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银行的发展历程
截至3月底,已在全国21个重点城市设立了2014、1总部、13个一级分行、8个二级分行、4个直属分行和60多个支行,与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的259家银行的584家分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2011年3月20日,渤海银行审议通过了2010年度报告。各项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截至报告期末,该行总资产约2650.86亿元,较年初增长654.38+025.57%,其中:贷款(含贴现)合计924.32亿元,较年初增长32.55%;投资及其他金融资产386.55亿元,比年初增长65.438+052.84%。负债总额2556.70亿元,比年初增长65.438+027.72%,其中:存款总额(不含同业)65.438+0.3435438+0.8亿元,比年初增长37.64%;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款668.53亿元,比年初增加65,438+0,65,438+070.67%。
盈利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报告期内,本行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9.4亿元,比上年增长78.12%;中间业务净收入2.79亿元,比上年增长965,438+0.52%;成本收入比565,438+0.65,438+07%,比上年下降5.565,438+0个百分点。税后净利润7.78亿元,比上年增长203.5438+0%。
资产质量进一步巩固。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不良贷款65,438+00,065,438+030,000元,较年初增加3,037万元,不良贷款率0.11%,较年初增加0.01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累计计提贷款减值准备654.38+0.400亿元,当年计提5.6亿元。拨备提取率为654.38+0.565.438+0.05%,拨备覆盖率为654.38+0.398.05%。资产质量和拨备水平保持在良好水平。
经营效益实现跨越式增长。截至报告期末,本行税后净利润比上年增长203.31%,较一五计划增长116.0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比上年提高3.82个百分点,比一五计划指标提高1.73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有所提高。中间业务净收入比上年增长965,438+0.52%,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增长439.26%,呈现强劲增长势头。上述主要指标的提升,为全面完成我行“十二五”规划各项指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渤海银行的发展优势
(一)全新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作为新银行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体制机制上没有障碍;二是没有不良资产负担;三是在信息化建设上具有跨越式发展优势;第四,没有冗员负担;五是汇聚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不受旧观念的束缚。
(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渤海银行是1996以来第一家获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第一家总部设在天津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天津市政府将其定位为立足天津,辐射全国主要经济区域。渤海银行立足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前沿,积极开发金融新产品,提供高品质、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努力成为社会最信赖、最受客户欢迎的银行。渤海银行的成立将对进一步完善天津金融服务功能,促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渤海银行自成立以来,得到了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2008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将渤海银行设立10家分支机构列为推进金融创新20工程重点项目中的重点工作之一,要求渤海银行尽快完成全国范围的网点布局。在天津市委、市政府和银监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渤海银行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和资源,加快分行建设步伐,年内顺利实现天津、太原、成都、济南4家分行和唐山6家分行开业的目标。拟设的上海分行已于2008年获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启动。
(3)依托战略投资者的先进管理经验
渤海银行以发起方式设立,全部由中外发起人认购股份,全部注入货币资金。与现有的中资商业银行不同,渤海银行是首家在发起设立阶段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中资商业银行。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作为渤海银行的第二大股东,拥有19.99%的股份。渣打银行是一家在全球新兴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国际商业银行。也是进入中国最早、经营历史最长的外资银行。渣打银行作为渤海银行的海外战略投资者,将调动其丰富的全球资源,发挥其银行经验,为渤海银行提供全方位支持,并在产品开发、风险控制、联合推广等方面与渤海银行全面合作。与其他发起人一起,对渤海银行的安全、高效、稳健经营负有重要责任。渤海银行早期按照渣打银行的模式,建立了矩阵式管理架构。
(4)地处环渤海经济发达圈。
早在1997年底,国务院就明确了天津的城市定位,即“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和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天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连续10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6年、2007年、2008年GDP增速分别为14.4%、15.1%、16.5%,达到6354亿元,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天津的金融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金融体系和结构的调整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地理上看,环渤海地区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从经济发展来看,天津在老工业转型升级后,投资了很多项目。在全球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背景下,许多跨国公司选择天津作为生产基地,对资金的需求很大。天津市政府提出,天津要“加快发展金融、物流、商贸会展、房地产四大主导产业”,并明确提出要“推进北方重要金融中心建设”。
渤海银行在支持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渤海银行要主动承担金融改革创新的任务,着力建立综合性银行,创新金融产品,为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和天津滨海新区综合改革试验的成功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天津滨海新区聚集了一批特大项目,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为银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渤海银行抓住滨海新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努力开发适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截至目前,渤海银行批发银行的客户几乎涉及天津市所有重点行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支持天津城投集团及天津高速、海河建设、道路管网等子公司,以及土地整理中心、滨海城投、保税区投资控股公司、天津铁路投资公司等大型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主要支持了SMIC、LG电子、海泰数码、方正钟燕、中环电子集团(609电缆)、中邮普泰、摩托罗拉最大经销商。