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为什么一个白酒公司值得长期投资?
8月28日,洋河股份(002304。老牌葡萄酒公司SZ)发布了2020年半年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29亿元,净利润54010亿元,基本每股收益3.59元。
其中,不考虑疫情对营收端的影响,3.6元的每股收益依然或多或少显示了这个品牌在资本市场的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随着这份中报的发布,处于转型期的洋河也为外界提供了一个窥视的窗口。大家都很想知道这家历史悠久的酒企的未来是怎样的。
首先,对于洋河的营收端数据,有少部分人给出了“不及预期”的评价。
但在对中报和白酒行业数据的深入研究下,不难发现,这个评价更多的是一个业余爱好者的肤浅判断。
谁的期望?什么期望?
纵观一系列高端白酒品牌的半年报,不难发现,除了茅台和五粮液这两家“百事通”企业外,大部分品牌的营收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其中,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销售76亿元,下降4.72%,顾靖酒厂销售55.2亿元,下降7.82%。
这并不意外。毕竟酒还是用来喝的,不是每个品牌都能像茅台一样炒成金融期货。
熟悉白酒行业的人都知道,白酒市场,尤其是高端白酒,背后是以礼品、餐饮为代表的社交场景。疫情黑天鹅之下,社交活动被大大压缩,酒自然难卖。
从这个角度来说,洋河营收“不及预期”的说法完全不合逻辑。
回到洋河本身,熟悉这家企业的人也知道,洋河的去库存改革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开始了。
这里说的改革,其实就是清理洋河自身和供应商积累的老产品,从而为新品的全面铺货奠定基础。
可以说,现在的洋河正处于转型期。一方面是老产品的库存还没有完全释放,另一方面是新品的预付款还没有开始。权衡之下,财报的数据自然不会特别好看。
尽管如此,洋河股份半年报还是有一些“亮点”。Wind数据指出,洋河股份平均每股收益3.6元,仅次于茅台,位居行业第二。同时,其净资产收益率、净利率等关键财务指标也位居前列。
而这只是洋河转型过程中释放信号的一小部分。
还是那句话,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与其先入为主的判断,不如着眼于后续变化的结果。
企业的商旅不可能一帆风顺,这也是我们需要透过表象深入思考的原因。
一份半年报和年报中的营收数据,远不能定义一家公司的投资价值;相反,对于敏锐的投资者来说,优质企业的内控将是他们入市的最佳时机。
这对洋河来说也是一样的。比起别人的评论,更重要的是理清这个企业背后的商业逻辑,也就是明白一件事:
洋河是否是一个值得投资的企业。
我们不妨从行业角度来分析一下:
长期来看,白酒市场的好坏与食品饮料板块的整体强势表现密不可分。食品饮料领域作为一个强需求市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主要以内需为主。在当前经济内循环背景下,具有较高的业绩确定性,值得长期配置。
最近的上涨也证明了这一点。不仅茅台等一批白酒企业,伊利、涪陵榨菜、双汇发展、海天味业、恒顺醋业、中炬高科、安靖食品、无味食品等都创历史新高。
同时,随着疫情的逐渐退去,以及下半年中秋、国庆等诸多节点,高端、次高端白酒的基本面势必将迎来反转。
在此基础上,与其说疫情对白酒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不如说白酒行业完成了一轮洗牌,而随着大量抗风险能力不足的中小白酒企业退出牌桌,高端白酒品牌的空间将进一步拓宽。
这也意味着,决定中国白酒企业新一轮竞争的关键词是品牌力和分销量。
未来,谁讲的品牌故事更好,谁能在全国范围内传播更多的销量,谁就能笑到最后。
在这两点上,洋河的优势依然存在。
首先是品牌力。早在半个月前,全球权威品牌价值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在英国伦敦公布了“2020年全球烈酒品牌50强”榜单,洋河以高达76.66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球第三。
在发行数量上,半年报的数据也显示了洋河拓展市场的野心。
数据显示,疫情期间,洋河省外销售收入较同期增长1.02%,达到50.56%。在白酒“出省”的背后,洋河这个起源于江苏的老牌白酒企业,正在逐步尝试摆脱过去的地域标签,发力全国高端白酒市场。
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投资白酒和洋河的逻辑依然成立。
更重要的是,洋河人自己也对洋河的未来充满信心。
“人生就像骑自行车,要想平衡就必须往前走。”
不久前,在“梦之蓝+经济发展论坛”上,洋河股份执行副总裁、集团贸易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分享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这句话。
抛开疫情对白酒行业的影响,这句话其实某种程度上概括了洋河近年来的发展策略:“向前”与“平衡”相辅相成。
“向前”方面,洋河半年来一直以其尖刀产品“梦蓝M6+”加大高端市场的布局,一路向前,在品牌、营销、渠道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和变革。
这里的“梦蓝M6+”是洋河2019战略推出的产品。与最初的“梦之蓝M6”相比,该产品在质量、规格、形象和防伪方面都进行了升级。
截至目前,“梦之蓝M6+”已在全国市场渠道完成,在团购招商市场销量稳步上升。
此外,洋河也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努力寻找企业管理的“平衡点”。在“厂商整合”战略的帮助下,公司过去高速推进遗留下来的弊端正在被一一纠正。
首先是调整整个营销体系。如果说洋河过去的经销特点是“大品牌、小团队”,那么现在的洋河已经不再追求经销商数量和渠道的无限细化,而是在“一商为主,多商为辅”的理念指导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经销商团队。
其次,洋河在拥有初步战斗力的经销团队后,还在通过季度返利、年度返利等一系列措施反哺经销商团队,从而打通渠道优化和库存控制的环节,进一步提升整体产品价格和渠道利润。
最后,为了保证经销商团队的凝聚力,洋河还在努力营造“亲商、爱商、重商”的和谐营销生态。通过组织旗下经销商观看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田文一号发射等活动,激发团队向心力和创业激情。
从这个角度来看,洋河目前在财报数据上反映出来的“减速”,并不是因为外部风暴的阻力,而是“空中加油”的内部调整和修正。
巴菲特说,最好的投资方法是买了股票后五年不去交易所。
这背后,投资,尤其是长期投资,不仅需要眼光,更需要信心和决心。
对于一年未变的洋河,市场还是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包容。让它充满,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