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备会计和财务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月末、季末或年末)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它是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和一定的编制要求编制的,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体系中的主要报表。
资产负债表本质上是一种静态的财务报表,以相对静态的方式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量和构成。换句话说,报表反映的财务状况只是某一点(编制日)的状态,之后企业的财务状况会发生变化。
2.意义
(1)通过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知道企业在特定日期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构成、承担的债务负债和投资者拥有的权益;
(二)评估企业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
(三)调查企业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
(四)评估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实力;
(5)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
(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和内容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分为账户和报告。
1.账户资产负债表
账户资产负债表,其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侧,左侧是资产侧,反映企业的资产情况;右边是负债和所有权益方,反映资产来源。资产总额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和。其简化格式如下表所示:资产负债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结构。
报告资产负债表
报告资产负债表纵向排列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表格的上半部分列示了资产项目,下面依次列示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报告中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其简化格式如下表所示: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中项目的分类和排列
因为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只能使用账户资产负债表格式,所以下面所有关于资产负债表的介绍和举例都是基于账户资产负债表。
1.资产项目的分类和排列
原则:根据资产的流动性,流动性强的在前,流动性弱的在后。(所谓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流动性,即能否变现,能否及时变现或不受约束地变现。)
(1)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
(2)非流动资产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材料、固定资产清算、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商誉、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
2.债务项目的分类和安排
原则:按还款期限顺序,还款期限短(一年以下)的先来,还款期限长(一年以上)的后来。
(1)流动负债包括以下项目: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税金、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其他流动负债。
(2)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预计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其他非流动负债。
3.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分类和排列
原理:按照持久度(企业的可用性)的顺序,持久度最高的排在最前面,持久度最低的排在最后。
所有者权益项目依次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库藏股、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四)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因为资产负债表是综合反映某一特定日期企业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报表,而所有相关账户的期末余额分类反映的是某一特定日期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所以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期末数和所有相关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内容上都是* * *的,这就决定了资产负债表项目应根据所有相关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但是,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所反映的内容与相关账户所反映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有些项目可以直接从账目上填写,有些比较笼统,有些比较集中。因此,资产负债表中有些项目直接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有些项目则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具体填列方法如下。
1.填写表中的“年初余额”
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栏的数字,应当根据资产负债表“上年末余额”栏的数字填列。本年度资产负债表中规定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上年度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本年度的规定对上年末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名称和数字进行调整,并在表中“年初余额”栏内填列。
2.填列表中各项目的“期末余额”。
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的数字应根据会计账簿填列。其中,大部分项目可根据账户余额直接填写,少数项目需根据账户余额分析计算后填写。具体填充方法如下:
(1)根据总帐科目余额直接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大多数项目的数字可以根据相关总分类账账户的余额直接填列。有些报表项目与会计科目相同,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累计折旧”、“短期借款”、“其他应付款”、“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2)根据几个总帐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如“货币资金”项目应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总分类账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存货”项目应根据“在途材料”、“原材料”、“生产成本”、“周转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的总余额填列;“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应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余额减去“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余额填列;“固定资产”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科目余额扣除“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填列;“无形资产”项目应根据“无形资产”科目余额扣除“累计摊销”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填列;由于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一般采用“关账不关账”的方法,所以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每个月末的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应根据“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科目的贷方余额合计填列。如果这两个账户合并后出现借方余额,则作为损失填列。
(3)分析计算总分类账所属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后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有些项目不能根据总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或几个总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而需要根据相关账户所属的相关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如“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
(1)“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总分类账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和“预收账款”总分类账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科目的坏账准备金额。即“应收账款”总帐科目的明细科目如有贷方余额,应在“预付账款”项目反映;如“预收账款”总帐科目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应合并计入本项目。
(这两个账户反映的是销售货款的结算,所以一起算。)
(2)“预付账款”项目应根据“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总帐科目所属各明细帐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即如果“应付账款”科目属于有借方余额的明细科目,也反映在本项目。
(这两个账户反映的是采购过程中的付款结算,所以一起算。)
(3)“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总分类账所属各明细分类账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果“应付账款”明细账户有借方余额,应在“预付账款”项目反映。
(4)“预收账款”项目应根据“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总分类账所属各分项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预收账款”明细科目如有借方余额,应在“应收账款”项目反映。
