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一家上市公司

全面分析上市公司,可以从基础分析和技术分析两个方面考虑。基本分析的主要方面有:(1)国内外政治、经济、金融形势;(2)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总体分析;(3)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及其前景;(4)政府对股票市场采取的政策,以及股票市场的资金和人气。技术分析是指运用各种统计科学方法,根据股票变化的轨迹,寻找股票价格未来的变化方向。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股民,都很难有足够的上市公司综合分析能力。我们将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确定上市公司的综合分析。第一,根据公开信息分析,上市公司有向社会公众派发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和定期发布中报、年报的法定义务。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要学会从这些公开信息中吸收有用的信息,提高投资收益。分析上市公司公开信息的目的是通过了解上市公司的过去来分析其未来,尽可能选择有成长性、低风险的公司来规避风险,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主要包括其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等事项。选择上市公司的主要依据是其经营情况和市场表现。第二,根据几个财务指标来分析市政公司的成长性。鉴于年报披露的财务数据并非固定的经营成果,而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按期间数对各种财务项目发生的时间做出的判断,即不反映公司停业或清算的实际情况,而是反映持续经营过程中的变化。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公共财政状况的动态评价。投资者只关注和追求报告期内是否盈利,盈利多少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根据上市公司的历史和现状来分析其未来的发展。1,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最重要指标,其经济含义自有资金的投入产出能力。净资产收益率高说明公司资产利用充分,配置合理,资源利用效率高。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左右,一般可以认为是中等盈利能力,超过15%则认为是强盈利能力。对于有成长性的公司,资源的分配通常是合理的。所以获取净资产的能力比较高。只有盈利能力达到平均水平以上,它的增长才是高质量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度盈利是不可靠的,应该警惕。同时也要分析净资产收益率的波动。波动大说明不稳定,即使近期很高,也要注意有反复的可能。2.业务和利润的增长(1)主营业务增长率。通常,有成长性的公司大多是主业突出、经营相对单一的公司。因此,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可以作为一个指标,更好地考察公司的成长性。主营业务收入的高增长率说明公司产品市场需求大,业务拓展能力强。如果一个公司能够连续几年保持30%以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基本可以认为该公司具有成长性。(2)主营利润增长率。一般来说,主营利润稳定增长,占总利润比重增加的公司,都处于成长期。虽然部分公司年内利润总额大幅增长,但主营业务利润并没有相应增长,甚至大幅下降。这类公司素质不高,投资这类公司尤其需要警惕。这里可能存在巨大的风险,也可能存在资产管理费等难得的机会。(3)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最终结果。净利润增长是公司增长的基本特征,净利润增幅较大,说明公司经营业绩突出,市场竞争力强。反之,净利润增长很小,甚至是负增长,就不是增长。3.影响利润变动的各种因素分析(1)利润总额构成分析上市公司利润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其他业务和投资收益。其中,投资收益一部分是股份制企业的回报,一部分是短期投资回报。如果短期投资回报比例过大,说明这家公司的利润来源很不稳定,公司经营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的原因是公司主营业务量的增减,经营成本和各项费用的增减。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运营成本和各项费用大幅增加,很可能是公司的管理或市场状况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投资者还要分析总利润有没有掺水。因此,投资者应特别注意分析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金额和构成,看是否存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分析财务费用和长短期贷款是否匹配。分析公司各种资产的变动历史,看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转售是否正常。同时也要看存货中是否存在隐性损益。(2)利润增长点分析(3)在建工程分析。在建工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经营性在建工程和非经营性在建工程。在建生产经营项目可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促进公司进一步发展。因此,要重视对在建生产经营项目的分析。首先分析了在建项目建成后能否扩大现有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份额。其次,分析了在建项目的规模,这将决定公司未来的利润增长。再次,分析在建项目的建设过程,在建项目建成投产的时间也决定了上市利润的增长过程。(四)公司重组、收购、兼并活动分析。这些活动具有迅速增加生产经营规模的特点,往往导致公司的快速发展。但这些活动往往不容易从公开信息中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