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2006年新疆棉花收购价及其未来走势?【九月后】谢谢。迫切需要这一信息。
新的一年开始了!65438+10月4日是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引入询价交易的首个交易日。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于8.0676,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次创下去年7月人民币升值以来的新高。站在新一年的起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次刷新,让我们一起期待新一年的棉花市场。
在目前的形势下,2006年棉花市场的未知因素很多,每个因素的变化都在影响着市场的供求矛盾,有时甚至某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改变供求关系。2006年棉花市场走势曲线将如何演绎?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家宏观经济环境为2006年棉花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宽松的环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数业内人士对今年棉花市场持乐观态度,一致认为市场将在一定范围内平稳运行,底线为1.3万元/吨。有业内人士认为,2006年棉花最高价可能达到1.6万元/吨。
但是今年棉花市场怎么稳定呢?
五一节前:棉价将呈上涨趋势。
目前棉花市场运行平稳,65438+2月末国家下达的89.4万吨棉花进口配额超出行业预期。棉企皆大欢喜,惜售、看涨心态的燃气再次恢复;在不满足的失望中,纺织企业调整了年前补库存计划,部分纺织企业转向国内市场;而且也坚定了一些产棉区棉商看涨后市的信心。元旦过后,他们提高籽棉收购价格,抢占有限的市场资源。所以元旦后棉价小幅上涨。
65438年10月9日全国棉花价格指数为14221元/吨,较2005年2月30日上涨53元/吨,较元旦后前三天明显上涨。分析认为,今年五一前夕,棉花市场将走出一波上涨行情。主要影响因素有:纺织品需求、棉花种植面积和新疆棉价的拉动。
需求是影响棉花市场走势的最根本因素,供求关系始终是制约市场走势的主要矛盾。“1-4月是中国纺织需求旺季,纺织形势将好于2005年第四季度。”河南通州棉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刚民认为。他分析,一方面,众所周知,从纺织行业的特点来看,1-4月是历年纺织市场的旺季,需求增加可以带动棉价上涨。另一方面,2005年中国纺织业进入后配额时代,纺织品出口频频遭遇欧盟和美国的特殊保护和限制,纺纱产量同比增长23.02%。今年,中国纺织品需求将继续稳定增长,上半年出口欧盟和美国的纺织品数量已经确定。在纺织品出口形势明朗的情况下,纺织品需求将会增加。这将对棉价上涨形成有力支撑。
农业部副部长范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种植专业会议上表示,农业部初步考虑“十一五”期间,我国棉花面积应稳定在8000-8500万亩,总产量约650万吨,满足纺织行业70%左右的棉花需求。2006年,力争棉花种植面积恢复到8000万亩以上,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使总产量恢复到600万吨以上。
今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取决于未来棉花价格的走势。目前棉价的低利润空间让棉企叫苦不迭。一些棉企因为成本高而“奄奄一息”。如果棉价下跌,部分棉企将受到伤害,势必影响今年棉花种植面积。去年年底国家只下达了89.4万吨棉花进口配额,表明了国家的态度,不想过度打压棉价,从而影响后期棉花市场走势,进而影响今年棉花种植面积。这个国家真诚地希望棉花价格稳定。可见国家政策对未来棉价有一定的利好作用。
“由于运力紧张,3月份新疆棉花将出疆,这将提升棉价,棉价可能运行至1.5万元/吨。”同样认为棉价将在五一前走出上涨行情的河北银河集团星宇棉花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启宇说。年前新疆棉花很难离开新疆。3月,新疆棉花将陆续出疆。目前2级新疆棉销售价格约为1.43万元/吨,新疆棉出疆后成本约为1.5万元/吨。所以加上500元/吨的出库费用和仓储费用一个月100元/吨。此外,从内地棉花的成本计算,3月后棉价有可能为15000元/吨。以2005年6月5438+10月内地棉企收购的三级棉估算,三级棉加工价格将达到14200元/吨以上,再按照每月100元/吨的仓储等费用计算,3月以后棉花成本价可能上涨至14800元/吨。
同时,魏刚民指出,后期追加棉花进口配额的数量和速度、人民币汇率的变化、纺织品出口情况以及发达国家取消棉花进口配额的时间也将是制约棉价走势的重要未知因素。
宏观环境正在改善。
国家提倡企业稳定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6年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最重要的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具体来说,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此同时,65438年10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的2006年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货币政策的预期调控目标,增加货币供应量,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7日的全国棉花市场交易商论坛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第二客户部主任夏文生表示,2006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加大对棉花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力度,并向全产业链延伸,从大局出发,从政策、市场、服务意识入手,但需要做好风险管理。可见,今年国家提倡企业审慎稳健经营,即稳定发展。
