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是什么意思?谁能用通俗易懂的形象解释一下?
所谓VIE模式就是这样一种结构,在海外或者境外成立一个空壳公司,然后这个空壳公司和国内的公司,也就是在中国的公司签订一系列的协议,然后通过这些协议完全控制国内的公司。
那么空壳公司就可以上市了,因为签了这些协议之后,空壳公司就“等同”于国内公司了。这个VIE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公司能够顺利上市。
为什么要用这种“曲线救国”的方法?
我们举个例子。假设你现在在中国成立了A公司。然后因为各种原因,你的公司需要去海外上市,所以你要这么做:
先在海外成立C公司。你在中国的公司叫A,这个海外公司叫C,一般因为税务和监管的原因,C公司会设在开曼群岛或者维京群岛(BVI)这样的小地方。
这个公司C,再加上新老投资者等其他公司股东,会组成一个公司B,公司B一般也是位于开曼。这个B就是我们要拿到海外去的公司,比如美国的纽交所或者纳斯达克,一般称为上市实体。
出于各种税收、监管或管理方面的考虑,上市公司B将在香港成立D公司,B对D公司的股权拥有完全控制权,即新成立的D公司由上市公司B控制..
D公司将作为外国投资者在中国设立E公司。这个E公司有个专有名词叫“外商独资企业”,英文名字叫外商独资企业,很直观,也很好理解。业内人士一般简称WFOE。这家外商独资企业E将与你创办的这家中国公司A签订一系列各种协议,从而达到完全控制这家国内公司A的目的..
A和E签订的协议包括哪些内容?
1,股权质押协议
这是最重要的协议,即中国公司A的股东将其全部股份全部质押给这家WFOE公司E..
2.独家咨询服务协议
根据该协议,WFOE企业E向经营实体A提供独家知识产权和技术咨询服务,该实体向WFOE支付的费用金额为年度净利润。说白了,公司一年赚多少钱,都得给E公司。本质上,这是一个利益输送协议。
3.其他协议
如借款协议、资产运营控制协议、股票期权协议、投票权协议等。总之,所有协议的目的都是把这个国内的A公司等同于要上市的B公司。
所有这些完成后,一个经典的VIE结构就建立起来了。
也许你看到这里会很困惑。通俗地说吧,绕了这么大一圈,其实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这一家A公司上市,但实际上不可能,只好让这一家B公司海外上市,通过控制D和E,相当于完全控制了A公司,所以一般认为B上市相当于A上市。然后可以买b股。
关注微信号:升级内参,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