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公司蜂拥而至。拿外卖做运营是好生意吗?

外卖运营真的靠谱吗?

在讨论外卖运营是否真的靠谱之前,我觉得可以先讨论一下餐饮品牌设计、餐饮空间设计、餐饮培训是否靠谱。

看到这个话题,我估计大部分人都会说这些还挺靠谱的。为什么可靠?因为这些东西的交付和外卖代理商的交付,在大多数商家心中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设计类交付的是图片或者图纸,培训类交付的是流程和体验,外卖代理商交付的是“钱(营业额)”。

在设计培训班的交付过程中,实际上是在乙方手中控制着主导的影响因素。我们最初分析外卖的本质时,提到“外卖的本质是为用户提供符合其需求的产品,并从中赚取合理利润”。在这种逻辑下,主导影响因素实际上又回到了甲方手里。

如果这些基础因素都好,甲方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技能点燃导火索。这些基础因素做不好,再好的代理运营也是无能为力的。

是否真的可靠,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首先要明确找代理运营的目的。我遇到的商家一般有以下需求:1)、单量增长(要展示数据,然后你就知道了);2)增加毛利(这是我目前鼓励的,在不增加固定成本的情况下获得更多毛利);3)人力资源外包(自招涉及招聘、培训、管理、劳务等显性和隐性成本,有时不如外包划算)。

以上几类中,第一类和第二类的增长需求最强,也是这里最容易出现不靠谱的东西。不可靠实际上是指甲方付出的成本远远高于乙方创造的价值..所以这和乙方的收费模式、运营水平、甲方的基础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当然,我们不否认行业内有很多“炒鸡”的服务商,比如一个月收几千块钱,你承诺给你多少单。不满足后续服务,不收费。

一般来说,外卖代理运营最流行的收费模式有三种:纯提现、纯服务费和基础服务费+提现。

提供纯提点模式的服务商很少。一般来说,大的服务连锁商户都会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对商户来说是风险最小的模式,因为纯粹是基于付费的效果,运营公司做出效果比新签客户更重要。

纯服务费(价格相对较高)的模式对商家来说风险最大,因为不管效果如何都是一样收费的,对于运营公司来说续费和新签效果是一样的。

基础服务费(价格相对较低)+提点的模式是商家和代理经营者权衡各自利益的一种相对较好的方式,因为最终的效果是商家和代理经营者叠加的结果。商家支付的基础服务费是用来保证运营团队能够完成正常的服务流程,无论结果好坏都可以支付基础成本,而更多的收入来自于实际结果。

外卖运营有没有更大的未来?

世界熙熙攘攘,外卖机构也来来往往。不断有团队听说要终止业务,也不断有新的团队出来。这个行业和餐饮行业一样,不停的开店关店,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

前年下半年火起来的外卖代理,有行业资源很好很快拿到融资的团队,有从平台辞职和几个小伙伴开始合作的团队,有原来从事电商代理运营的团队,也有从品牌公司独立出来的团队......我去年拿到了一份名单,名单上基本都是在全国或者当地比较知名的球队。光是他们就有几百个。算上剩下的团队,全国至少有上千家做外卖代理运营的公司。

在如此火爆的市场中,前年频频传出几家公司融资的消息,但去年市场似乎突然降温了。不再听到很多爆炸性的消息,这个市场本身是伪命题还是有其他原因?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市场能有多大。很多人用宝尊(纳斯达克上市的电商机构)做比较。乍看之下,电商代理和外卖代理确实是类似的公司,都是做代理业务的,但仔细分析后发现并不是。关于餐饮代理运营和电商代理运营最大的区别,我认为是服务行业不同。餐饮是本地化的服务型业务,电商更多的是基于全球标准化的产品业务,就像他们所在的生态公司淘宝和饿了么的区别。

如果我们不能比较一个上市公司,那就说明我们在创造一个新的业态。在新的业态下,我们要做两个验证,才能想象未来的空间。

第一个验证是价值验证。简单来说,价值验证就是客户是否愿意为服务付费。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已经有大量的公司成功验证了这个事情。第二个验证是成长性验证。我觉得现在所有的运营公司基本都卡在这了。如果增长模式无法验证,说明这个业务应该是小而美。当然,从事餐饮品牌策划、设计、培训的上市公司似乎很少或者没有。

外卖机构为什么会卡在增长模式里?因为“外卖运营”产品是通过为商家提供代运营来获取收入的,而这个运营的主体是人。最重要的是,这不是一个像工厂一样流水线上的人。复制一个综合运营人才是很难的。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是有极限的。一天只有那么长,要做的事情不会减少,这意味着总的价值创造是有限的(这个限度在不同的公司是不一样的)。

换句话说,外卖代理公司的增长,本质上是人的增长,是投放人数翻倍的线性增长。但是很可惜,人的增长并没有解决业务的增长。文章开头谈到外卖代理运营能否取得成效,主导权不在代理运营公司手里,而在商家手里。

我觉得外卖代理运营如果符合以下要求,会走得更远:

1),能够持续提供大于商家付出成本的价值。

2)完善健康的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虽然培训这个词可以拆解为训练和培训,但我想理解为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训的体系)。

3)、通过月复利留存率来检验这个系统是否真的持续为商家提供价值。

4)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服务效率。比如目前老板可以提供智能竞价服务。本来竞价是靠人工经验控制的。现在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商圈情况自动计算调整竞价,大大减少人工竞价带来的不花钱、花钱太快、竞价不合理等问题。当然,很多公司都在积极拓展周边业态,比如供应链、金融、SaaS体系、联合开发和品牌管理、培训等餐饮相关业务。

?标签

外卖代理运营作为外卖生态的一部分,和很多餐饮品牌设计公司、培训公司一样,会存在于整个万亿级市场之下,没有哪家巨头可以包揽全部。

随着外卖代理机构运营的深入,各种维度的业务数据(外卖天然的数据完整性带来的用户ID、用户地址等信息,为未来如何精准服务用户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越来越多,而能插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超级引擎,未来可能会给餐饮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

说实话,没有一家公司会有100%的成功率(敢这么宣传的,可以直接判定为骗子)。如果没有准备用一点钱试错的商家,最好自己再努力学习,可以看到更多的筷子玩思维。自学最大的成本只有时间成本和心智成本。至少钱的成本小的时候我们不会那么沉闷。

可能我上面说的都是错的。本文仅提供我思考的一个视角,希望大家辩证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