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的发展现状如何?

行业主要企业:毛焰娱乐(01896HK)、阿里影业(01060HK)、光线传媒(300251)、新工作室(834630)、华谊兄弟(300027)、爱奇艺(IQ。纳斯达克)。

本文的核心数据:中国电影市场收入规模、中国电影放映场次、中国电影产业集中度。

工业概况

1,定义

电影产业是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的总称,包括电影后期产品的开发(如音像制品、电影频道、相关书籍、玩具等。)和电影相关的市场活动,而且是第三产业中娱乐业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视听技术传达艺术形象信息,为人们提供审美、娱乐和传教服务。

电影工业的特点包括如下:

2.产业链分析:包括五个阶段。

从电影产业整体来看,其产业链包括电影制作、制作、发行、放映。电影制作作为整个行业的最前端,决定着行业内电影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电影制作完成后,可以通过制片方和发行方提供影片,并向下游影院企业公布。电影产业的终端是影院市场。其基本功能是提供放映服务以获取门票收入,一般占票房的45%。同时还为合作伙伴提供广告服务、销售产品等衍生服务,获取非门票收入。

在电影产业链中,发行连接制片方和院线播出方,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电影的渠道。整个电影产业链的参与者很多。

电影制作方主要包括国内外的文学、剧本等原创作品,国外有漫威漫画和迪士尼,国内有华策影视和腾讯文学。内容制作方包括海外的华纳兄弟、环球影业,国内的专业影视公司如万达电影、华谊兄弟等;发行商既有华纳兄弟、环球影业等传统影视公司,也有淘宝电影、爱奇艺、猫眼电影等网络发行商;电影产业链终端的院线平台代表海外AMC和国内万达院线、迪达院线、横店影视。

行业发展历程:在“互联网+”时代

从65438年到0950年,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国有资本时代、民营资本时代、商业大片时代和现在的互联网+。

行业政策背景:多项政策加持

政策扶持引领下的电影产业快速发展,与国家和政策层面的各项扶持政策密切相关。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我国提出了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和具体政策措施。

《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由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4年联合发布,明确了八项具体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国家电影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由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5颁布,规定从申请工商登记的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收取5%的电影专项资金,作为电影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和人才引进扶持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于2065年3月1日颁布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发展迅速但缺乏法律依据和保障的电影市场来说,无疑给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法制化的信心,也为中国电影的“走出去”提供了法律保障。可以说,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尤其是政策,几乎决定了电影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程度。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电影市场收入规模:疫情后强势反弹。

从电影票房收入来看,2016年至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持续增长,成功突破600亿大关。2019年中国票房收入达到641亿元,较2018年增长5.4%,整体增速呈下降趋势。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仅为203亿元,不到2019年票房收入的30%。到2021,12年2月中旬,中国票房收入457亿元,比2020年恢复更快。

2.中国观影人数:2020年将下降近70%。

从观影人次的变化来看,2020年观影人次为5.49亿,较2019年下降68.23%,降幅与票房基本持平。相对于2065.438+09年中国约654.38+04亿的总人口,人均看电影次数为0.39次,明显低于2065.438+09年的654.38+0.24次。如果城市人口为8.48亿,人均看电影次数为0.65次,比2065.438+09年减少了654.38次。

3.中国电影放映:受疫情影响的放映场次大幅下降。

2020年全国院线将上映电影5658.4万部,同比下降55.58%,明显低于电影上座率和票房的下降幅度。对比票房、电影上座率和放映场次的变化,随着国内影院数量的逐年增加,放映场次的增幅总能远高于票房和电影上座率。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