度保护出借人合法权益,协会于2009年2月22日正式受理上海昊泉的业务退出申请。
官网显示,作为一家国企参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金融博士由上海昊泉打造,公司于2015在上海自贸区正式成立,实收资本5000万元。
据天眼查,上海昊泉的股东为自然人王龙庆和天津金宝金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宝金控”)。金宝金融控股的控股股东为天津金宝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宝体育”),是天津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天津日报的全资孙公司。
网贷分析师李鹏飞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从工商登记的股权结构来看,金融博士的股权中确实含有国有资产。
零一研究院院长余百成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从股权角度来看,金融博士第一大股东为个人持有80%的股份,国有资产是股份。
事实上,金融学博士的退出早已有迹可循。早在2018年8月3日,金融博士就宣布决定暂停新项目发布,致力于逾期项目资产的催收和回收,并在15日内公布资产负债清单。对于逾期债权,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供用户选择:债权展期、债转股、自行催债。对于选择延期方案的用户,平台承诺兜底;但对于选择债转股和自行催债的用户,平台将不再提供任何补偿。
2065 438+08 10月22日,165438金融博士发布公告称,平台将配合政府部门的监管和指导,积极向互金协会提交申请材料,全力配合出借人,促进平台良性退出。
金融博士还指出,目前部分贷款人“苏州贷款人代表大会形同虚设”、“侮辱贷款人、打压贷款人”等说法毫无根据。别有用心的放贷人、老赖或同行一直恶意传播虚假信息。请不要相信谣言,不要传播谣言,一切以官方信息为准。
值得一提的是,某金融博士官网“运营信息”相关内容已经无法正常显示。近日,记者多次试图通过其官网披露信息了解这位金融博士将要领取的余额,但均跳出了错误的网页。截至2月27日晚,对应网页仍无法正常显示。
官网,金融博士,首页显示平台注册人数超过19万,累计成交额超过33亿元。他已经为用户赚了6543.8+07亿,要赚的收入是6543.8+053亿。
为什么退役了?
记者注意到,不仅是金融方面的博士,好理财、金银猫等“国资系”平台也从2018下半年开始陆续宣布清盘、良性退出。
其中,金银猫用户数达到654.38+0.23万,交易总金额达到2265.438+0亿元,贷款余额为265.438+0.7亿元,累计出借人数达到654.38+0.96万。
余百成表示,业内对“国资平台”并没有标准定义。一般来说,分为国有股和国有股。前者意味着国有股东对平台拥有实际控制权,后者意味着国有股东参与平台。识别是否是国资平台,主要是通过追溯股权关系的构成要素。
“平台的爆炸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恶意的道德风险和运营风险。如果国资控股平台,介入运营,可能会比一般平台运营更谨慎,但也不是没有雷。近年来,国资平台出现问题,部分国资逐渐退出网贷行业。”余百成说。
李鹏飞认为,未来可能会有更多贷款余额小、实力弱、问题突出的“国资背景”平台被引导退出。
至于“国资系”平台“爆炸”,李鹏飞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
首先,P2P网贷平台作为信息中介,业务本身是无法覆盖的,所以任何平台都有可能因为运营、市场等因素(即运营风险)无法收回出借资金。
其次,很多平台的国资背景来自国企旗下孙公司的投资,国企对平台的控制有限,对平台实际业务的审核有限。
第三,在很多国资背景的平台中,国有资本只参与网贷平台,平台的实际控制权并不在国有资本手中。此时,国有资本的性质更接近于财务投资,对平台的安全性没有实质性影响;
最后,因为国资背景可以背书,增加平台的信任度,所以国资背景的交易市场开始出现。一些有国资的公司代持平台股份,赚取而不是持有费用。实际上,股份的真正所有权可能还是在个人手中。
某国有网贷平台高管李芹(化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网贷平台的退出是因为实力弱、问题突出的平台被动撤退,国有资产主动退出。
“在网贷行业问题频发、投资回报下降、控制规模的背景下,国资出于慎重考虑,也会主动退出网贷行业。”李芹表示,另一方面,一些P2P网贷平台近年来打着“国资系”的旗号发展迅速,但滥用“国资系”的标签,借助“国资系”过度营销,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此外,国有网贷平台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也逐渐暴露出来,曾经的金字招牌也在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