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看财务报告的思考
长期以来,财务报告对我来说很难理解。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很多认识都是片面的,或者知道一点但不知道全貌,或者知道但不知道为什么。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财务报表的逻辑结构,能够将财务报表的信息与企业的决策联系起来。正如书中所说,“财务只是一种语言,描述的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学习财务知识,需要看企业的目的,不能陷入会计数字,把数字和它描述的企业割裂开来。“以前我觉得会计师就是一个翻译,把业务语言翻译成财务语言,但是看了这本书,我觉得会计师应该站在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角度看企业的全景,通过分析财务信息来展现更大的价值。本书的结构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简介:什么是会计
2.资产负债表:企业的照相机
3.损益表:公司相机
4.财务报表的诞生及其内在逻辑
5.现金流量表剖析
6.灵活运用三种报表,打通财务数据的经络
7.找出影响财务数据的因素
8.什么样的公司才是好公司?
9.控制风险的关键
10.结论
什么是会计?它是一门科学吗?是艺术吗?还是魔法?在引言中,作者举了一个“用一套3000万的房子抵了654.38+0.6亿的贷款,然后用654.38+0.6亿的现金买了这套房子,最后扭亏为盈”的例子。在资产负债表一章中,作者引用了“养鸡场里的鸡由于用途不同,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反映也不同。这些例子让我想起一位领导的讲话,“会计是一门技术。玩得好就是艺术,玩得不好就是魔术。“的确,会计是一门社会科学,是一种人为的规则。不是非黑即白,有很多判断和选择,会导致很多不同的结果。所以,我想把朱镕基总理给国家会计学院的题词作为会计信条“诚信为本,经营为本,恪守准则,不做假账”。这是我对会计工作的理解,也是我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我对“三表”的理解还是引用领导在讲座中的话:“资产负债表是基础,利润表是面子,现金流量表是里子。”书中详细解释了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内容、项目顺序和上下文。资产负债表的左边告诉我们这些钱被用来做什么,右边告诉我们这些钱来自哪里。资产=责任+所有者权益。我之前以为这是数学公式,其实不是。这个“会计恒等式”的变体:所有者权益=资产-责任成立,但责任=资产-所有者权益是错误的。顺序不同代表完全不用的意思,可能就是我前面说的。学金融不能把数字和它描述的企业割裂开来。关于利润表,我觉得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告诉我们企业赚的钱从哪里来,哪些是可持续的,哪些是不可持续的,通过结构分析各个项目的比重,一目了然,简单实用。至于现金流量表,我认为是三表中最“真实”的一张,是一个企业的里子。我之前从事过一段时间的资金管理工作,深明现金流的重要性。每天盯着银行流水等钱,真的很难。正如领导所说,很多企业看似利润很高,实际生活并不轻松。因为现金流短缺,在这样的企业做会计很难。同样,有些企业看似利润不好,却因为现金流充裕而活得很舒服,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卡住了企业的脖子。三个报表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企业的情况,现金流量表从风险的角度反映了企业的生存能力。该书通过分析具有不同现金流特征的八类企业,为我们提供了判断企业风险的重要标准。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控制投资风险是最需要注意的一点,之前的规模扩张投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的可持续发展。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从收益的角度反映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我们有关系的企业就是底子不厚脸皮太薄,陷入折旧无法支撑投资的窘境。这三张表相互结合,可以展现企业的全貌。
对于财务决策,我的理解还很简单,需要更深入的学习,所以暂时没有能力讨论,但是我会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质,早日成为一名能够为财务决策提供支持的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