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棉花形势分析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许表示,今年中国纺织需求将继续平稳增长,但增速将有所放缓,纱线产量将达到15万吨,比2005年预计纱线产量增加14万吨,棉花消费量约为1000吨。
同时,今年纺织行业被列为产能过剩行业。有业内人士分析,行业调整的整体提法是“推”,推广的关键词是“推”。动就要动。“推”是政府的意志,是一种政策行为。说到棉花链,宏观经济对它的影响是一个相对中性的过程,因为内需的提振相对缓慢,纺织行业的调整在淘汰中有所改善。这一过程对棉花资源总需求的影响小于结构性影响,也就是说,纺织行业的调整并不意味着整个棉花消费的调整。
谢启宇对今年的棉花市场非常乐观。他表示,目前89.4万吨棉花的进口配额根本无法在市场上形成购买力。目前获得棉花进口配额的纺织企业,由于目前国外棉花的价格优势很大,视其为宝,对其用途早有算计,不会在这个权利上轻举妄动。他认为8月份以后,棉花价格将高于2005年同期。他分析说,根据ICAC在2006年6月5438+10月的月报中的预测,2005/2006年度的平均Cotlook A指数为每磅65美分,比前一年高出13美分。那么,后市国际棉价还有大幅上涨的空间。如果美棉运行在60美分以上,棉花进口配额会在多头心理下形成购买力,带动中国棉价上涨。目前,棉花价格将处于低位。
负压特别大。
很多利多因素前面也有很多利空因素,当前市场中利空因素和未知因素对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谢启宇表示,今年前段时间发达国家取消棉花出口补贴,会对棉价形成阻力。业内盛传发达国家将于今年8月1日取消棉花出口补贴。在美国取消棉花出口补贴之前,大量美棉将涌向中国港口,国际棉价将因出口压力而走低。
首先,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9日表示,预计2006年我国新棉收购价格与2005年基本持平。据悉,2005年全国标准棉平均收购价格预计为每吨640元左右,销售价格约为每吨1.4万元,处于历史高位。他还表示,棉花市场调控的重点是保持棉花价格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以稳定棉花生产,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纺织行业健康发展。这说明国家不会支持当前和未来棉花价格的过快上涨。
其次,从相关产品来看,据业内人士介绍,去年棉花价格在相关农产品中处于较高价位。涤纶短纤价格在1.05万元/吨左右,比棉花低3000元/吨,棉纤比处于1.35:1的较高水平。因此,目前棉花的价格对比表明,与密切相关的产品相比,国内棉花价格相对较高。由此可见,棉价存在下行空间。第三,今年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一年。在现行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几种主要货币组成货币篮子,篮子中任何一种货币的变动都可以影响人民币的价值。因此,在这种制度下,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也将根据市场规律灵活波动。新华网的文章称,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国内外相对稳定的经济学家一致认为,今年中国汇率改革将继续,人民币将按照市场预期继续小幅升值,升值幅度约为3%。
最后,从国际市场来看,根据美国农业部6月5438+2005年2月的全球农产品供需预测报告,2005/2006年度全球棉花生产和消费略有增长,期末库存上升,总体供需形势保持平衡。据世界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预测,受今年高价的鼓舞,2006/2007年度世界棉花种植面积将增加3%左右,达到3570万公顷,国际供求形势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从长期趋势来看,目前全球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总体来看供大于求,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此外,今年中国纺织品出口不会一帆风顺,纺织品贸易战远未结束。我们应该时刻警惕国际市场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可能采取的“限制”措施。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中心主任孙怀斌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棉花形势分析会上指出,未来2-3年,美国和欧洲对我国纺织品实施特保的可能性会减弱,但仍有可能对我国纺织品实施其他方面的限制。它将直接影响纺织棉的需求和供需矛盾的走向。
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业内人士认为13000元/吨将是今年棉价的底线,最高棉花可运行至16000元/吨。但国家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将本着保持棉花价格在合理水平上基本稳定、稳定棉花生产、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纺织行业健康发展的原则,对棉花进行调控。未来棉花市场还有很多未知因素,比如今年确切的棉花种植面积,突发的不可抗力因素等等。以上分析仅为读者提供市场分析依据。未来棉花市场的走势会出现在上述多空因素的争夺和未知因素的变化中,需要我们不断关注。
/news/onews.asp?id=1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