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券商获批了!设立科技创新板和投资的另类投资子公司在过去两年中,有6家券商获批。

65438+2月23日,证监会发布公告,批准摩根士丹利证券以设立子公司方式从事另类投资业务,仅限于参与科技创新板首次公开发行项目后续投资。

摩根士丹利证券总经理钱景对《中国记者》表示:“科创板为科创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融资渠道,为海内外各类投资者投资中国优质科技物业提供了绝佳平台。批准设立新的另类投资子公司将有助于我们在科技创新板的业务布局迈上新台阶。未来,对于科创板业务,我们将继续提供优秀的承销服务,以扎实的保荐业务能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为优质科创企业的蓬勃成长和长远发展保驾护航,也助力资本市场持续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券商另类投资子公司与投行业务关联度高,主要用于投资公司发起的投行项目。此前,科创板保荐和投资规则出来后,出现了一波另类投资子公司的成立潮。近年来,许多中小券商纷纷效仿。自2021以来,已有6家券商获准从事另类投资业务,分别是万和证券、高盛高华证券、东亚前海证券、永兴证券、中邮证券、摩根士丹利证券。

摩根士丹利证券获准设立另类投资子公司

65438+2月23日,证监会公告,经审核,批准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摩根士丹利证券”)以设立子公司方式从事另类投资业务(限于参与科技创新板首次公开发行项目后续投资)。

证监会建议摩根士丹利证券依法对子公司进行工商设立登记,修改公司章程,并报当地证监局备案。同时,依法完成备选子公司的筹建工作,提供人员、制度和场所。在筹建工作通过摩根士丹利证券住所地证监局现场检查前,不得开展实际业务。

此外,证监会建议,摩根士丹利证券应切实履行母公司管控责任,加强对子公司的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定措施有效防范与子公司的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风险,督促子公司稳健经营、依法发展业务。

另类投资子公司的获批意味着摩根士丹利证券可以更好地参与科技创新板的后续投资业务。

摩根士丹利证券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背景下首批实现外资控股的证券公司之一。2011 6月,摩根士丹利证券的前身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在沪正式成立。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全面放开后,2020年3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摩根士丹利获得合资券商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控股权。2021年7月,公司正式更名为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摩根士丹利证券”)。截至目前,摩根士丹利的持股比例已达94.06%。

在众多外资券商中,摩根士丹利证券在科技创新板IPO业务上处于领先地位。数据显示,自成立以来,至今年三季度末,摩根士丹利证券已完成8个IPO项目,累计股权融资约3570亿元,债权融资约7800亿元。其中,在科技创新板业务方面,摩根士丹利证券作为联席主承销商参与了5个科技创新板IPO项目,包括科技创新板首批IPO项目之一的中国联通IPO 6543.8+005亿元,以及一度创下科技创新板纪录的SMIC IPO 532亿元。此外,摩根士丹利证券还通过私募、配股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积极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外资投行在中国的扎根,也为a股大型IPO和定增项目吸引了众多长期优质的外国投资者。摩根士丹利证券总经理钱景在接受券商中国采访时表示,“特别是近两年,相当一部分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公司在IPO过程中引入了境外主权基金和养老金作为战略投资者,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摩根士丹利证券还利用我们作为外资控股券商的全球平台优势,在许多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项目中引入长期优质的外国投资者,帮助a股上市公司优化股权结构。”

多家券商成立另类投资子公司,年内获批3家。

证券公司的另类投资子公司主要用于投资公司发起的投资银行项目。据某券商投行人士介绍,这项业务与投行业务关联度高,尤其是在目前注册制的背景下,投行保荐项目,如果没有带投资的子公司,可能会对业务形成一定的限制。

上述人士透露,投行业务做得比较好的头部券商,早已布局另类投资子公司。此前,科创板保荐和投资规则出来后,出现了一波另类投资子公司的成立潮。

券商中国注意到,2021,万和证券、高盛高华证券、东亚前海证券获批通过设立或收购另类子公司的方式从事另类投资业务。今年以来,永兴证券、中邮证券和摩根士丹利证券也已获批。

合资券商中,高盛高华证券和东亚前海证券此前已获准开展另类投资业务。2021年7月28日,证监会核准高盛高华证券通过收购北京高华盛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从事另类投资业务(限参与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2021 12 15日,证监会核准东亚前海证券通过设立东亚前海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另类子公司)从事另类投资业务。

此外,世纪证券也在申请从事另类投资业务。今年6月4日,165438+证监会对世纪证券申请从事另类投资业务给出了三次反馈意见。要求公司补充近年来投资银行业务(尤其是股权融资)的发展情况,以及公司相关备选投资者的储备情况。

正是因为后续投资的存在,券商的投行业务不再仅仅是轻资本业务,更是资本消耗型业务。经纪公司中国指出,近年来,许多券商增加了对另类投资子公司的资本。

去年7月,东方证券公告称,拟向从事另类投资业务的全资子公司郑东创投增加注册资本9.5亿元。增资后,郑东创投注册资本变更为72亿元。去年6月,中银证券表示,中银资本为全资另类投资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为满足中银资本业务发展的需要,公司拟以现金出资6543.8+04亿元,将中银资本注册资本增加至6543.8+0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