(4)根据总账账户和明细账户余额进行分析计算。
资产负债表上有些项目不能直接填列或根据相关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也不能根据相关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它们需要根据总账账户和明细账户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例如,对于“长期借款”项目,将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应从“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中扣除。
(V)资产负债表编制示例(见教科书第222页案例7-1)
例ABC有限公司20×9年65438+10月31日,各账户期末余额如下表所示:账户余额表。
注:根据期末数据,上述三个账户余额如下:
(1)“应收账款”总账科目借方余额40210元,由两部分组成:借方余额合计45210元的所有明细科目;所有明细账户贷方余额合计5000元。
(2)“预付账款”总帐科目借方余额4000元由两部分组成:借方余额合计5000元的所有明细科目;所有明细账户贷方余额合计1000元。
(3)“应付账款”总帐科目贷方余额79120元,由两部分组成:借方余额合计10000元的所有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89120元的所有明细科目。
根据上述数据,ABC公司10月365438+20×9日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如下(年初余额略):
资产负债表
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中相关数据的计算如下:
(1)“货币资金”项目金额根据两个账户的合计余额填列,即“货币资金”项目金额=850+200760=201610元。
(2)“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短期借款”、“其他应付款”、“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长期借款”、“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项目,直接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3)“应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之和+预收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之和-“坏账准备”科目余额= 45,265,438+00+0-720 = 44,490元。
(4)“预收账款”项目金额=预收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之和+预收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之和=5000+10000=15000元。
(5)“应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之和+预付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之和= 89120+1000 = 90120元。
(6)“预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之和+预付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之和=5000+10000=15000元。
(7)“存货”项目金额根据“原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合计余额填列,即“存货”项目余额= 135000+138000+7200 = 280200元。
(8)“长期股权投资”金额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余额减去“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即“长期股权投资”金额=30050-1000=29050元。
(9)“固定资产”项目金额根据“固定资产”科目余额减去“累计折旧”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即“固定资产”项目金额=2087520-804000=1283520元。
(10)“无形资产”金额根据“无形资产”科目余额减去“累计摊销”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即“无形资产”项目金额=600000-170000=430000元。
(11)“本年利润”贷方余额20,000元,代表公司当年实现的利润,“利润分配”贷方余额234,520元,代表公司截至上年末累计留存利润。在填列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时,需要将两者相加,计算出“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该项目代表截至本期期末的累计留存利润。因此,“未分配利润”的金额=20000+234520=254520元。
二、损益表
(一)利润表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收益表,用于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如年、季、月)的经营成果。损益表是根据“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等式编制的。
利润表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的财务报表,将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收益与同一会计期间的成本和费用进行匹配,找出该会计期间的净利润(亏损)。换句话说,报表反映的财务状况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结果,而且是若干期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一个小时)
2.意义
(1)通过利润表,可以知道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或亏损;
(2)分析企业利润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利润增减原因;
(三)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
(4)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未来一定时期的盈利趋势。
(二)损益表的格式
利润表作为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必须包括影响一个会计期间的全部利得和损失,包括生产经营的全部已实现收入,当期需要配比的全部成本和费用,以及当期发生的投资收益(或损失)和全部营业外收支。损益表有两种格式:多步式和单步式
1.多步损益表
多步利润表是根据企业利润的构成,按照经营活动和非经营活动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大小,逐级逐级编制的报表。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法,其步骤如下: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其中: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多步式损益表的基本格式如下:损益表
需要注意的是,上表是月度损益表格式。编制年度利润表时,将表中“本月发生额”改为“本年发生额”;将表中的“本年累计数”改为“上年数”。
2.一步式损益表
一步式利润表不是按照企业利润的构成一步一步计算,而是把当期所有的收入加起来,然后把所有的费用加起来,两者相减,通过一次计算得到当期损益。其基本格式如下:损益表。
损益表的编制方法
编制利润表主要是向信息使用者报告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的收入、费用、成本以及由此比率计算出的损益,所以利润表是一份动态报告,反映了报告主体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只有账户的金额才能反映一定时期的变动情况,所以利润表的编制是以账户的金额为基础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账户都与利润有关,只有损益账户(即收益账户和费用账户)中登记的内容才能计算当期的利润。因此,损益表是根据当期损益账户的金额来编制的。
1.本月金额的填报方式
(1)“营业收入”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本月总额填列。
(2)“营业成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本月总额填列。
(3)“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所得税费用”等项目,应根据各自总帐科目的金额填列。
(4)“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应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本期金额分析填列,属于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的,以“-”号填列。
(5)“投资收益”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分析填列。如果是投资损失,应以“-”号填列。
(6)“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投资收益”项目反映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分析填列。如果是投资损失,应以“-”号填列。
(7)“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项目反映企业处置非流动资产的损失。本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支出”科目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分析填列。
(8)“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项目是按不同基础计算的每股收益,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不要求在基础会计中掌握这两个指标的计算。
(9)报表中的其他项目,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项目,应按一定公式计算后填列。
2.本年累计金额的填列方式
本年累计金额反映各项目从年初到本月底的累计实际发生额,其金额等于截止上月末的累计金额与本月金额之和。
3.上年金额的填写方法
编制年度报告时,应将表中“本年累计数”改为“上年累计数”,并填写上年实际累计数。如果上年利润表中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本年利润表不一致,应按本年规定调整上年报表中的项目名称和数字,并在本表“上年金额”栏内填列。
编制损益表的例子(见教材第229页案例7-2)。
例如,ABC有限公司20×9年1个月的损益科目金额如下表所示:ABC有限公司损益科目金额。
根据以上资料,多步利润表编制如下:利润表
其中: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500000+15000 = 515000元。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30万+8000 = 30.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