在石油和化学工业方面,我们主要支持渤海化工集团(包括渤海精细化工、田波化工、天津碱厂等)。)和壳牌石油公司。在冶金行业,天津钢管集团、天铁冶金集团、天津钢铁集团、轧钢集团、荣成钢铁集团等。在汽车行业,我们优先支持一汽李霞、钟平集团、华远丰田等重点汽车生产和销售企业。在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行业,我们主要支持制药集团(太平集团、李生制药)、天药股份、天士力等。在新能源和环保行业,重点支持李绅电池;在食品、纺织和造纸行业,我们主要支持康师傅集团及其周边子公司、田放投资、玖龙纸业等。在公用事业行业,支持了天津燃气集团和天津自来水集团。同时,还支持了天津TEDA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天津港集团、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天津海河下游开发有限公司,有力支持了滨海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渤海银行在支持天津经济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2008年6月65438+2月31,渤海银行贷款净额达到343.53亿元,较年初增长91.49%。吸收存款达到486.53亿元,较年初增长111.99%,经营业绩显著。
(五)经营特色鲜明,提供优质服务。
鲜明的特色是银行在激烈竞争中避免同质化的基础。随着全国网点布局的进一步完善,建立统一的渤海银行服务和营销模式,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已成为一项战略任务。渤海银行从标准化网点(形象、布局)、标准化流程、标准化营销架构、标准化服务等方面开展培训、监督和考核,逐步形成了鲜明统一的渤海银行服务和营销特色。渤海银行的建设目标是“提供卓越的客户体验”,通过为目标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抓住市场机遇,开展业务。基于目标客户的市场定位,渤海银行将根据客户结构和资本状况,进一步为目标客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产品。
(六)引入矩阵式管理结构
渤海银行引进国际先进理念,以集权经营模式为基础,初步建立了设置合理、分工明确、功能全面、人员到位的矩阵式管理银行架构。矩阵管理的优点是:首先,既能完成任务,又能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第二,可以把各个部门的专业人士聚集在一起,集思广益,互相协调,加强组织的整体性;第三,可以避免各部门的重复努力,从而降低成本;第四,可以加快工作进度;第五,各个部门的专业人员可以借此机会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第六,管理技术可以更加专业化。
渤海银行的业务结构与国内现有银行完全不同,是目前国内银行大力推行的改革方向。在国内没有相关经验的情况下,渤海银行从零开始,克服各种困难,初步构建了以一线业务为中心的分工明确、职责明确、条块管理、管控严格的矩阵式管理架构。通过总行和价值中心双线管理,对银行业务起到了良好的引导、管理和推动作用,并将
(七)风险控制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严格、有效。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渤海银行一方面加快业务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加强风险管控。因此,渤海银行建立健全了统一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批准了风险管理制度、基本原则、风险偏好声明等董事会层面的控制和政策文件,建立了独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完善高级管理层和操作层面的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和操作流程,加大对员工风险管理能力的培训,确保全行风险暴露控制在董事会批准的风险偏好声明范围内。具体而言,我行风险管理政策体系框架分为三个层次:董事会政策、管理层政策和运营政策。针对每个重大风险,建立由三道防线组成的风险防范体系。相关部门是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部门和法律合规部门是风险管理的第二道防线;审计部门是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在风险管理职能方面,划分了总行、管理中心和区域风险管理团队,建立了审批中心、合同中心、限额中心、贷后管理中心、信息中心等六大风险管理中心,规范了操作流程,提高了操作效率。同时,基于渣打银行在现金风险管控方面的经验,结合渤海银行的实际情况,开发并投产了风险计量模型系统,实现了风险量化数据的电子化和标准化。构建法律合规风险管控体系,制定发布合规风险管理政策、法律风险管理政策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优化合规风险管理流程,制定关键合规标准,为法律合规风险管控提供制度保障。自筹建以来,本行一直致力于构建“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内部控制体系,以确保本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实现。
渤海银行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的持续努力,使其风险管理能力在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截至2008年6月65438+2月31,该行不良贷款率为0.25%,在各大商业银行中最低。良好的资产质量为银行的业务扩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8)管理团队经验丰富。
本行董事长、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财务总监均为经验丰富、素质过硬的专业人士。在经验丰富的专业管理层的带领下,本行的经营业绩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8年,本行实现净利润654.38+0.27亿元,比年初增长654.38+0.7%,各项业务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本行不断加强人才招聘和员工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人力资源政策,推进薪酬福利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潜力。通过与战略投资者的合作,不断培育和积累业务核心实力,形成银行良性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未来发展思路
开业初期,渤海银行将业务活动重点放在环渤海地区,打好基础。此后,将在天津以外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中国主要经济区域开设分行。本行将继续加强内部管理,全面提升业务竞争力,做好存款工作,实现负债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增加信贷投放,实现资产业务快速健康发展;扩大中间业务规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进一步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分行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人力和财力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强IT支撑能力和业务运营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知名度。
在实现银行五年规划的当年,将渤海银行建设成为业务流程便捷高效、网点渠道初具规模、综合经营特色明显、业务创新能力强的银行;打造一家有强大能力为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小康人群、高端个人等目标客户提供“卓越体验”和优质服务的银行;建设以批发业务为主的银行,为零售业务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建设一家具有一定业务规模、盈利能力强、品牌形象突出、具备上市基本条件、投资价值可观的银行。
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具有明显后发优势、地缘优势和国际化优势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渤海银行将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通过长期努力,以综合功能银行的形式开展综合经营,继续为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小康人群、高端个人等社会中产目标客户提供“卓越体验”的优质服务,为员工提供最佳的发展机会,实现“与客户、员工共同成长”的和谐发展。