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ke-Fungurume铜钴项目

目前,刚果民主共和国最著名的铜钴矿项目是Tenke-Fungurume项目,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加丹加省,距首都卢本巴希西北约180km(图1-2),矿区面积约1 600。该项目的股权构成为:美国自由港-麦克莫兰公司占56%,英国卢丁矿业公司占24%,刚果民主共和国国家矿业公司Gecamines占20%。

一期工程始于2006年,总投资20亿美元,是刚果(金)历史上最大的投资项目。共向刚果民主共和国政府支付了超过2.9亿美元的各种税费。该项目的最终产品是阴极铜和氢氧化钴。

2010年末,Freeport-McMoran公司估算项目矿石总储量约为1.37×108t,铜金属储量达4×106t,钴金属储量达41.1× 100t。C u平均品位2.95%,C O平均品位0.30%。该矿采用大型露天开采,汽车运输,日产矿石5×104t;生产工艺采用湿法冶金工艺(SX/EW),高品位矿石直接搅拌浸出,低品位矿石堆浸。计划年产铜11×104t,钴1× 100t。并计划在未来5 ~ 7年内扩大生产,达到年产铜40×104t以上。2011年,腾开-富钴如美项目生产阴极铜12.7×104t,生产成本约为1.07美元/磅(约15 000元/t)。可见,该项目的经济效益是极好的。

本项目的找矿历史可追溯到1917,当时地表出露了许多氧化矿露头。在随后的十几年里,许多矿业公司在这一地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钻探工作,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社会环境动荡、铜价低迷等原因,该项目长期没有实际开采,处于停滞状态。伦丁公司从1994开始与G ecam ines接触洽谈,并于1996年7月通过竞标成功获得Tenke-Fungurume项目开发权;随后,必和必拓和菲尔普斯道奇先后参与了该项目的评估和开发。2005年,该项目开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的基础设施项目;2008年3月,露天开采开始开采;2009年3月,湿法冶金厂开始设备调试,生产出第一批阴极铜。2010 10,与刚果民主共和国政府就合作开发项目达成最终协议;2011年11月,启动第二期扩产计划。在2009年和2010年,本项目完成了51 811m和43 131m进尺钻孔,共计604个钻孔。未来,公司将继续在项目区内其他未开发区域开展探矿工作。

Tenke-Fungurume项目的基岩为Kibara超群,矿体赋存于新元古代加丹加超群的Luon群中,与整个中非铜钴矿带的情况一致。该区沉积盖层被认为是克拉通中形成的裂谷盆地环境;晚期泛非运动(500 ~ 650 Ma)引起沉积地层强烈而广泛的变形。Tenke-Fungurum e区地层层序见表4-5。

表4-5 Tenke-Fungurume项目区序列表4-5

Tenke-Fungurum e项目中的铜钴矿化沿着层理发展,显示了两个平行的矿带,中间有零星的矿化(图4-2)。上部矿化层为SD B(片岩白云质页岩),岩性为白云质页岩;中间部分是RSC(罗切斯硅石使用纤维素)和硅质白云石,下部是RSF(罗切斯硅石使用feiuille Tees)和薄层白云石页岩。上、下矿化层厚5 ~ 15m,中间夹层厚20m。铜矿化在RSF下的RAT(罗切斯泥质岩)和矿体附近的地层中广泛发育。RSC地层中有很高的钴矿化。氧化矿石中的矿石矿物主要是孔雀石、假孔雀石、硅孔雀石和水氯镁石。赞比亚的地层变质作用相对较弱,仅显示低级云母。

总体而言,Tenke-Fungurume项目区地层的特征是一个封闭的背斜或褶皱构造,由于后期强烈的挤压推覆作用,后期被断层破坏。矿区构造主要表现为外部挤压造成的强烈褶皱和断层,浅层薄层地层被推至地表,地层反转和小冲断构造十分普遍(图4-3)。这些褶皱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形态和空间分布。

整个项目实际上包括许多大大小小的矿床:Kwatebala、Tenke、Fwaulu、Mwadinkomba、Kansalaw ile、Fungurume、Mambilima和Pumpi。矿床的矿化类型包括氧化矿、混合矿和硫化矿。

2011年末,项目NI43-101报告(伦丁矿业公司,2011)采用Cu截止品位1.3%(钴品位按系数4.0折算为铜品位)计算。累计铜资源量为1600×104t,钴资源量为160×104t。

图4-2 Tenke-Fungurume项目矿体地层特征

图4-3 Tenke-Fungurume项目典型剖面图4-3

表4-6 Tenke Fungurume项目资源表

Tenke-Fungurume项目采矿权面积巨大(达1600km2),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地层出露完整。该地区仍有许多裸露的地表矿化,尚未得到钻探工程的证实。目前,项目公司的勘探重点是寻找地表埋藏浅、品位高的氧化矿资源,采用空气反循环钻井提高资源水平。同时也关注深部混矿和硫化矿资源,为将来开采和处理这些资源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