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引入战略投资意味着什么?有什么作用?
企业战略投资一般是指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地位、经营成败和中长期战略目标实现的重大投资活动。企业典型的战略投资项目包括:开发新产品、引进新的生产技术或生产线、进入新的领域、并购、资产重组、扩大生产和营销能力等等。这种投资通常资金需求量大,回报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因此,企业战略投资的风险投资特征往往非常明显。企业战略投资实际上是市场竞争的产物。企业进行战略投资的目的是建立明显的竞争优势,赢得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得到加强,企业价值的实现和增值得到可靠保障。
战略投资者,具体来说就是战略投资者,是指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市场和人才优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扩大企业产品市场份额,致力于长期投资合作,寻求企业长期利润回报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外大型企业和集团。
战略投资者是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与发行人有合作关系或合作意向和潜力,并愿意根据发行人的配售要求与发行人签订战略投资配售协议的法人。是与发行公司有密切业务联系,希望长期持有发行公司股份的法人。1999年7月首次提出战略投资者的概念。
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因为:首先是由地方国企改制的目的决定的。重组的目的不是一下子卖掉,也不是简单的卸下包袱。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着眼于做大做强。经过几年的改革,绝大多数中小型国有企业都进行了改制,现在还剩下400多家大中型企业。其资产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额的79.3%。对于这些资产庞大、在全省经济中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依靠内部职工入股或管理层买断,或出售部分净资产,甚至搞阶梯式重组,都有不同的弊端。因为,相对于企业庞大的存量资产,少部分内部人投资了股份,增量有限。它的产权结构不变,治理结构不变,内部人控制的格局不变。特别是这笔资金对于企业扩大规模、改善经营状况、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巨大资金需求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只有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才能借助外力的进入,带动各类经济资源进入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做大做强企业;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仍然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的国有企业纳入国际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