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江苏省批准的科学工作室学校宿迁有哪些学校?
建校以来,学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高举教育创新大旗,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外延扩张快速推进,内涵建设扎实推进。短短三年时间,就建成了一所万人大学,走上了一条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创造了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
目前学院占地面积1210亩,学校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在校生15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3400人。专任教师66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30%,博士、硕士占42%。教学设施完善,生活设施齐全。藏书165438+万余册。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建成了5个实验中心、6个独立实验室、77个其他实验室和85个校外实习基地。校园布局科学合理,建筑造型现代新颖,建成了集自然景观和现代人文精神于一体的现代化、数字化、园林化的“四美”校园。
航天学院现有本科专业39个,专科专业10个,涵盖8大学科,重点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和部分专科层次的实用型人才。所有本科专业由联合院校统一安排,按照联合院校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院系主任由联合院校选派,主课讲师由联合院校教授、副教授担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质量得到充分保证。本科生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由联合建设学校颁发。
空白苏州大学负责法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广告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共建;
空白扬州大学负责联合开设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文秘)、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园艺、初等教育(师范)等专业;
空白江苏大学负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加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共建;
空间南京工业大学负责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交通工程等专业的共建;
空白徐州师范大学负责共建英语(师范)、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美术(师范)、音乐(师范)、教育技术(师范)、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
空间南京财经大学负责金融、会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共建;
空白南京工程学院负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自动化(数控技术)、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计算机设计(艺术设计)、工业工程等专业的联合建设;
空白南京师范大学负责组织指导各专业公共基础课的教学。
此外,学院还设有文秘/计算机(双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建筑工程、建筑装饰技术/计算机应用(双专业)、建筑设计/城镇规划(双专业)、实用英语、日语、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等10专业。
航天学院牢固树立“育人为本、质量为生命、教学为中心”的理念,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大力实施“质量工程”,按照本科院校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体现办学实力、突出核心竞争力的突出内容。教学管理规范有序,教学中心地位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6月,165438+10月,学院通过本科教学水平咨询评估,本科教学水平已进入省内同类高校前列。
航天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人”的理念,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搭建学生成长的平台,努力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社会需要的人、国家贡献的人。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和可比考试中均取得优异成绩,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目前已经形成了“自强不息、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优良学风。
五年来,Spaces为社会培养了两名高质量的本科毕业生,赢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2006届毕业率96%,学士学位授予率69%,学生党员占28%。英语四级通过率61.2%,英语专业八级通过率73.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2007届毕业率96.1%,学士学位授予率71%,党员占30%。英语四级通过率63.9%,英语专业八级通过率78.2%,分别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365、438+0个百分点和全国正常通过率35个百分点。2006届毕业生22人,2007届40人,52人被浙大等名校录取为研究生。本科二本就业率98%以上。
空间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6个国家和地区的1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2007年与美国席勒国际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等专业,向国外高校输送了第一批留学生,填补了宿迁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空白。
空间宿迁学院是江苏省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产物,实行“省市共建、八校共建、合作办学、公办民办”。
空白“省市* * *共建,八校共建”——办学体制创新。学院由市政府和八所大学出资,省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省教育厅厅长任主任,宿迁市市长任副主任,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任主任。
空白“八校共建,合作办学”——办学模式创新。八所院校各建一个系(部),由八所院校聘任若干专业、系主任和专业主任,按照共建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毕业生由共建学校颁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教学工作由宿迁学院组织,学生工作完全由宿迁学院负责。
"公办民营"--运行机制的创新。该学院是一所公立学校,按照私立机制运作。在人事管理上,实行人事代理,全员聘用,精简机构、人员编制和岗位,做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在分配制度上,要实行按岗付酬、同工同酬、绩优多劳多得,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后勤服务完全社会化。
空白“运作社会资金参与建设”——投资体制创新。学院实行股份合作制。市政府与8所学校共建学院,各出资6543.8+亿元,省政府支持6543.8+亿元。在此基础上,学院广泛运作社会资金,完成了校园“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首批项目,实现了投资体制的多元化。
航天学院在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模式上的创新,兼具公办和民办的优势,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无穷的活力。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博采众长,博采众长,确保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学,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办学的新路子。
“十一五”期间,学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立足宿迁、面向地方、服务江苏、辐射全国”的定位,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学院办成以教学为主要任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多学科大学。目前,学院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加快“质量工程”建设步伐,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办学特色。到2010年,学院综合实力将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到2020年,将学院建设成为师资优秀、设施一流、环境优美、学风浓郁、特色鲜明、贡献突出的一流地方大学。
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共建的八所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宿迁学院一定能够建设成为一流的地方大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两个率先”、建设“高教强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