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弹射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说到电磁弹射,我们得从一个简单的概念说起,直线电机或者直线电机。在传统的DC电机中,输入是电流,输出是旋转机械能。
机械设计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滚珠丝杠把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但后来,人们发明了直线电机,它可以驱动零件做直线运动,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
直线电机的概念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如过山车、磁悬浮列车等。中国2006年从德国引进磁悬浮技术,实际上是为电磁弹射做准备。
简单来说,电磁弹射的核心就是利用磁力弹射,但是磁场是怎么来的呢?电流产生的磁场。我们知道,导线通电会产生磁场,如果中间放一个铁芯,磁场会更强。
但由于各种工程原因,电磁弹射一般不使用铁芯。电磁弹射的导轨上布满了通电的线圈,每一个线圈都有十厘米厚,大约有餐盘那么大,它们在轨道上形成一个又一个磁场。电磁弹射推进的物体是磁铁。
在磁场中,由于同性电荷相吸,异性电荷相斥的原理,滑块被向前推动。这些轨道中的线圈依次通电。当磁铁穿过第一线圈时,第一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吸引磁铁前进。
但当磁铁穿过第一个线圈时,枪托正对着磁场,异性被吸引,会被磁场拉回。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有两种方法。
第一是改变第一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改变磁场的方向。原本互相吸引,现在互相排斥。
但是经常控制电流的方向并不容易。还有一种方法,也是电磁弹射器采用的。当滑块经过第一线圈时,第一线圈停止充电,磁场消失。下一个线圈通电,在新位置产生磁场,推动滑块前进。
也就是说,在100米长的轨道上,形成一个又一个动态磁场,这些磁场接力推动滑块前进。
电磁弹射的概念其实很早就出现了。如果你去坐过山车,有些过山车是利用电磁弹射的原理推动过山车前进的。甚至一些地铁轨道交通也采用了电磁弹射原理。它本身并不是先进的科技。
但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项目,用于航空母舰和工程。以美国福特级航母为例,电磁弹射的轨道是91米。在这么远的距离如何保证物体的加速度,空气中的大量杂质如何影响海洋环境中的磁场,都会影响电磁弹射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